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四百六十九章 由科大始,自科大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九章 由科大始,自科大终 (第2/2页)

妈说过翁同是搞历史研究的,翁同过年没回家在燕京跑项目,加上之前永陵的热搜.....

    虽然在谜底揭开之前,徐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靠着这几个线索找到真相。

    但眼下随着真相的公布,这些事情却也逐渐连成了一条线......另外如果没记错的话。

    当初让翁瑜婧论文被二区收录的那场雨,正是老苏副本的奖励。原来从那时候开始,自己就已经和永陵产生了交集了.....

    接着徐云深吸一口气,对翁瑜婧说道:

    徐云思索片刻,摇了摇头:

    虽然徐云确实准备尽快联系翁同,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些环节需要准备,所以倒也没迫切到需要翁瑜婧来牵线。

    反正立项书虽然刚下,但也没迅速到明天就会开陵起墓。

    俗话说谋定而后动,一些事情先处理好再去联系翁同,效率上说不定还会更高一些儿。

    翁瑜婧对此倒也没太过坚持,这姑娘的

    眼力见儿还是挺高的,很快便道:

    「「.

    挂断语音通话后。

    徐云想了想,翻开通讯录,拨通了潘院士的手机号。过了十几秒钟。

    手机微微一震,潘院士的声音从对头传了出来:

    徐云认真的对潘院士打了声招呼,随后试探着问道:

    潘院士很快说道:

    徐云闻言便组织了一番语言,把自己之前的看到的有关永陵的热搜以及立项书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徐云说话的间隙,潘院士周围的噪声也小了不少,听起来像是走到了某个偏僻的地方通话:

    徐云用力点了点头,解释道:

    虽然此时潘院士并不在面前。

    但徐云依旧忍不住用一侧肩膀和耳朵夹着手机,双手在面前比划了起来:

    随后徐云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潘院士闻言默然。实际上。

    作为一位智商远高于常人的聪明人,潘院士自然不难听出徐云最后那个'耻辱'二字的深层含义。

    当年定陵挖掘的失败不单单是华夏考古学界的耻辱,同样也是郭沫若先生人生的一大遗憾。

    虽然郭沫若先生其实并不是定陵挖掘的首倡者,只是建议发掘的六人之一,后世在定陵失败这事上对郭老的评价有一定的甩锅情况—因为郭沫若先生在六人中名气最大。

    但不能否认的是。

    郭沫若先生在那件事上确实要负担一些责任,并且不可推脱。

    而郭沫若先生又是科大的第一任校长,所以这事儿看似和科大无关,但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徐云和潘院士作为科大学子,此番自然也有义务去「还债'。由科大

    始,自科大终。

    这也算是一个完整的宿命轮回吧。

    随后潘院士在电话对头沉默了整整小半分钟,才说道:

    说完,潘院士便挂断了电话。

    徐云则继续在床上坐了一会儿,习惯性的看了看热搜、虎扑、第一版主以及雪梨社区。

    接着便下床穿衣洗漱去了。

    待洗漱完毕后,徐云也没离开房间。

    而是直接从迷你吧里拿了碗泡面,慢悠悠的泡了起来。上辈子是高端酒店菜单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丽思卡尔顿这级别的酒店迷你吧价格普遍都贵的离谱,四块钱的雪碧能给你卖到二十块,五块钱的泡面30都算是便宜的了。

    不过好在徐云这次的住宿的科院签单,不需要自己出钱,他也就可以腆着脸奢侈一番了。

    十分钟后。

    吃完一桶泡面的徐云揉了揉肚子,琢磨着要不要再来一桶。然而就在此时,他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徐云一看屏幕,来人赫然便是潘院士。

    于是他连忙将再来一桶的想法打消,再次接通了电话。片刻之后。

    潘院士的声音从电话对头响了起来:

    徐云下意识一愣,不过还是答道:

    注:

    昨天扫《nature》看到了一篇论文,doi/10.1038/s41586—022—05629—6,在太阳系内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行星环,洛希极限不适用这个情况,很多理论危险了....

    话说我有个想法啊,以后每个月发个免费单章分享一下当月《nature》和《iee》上我感觉有意思的论文,大家会感兴趣吗?会不会觉得影响阅读节奏?

    感兴趣的在这里扣个1。不感兴趣的在这里扣个2。

    如果反对读者超过10%,我就不搞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