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三章 截然不同的结果(下)(推导结束啦!!) (第3/3页)
而是有感而发。 毕竟这年头...尤其是新生代的物理从业者,数学的水平普遍不算特别高。 真正能够把两个学科互通的更是少之又少。 现存的所有物理方向中,也就天体物理的数学要求会比较高点,毕竟涉及到了黎曼几何。 当然了。 这里的所谓数学水平不高是和数学从业者对比得出的结果,而非普众化的专业。 一个正常毕业的理论物理本科生,数学水平吊打普通人还是没啥问题的,不是一个概念。 随后周绍平把思路收回,开始做起了最后的数据汇总与计算。 徐云表现出入出色,他自然也不能拖后腿。 啪啪啪—— 虽然周绍平已经年逾八十,但计算机却使用的很流利。 一行行的数据飞快被他输入,连接着科院超算的极光系统近乎同步的做着反馈。 同时由于笔记本屏幕是竖直状态的缘故,屏幕画面和从天花板垂下、锁定桌面的长焦近距镜头是平行的。 所以到了这一步,镜头就无法把具体内容传给观众观看了。 实际上不仅是科院组。 其余诸如波利亚科夫、特胡夫特等人的计算过程,同样因为视角问题而无法看清。 一分钟.... 三分钟..... 五分钟..... 在第十二分钟的时候。 周绍平忽然脸色一松,呼出一口浊气。 见此情形。 徐云忍不住开口问道: “周院士,结果出来了?” 周绍平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 “嗯,一切顺利,数据上均符合我们计算出来的参数,具体结果我已经发到威腾教授的后台了。” 虽然长焦镜头在此时失去了显像效果,但收音器和麦克风还是正常的。 因此周绍平的这番话,也被迅速的传到了现场和外界。 过了片刻。 各大直播平台的弹幕中,瞬间刷过了一排密密麻麻的【666】,还有一些则是【第一!】 没错。 第一。 即便是整个现场的几组计算团队中,徐云和周绍平也是第一个产出结果的小组。 又过了几分钟。 杰拉德·特·胡夫特带领的尼德兰小组,也得出了计算结果,并且发送到了威腾的后台。 接着是波利亚科夫..... 安东·塞林格..... 尼玛..... 大卫·格罗斯..... 接着是咳嗽的快吐血的铃木厚人,这也是团队组合中的最后一名。 五分钟后。 威腾这个话题当事人...同时也是唯一一个独立进行计算的学者,也从键盘上挪开了手指。 现场氛围顿时一肃。 与此同时。 各大平台的直播人数也开始迅速拔高——这是观众们也意识到了结果即将出炉,通过线上线下招呼起了朋友进去直播间。 随后威腾澹定的拿起桌上水杯抿了口水,通过耳机说了些什么。 半分钟后。 潘院士再次从后台走了出来。 不过这次潘院士没有走到第一排的区域,而是重新回到了发言台,通过麦克风对所有人说道: “各位来宾、各位观众,大家久等了。” “现在我很激动的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威腾教授的手上,已经汇聚了各方计算出来的关键数据。” “现在只要进行初步的核验...也就是排除错误的结果,就可以进行最终的微粒检测了。” “核验的流程非常简单,只要对几组结果进行互相比对即可,不会花费大家太多的时间。” “现在还请大家稍等片刻,威腾教授,您可以开始了。” 潘院士最后的那句话说的是英文,因此不需要同声翻译,威腾便明白了潘院士的意思。 于是很快。 他便来到了另一台终端设备面前,开始做起了结果核验。 至于徐云、周绍平以及现场的学者、媒体人,以及场外的各界观众,此时都只能安心等待最终的结果。 即便是之前狂欢了一阵666的直播平台,弹幕的数量也rou眼可见的少了许多。 说句实话。 这会儿大家都有点儿紧张。 虽然从能力上来说。 国内比徐云强的有一大把,比周绍平强的虽然没徐云那么多,但也不是没有。 不过在此时此刻。 由于诸多环境的限制,这一老一少的组合,已然成为了华夏物理学界的唯一代表。 如果他们计算失误。 虽然有着暗物质作为底衬不至于多丢人,但面子和情感上多少都会有些膈应。 这就像年夜饭的压轴菜一样。 有些地方是饺砸,有些地方是梅菜扣rou,有些地方是葱油鱼,有些地方是红烧福建人等等..... 各地的口味习惯可能不同,但对于压轴菜的情感都是一样的。 要是哪年缺了这道菜,心底总是会有些不舒坦。 要是遇到一些有心人和绝望的文盲,说不定还会扣上莫须有的罪名,把这事儿说成是靖、康耻...错了错了,是靖康耻。 此时此刻。 就连数千公里外、对物理一无所知的徐云父母,都意识到了徐云和周绍平计算结果的重要性。 就这样。 又过了五六分钟。 比对数据的威腾忽然眉头一皱,看了眼徐云和周绍平,又转头对潘院士道: “潘先生,包括我的个人计算结果在内,后台的数据一共有八份。” “根据同类数值比对,其中有七份结果相同,一份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份异常的数据便是来自.......” “周院士他们一组。” ...... 注: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章过后就没有数学推导的内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