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 建国后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诞生!(下) (第3/4页)
质必须要尽快完成复验,然后进行公布。 背后的原因周绍平不了解,也许是侯星远在从潘院士那边得知了他们想来锦屏后的临时起意,也许是更高层的其他一些想法。 总之现实就是如此。 因此他们不存在什么先用普通手段验证一轮、过个把月再进行更精密复验的可能——他们现在进行的,就是期末考。 否则要完成普通复验的话,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想到这里。 周绍平不由看向了季向东,对他问道: “小季,这部分方案能不能再优化一点儿?” 季向东斟酌片刻,脸上露出了一丝难色。 很明显。 周绍平的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显然做不到。 这倒不是说季向东能力不足,或者锦屏实验室这个国之重器就这水平。 而是因为孤点粒子太特殊了。 之前提及过。 目前业内最火热的暗物质候选一共有两个微粒。 一是惰性中微子——普通中微子是热暗物质,那么比较‘懒惰’的中微子,理论上应该就符合冷暗物质的要求了。 二就是wimp。 wimp完美契合了超对称模型,理论相当优美,折服了大多数物理学家。 对了。 此前在介绍wimp的时候,曾经说过科院有一位很喜欢仙侠小说的老教授,给wimp取了一个【道标】的绰号。 此人正是周绍平。 总而言之。 由于这玩意儿在模型上实在是太合适了,于是这几十年来,无数全世界最优秀的实验物理学们都在沿着这个方向寻找暗物质。 结果呢? 科大不声不响的发现了一个孤点粒子,同时由于4685Λ超子的伴生性质,和此前所有的研究方向截然不同。 这个情况落到现实,最直观的反应就是....... 许多事先为wimp的设备突然没用了。 如果说时间充足那还好说点,大不了群策群力调试一下设备,一两个月后说不定也能用上。 但别忘了。 锦屏实验室收到这消息的时间也就二十多个小时。 同时由于暗物质的特殊性,科院乃至更上头不可能会再给那么多的时间来准备——否则大家也不会急乎乎的跑到锦屏了。 在这种情况下。 你想让实验室拿出一套完备到严丝合缝、不存在一点误差的方案...... 那还不如要他们去鼓捣五彩斑斓的黑呢。 实际上。 光是季向东拿出的这份方案,都让一百多位科研人员掉了大半头发了。 周绍平等人很快也意识到了这点,然后...... 几位老院士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越有能力的人,往往就越不服老。 作为老牌的科研人,他们几乎从抵达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始,就在巴望着能不能出点儿力了。 只是这里是季向东的主场,贸然开口显然不太合适。 而眼下方案存在瑕疵,这岂不是个天大的好机会? 毕竟他们此行的名义之一,就是作为验证方案的外部顾问嘛。 实际上季向平之前的那些话,也未必没有请这些大佬下场帮忙的想法。 因此很快。 一群头发花白的院士便围到了桌边,就地开始讨论起了实验方案。 讨论开始后。 周绍平首先抛出了一个想法: “诸位,咱们时间有限,我就先厚颜抛砖引个玉吧——我的想法是,咱们能不能从强pc问题中入手?” “强pc问题?” 听到周绍平这番话,另一位川蜀口音很重的老院士便皱起了眉头: “周劳斯,那不是强核力的范畴噻?” “没错。” 周绍平轻轻点点头,不过很快又说道: “但老陈,你别忘了,强pc问题里有个peccei-quinn度规,那可是符合暗物质模型的.......” 陈姓老院士微微一愣,旋即一拍自己的脑袋: “mmp,老子怎把那个东西给忘啰.....” 强pc问题。 这是一个量子色动力学的复杂内容,具体不必深究。 总而言之。 这里的“强”对应强核力,cp则是指chargeparity,也就是电荷-宇称。 对高等物理比较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 高等物理的很多问题在不同情况下往往会有着不同的解,而这些解有个统一的称呼: 度规。 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场方程组。 目前爱因斯坦场方程组的度规有好几个,比如克尔度规、史瓦西度规等等...... 同时,这些度规还会对应某个模型。 例如克尔度规对应的就是克尔黑洞。 哥德尔度规对应的就是哥德尔宇宙等等...... 顺便一提。 爱因斯坦方程还有一个特殊的时空度规,叫做阿库别瑞度规。 也就是科幻片经常提到的“泡泡曲率引擎”。 这玩意儿很离谱的一点是,它的概念先出现于科幻片,然后阿库别瑞才在1994年得出了这个解。 也就是幻想在前,理论在后。 究竟是科学引导了科幻,还是科幻启发了科学? 好了。 话题回归原处。 正如上头所说的那些度规一般。 peccei-quinn度规,也是强pc问题的一个特定解。 这是peccei以及quinn在70年代提出来的peccei-quinn机制,helenquinn也是最有希望拿到高能物理诺贝尔奖的女物理学家。 它在某个能级下可以构建出一个暗物质的检验框架,并且超对称伴子也符合4685Λ超子的特性。 同时它能够调整射散角,通过最靠谱的光程差来排除误差。 当然了。 peccei-quinn度规同样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难点,具体是否可行还要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这些院士眼下要做的,还是先粗略筛选出一些相对可行的方案,然后再进行逐一甄别。 因此很快。 众多院士又继续开始了新一轮的头脑风暴: “除了peccei-quinn度规,我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