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二章 载入人类科学史的一天(上)(感谢薇拉打赏的盟主!!) (第1/2页)
“.......” 挂断电话后。 嘟嘟嘟—— 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忙音。 徐云不由转头看向了一旁的陆朝阳。 他和潘院士的这番通话开着扬声器,所以陆朝阳也清晰的听到了潘院士所说的内容。 对上目光后。 徐云和陆朝阳二人,都同时看到了彼此眼中的一丝愕然。 两脸懵逼.jpg。 过了一会儿。 徐云主动开口了,毕竟他比陆朝阳小了一轮还要多点呢: “陆教授,您怎么看?” “.......” 陆朝阳沉默片刻,嘴里冒出了一句话: “要不....咱们先吃外卖?” 徐云:“?” 当然了。 陆朝阳的这句话显然是个为了活跃气氛而开的玩笑,很快他便轻咳一声,脸色正经了不少: “小徐,老师的性格你也知道,平日里虽然偶尔会和大家说笑几句,但他的心态却一直很稳。” “能让他这样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的人如此失态,重点显然不太可能是单纯的某些实验数值,如果我猜测不错的话......” “那应该是一个与电磁作用有关的现象,一个可能对现有物理大厦带来剧烈冲击的现象。” 徐云赞同的点了点头。 说起心态二字,潘院士在他认识的所有人中都可以稳稳排到前几。 众所周知。 这些年海对面一直把目光投放在了咱们头顶的星空上,星链等项目层出不穷。 从2019年5月24日星链的第一批卫星上天到如今,spacex已经成功发射了44批星链卫星。 每次发射,可以将57-60颗卫星送上近地轨道。 截止到现在。 星链计划的轨道卫星已经达到了2248颗。 2021年的时候。 星链卫星曾两度接近华夏空间站,出于安全考虑,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实施了两次紧急避碰。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所有卫星轨道全用星链卫星占据,直接威胁到了咱们国家的太空安全。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的量子卫星计划应运而生。 而负责这个项目的便是潘院士。 国家的整个量信计划总资金高达千亿,已经落位的数额就超过百亿,墨子号便是项目的成果之一。 如此庞大的资金,加之目前量子加密通信技术远远没有成熟。 因此一直以来,潘院士都受到了很多质疑。 其中有正常的担忧。 也有因为不承认量子力学而发出的声讨。 还有则是对潘院士个人的攻击,例如说他是个大忽悠云云——其实想想也知道,能让国家投入千亿资金的项目,怎么可能会凭着一张嘴忽悠下来呢? 整个项目前后参加讨论的院士都不下百人,潘院士只是共同推举出来的负责人罢了。 好在随着墨子号和祖冲之计算机的诞生,以及antonzeilinger获得了诺奖,这些声音近期小了不少。 总而言之。 作为一名常年处于风口浪尖的人物,潘院士的心态早就被磨炼的坚如磐石了。 因此能让他都话音震颤的现象...... 用现实例子举例。 这就相当于某天活儿该大眼珠子天瑞说符香蕉他们同时日更三万,还是持续了一周的那种....... 想到这里。 徐云的头皮隐隐有些发麻。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看向了陆朝阳,开口道: “陆教授,既然如此,咱们就准备一下,按老师说的看看结果?” 陆朝阳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没问题。” 随后二人将情况简单的和项目组众人说了一声,众人自然也没有意见。 这属于实验室的常见情况,别说临时加班了,有时候在实验室打地铺都很正常。 况且作为相关人士,他们也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事儿让潘院士都会失态。 由于这是临时决定进行的实验,没有定制好的预先方案。 所以徐云和陆朝阳二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具体的cao作流程还有各种数值给确定下来。 “未经过处理状态下的孤点粒子的电磁相互作用吗.....” cao作台边。 陆朝阳想了想,很快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字。 接着用笔在它们周围一圈: “小徐,你觉得共振放大的思路怎么样?” 徐云思索片刻,点点头: “我觉得可行。” 众所周知。 在我们生活的宇宙中,有四个基本相互作用存在,也就是四大基本力。 它们分别是: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 以及电磁相互作用。 用力来描述。 就是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以及引力。 其中强核力和弱核力只在原子和亚原子...也就是中子、质子到夸克的尺度间起作用。 所以在宏观世界,你是不会察觉这两种力的。 所谓强核力,是指通过胶子像胶水一样把夸克捆绑在一起形成中子和质子。 弱核力是推动影响放射性衰变,使一个中子衰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 搞过蘑菇弹或者被蘑菇弹炸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核裂变就是是一个放射性衰败的过程,较重重原子核分裂成较轻原子核,从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所以核武器主要是和弱核力相关。 《圣斗士星矢》里所谓的小宇宙,本质上也是指弱核力。 所以那句“燃烧吧我的小宇宙”,也可以喊成“衰变吧,我的弱核力”。 另外黄金圣斗士的光速拳,本质上也是光子交换....咳咳,还是不毁童年了。 强核力和弱核力由于作用效果很短,所以也叫短程力。 而万有引力与电磁力则可以在宏观中体现,因此叫做长程力。 早先提及过。 电磁相互作用的概念涉及度很广很广,弹力、摩擦力以及所有生物系统中的力,都是电磁力的宏观体现。 目前唯一不会发生电磁相互作用的微粒只有中微子,属于绝代孤例。 所以..... 微粒间想要检测电磁相互作用其实并不容易。 尤其是在对象换成孤点粒子这个特殊微粒后,难度更高上了无数倍。 毕竟潘院士所说的是没有经过基态化处理的孤点粒子,通俗来讲就是没有‘实体’。 所以想要检测孤点粒子的电磁相互作用,就必须要用到其他一些外物了。 比如说..... 陆朝阳所提到的共振放大。 共振放大的核心思路,其实和卡文迪许扭秤几乎无二。 也就是把量级很小的现象,通过某些介质放大成可观测的状态——只是卡文迪许扭秤是rou眼,而前者针对的是设备。 在得到徐云的一致意见后,陆朝阳又挠了挠脑袋: “思路倒是定了,不过这玩意儿该怎么放大呢....要不咱们搞个源质量的单片出来?” 徐云沉思了几秒钟,余光在扫到二代光源通道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 “陆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