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六节 (第2/2页)
事,犹犹豫豫,反反复复,消息早已外泄。还有何进他弟、他娘、他的太后jiejie,都是力挺宦官的高层人士,还怕宦官不知道吗? 终于,关键的一天到了。宦官们商议妥帖,一齐跪倒何太后面前,鼻涕一把泪一把,眼泪刷刷流,哀告说:“我们伺候太后和皇帝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今日大将军要杀我们,奴才们实在是冤枉啊!既是大将军他不容我们,您把大将军召进宫来,我们向他诚心谢罪,然后各回自家,保证一生再不过问朝廷之事。求求太后您既漂亮又不老的老人家了!” 太后老美眉,心里老大不忍,安慰说“起来起来,我跟你们说和说和吧!”。何进接到懿旨,居然就要进宫。曹cao和二袁大惊,齐说‘这是什么时候?还敢进宫?’何进心想,太后是我meimei,她不会加害我吧?几个半残子太监能奈我何?”无奈之下,袁术等人拉起卫队数百人,保护何进入宫。谁知何进前脚进门,后面宫门立刻紧闭。还没见着太后meimei,倒见一帮太监个个手持兵器,围住何进,一通臭骂。何进转身想走,尚方监渠穆一刀斩下大将军的脑袋。尚方监是专门负责御用器物制作的,他的刀剑自然锋利无比。 门外袁术久等不见何进出来,朝着宫里大喊“请大将军回府!”嘭噔一声,何进的脑袋扔了出来,里面说到:“何进谋反,现已伏罪斩首!” 袁术等人一看,大怒。发动士兵砸开宫门,一路杀了进去,见太监就砍,没胡子的男人跟着吃刀。太监们抵挡不住,挟持小皇帝刘辨、陈留王刘协(后来的献帝),一齐逃出皇宫,黑灯瞎火,跌跌闯闯,跑到了城外一个村子里。反宦官派人马紧追不舍,终于杀尽十常侍。 第二天,皇帝正要回宫,忽见西边开来数千兵马,小皇帝吓得浑身筛糠。仔细一打听,原来是凉州刺史董卓到了。从此朝政又被猛人董卓控制在手。 紧接着就是关东联军讨董卓(史书叫做‘山东’联军,这个山东是指华山以东,不是齐鲁地域)。这次活动崛起了曹cao集团和孙坚集团。这俩人是说到做到,不顾个人安危,赢得了人心。 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在北上讨伐董卓的路上,杀死了拒绝供应军粮的南阳郡守张咨(资)和荆州牧王睿,于是朝廷派刘表接任荆州牧,刘表举荐袁术接任荆州最北的南阳郡太守。兴平元年(194年),叔叔诸葛玄带领诸葛亮落户南阳,面临的就是这种形势。 此后的经历,显现了小孔明远比叔叔聪明。孔明很快认定刘表集团前途光明,所以不断向刘表靠拢;即使后来不得不改换董事长,自己的处事原则也没变,并且绝不是摇摆不定;而叔叔总是脚踩两只船,并且更靠近袁术。这就带来了诸葛家的又一次大悲剧。
建安二年二月(197年),袁术觉得什么中朗将、太守、前将军、后将军都太小,不如直接干干皇帝这个角色更过瘾。好像是服了大量的甲基二苯胺,竟然自称天子。产生这个天大野心的因素有几条:(1)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自己是响当当的官n代,名气大。()从南到北,民间许多山大王,不过掌管了几个老百姓,就敢自称天子,自己为何不敢?(3)自己的部将孙坚,曾在洛阳皇宫井里捞到秦始皇传下来的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可是货真价实。孙坚死后,他的儿子孙策想到江东发展,就拿玉玺为抵押,借了袁术三千兵。以物易物,袁术骗到玉玺。(4)有方士造了条谣言说“得天下者,当塗高也。”袁术字公路,‘公路’正应‘当塗高’。————叫我说,‘公路’嘛,就只能当交通局长,连铁路都管不着。再说,他那时候连汽车都没有,公路就是‘马’路,或许可以放马跑路。后来,他成了众矢之的,被人打得东躲**,只好跑路,跑到半路,缺吃少喝,嗝屁着凉,死掉了。 袁术悲剧纯属自找没趣,可是他也连累了诸葛一家。 袁天子身为‘天子’,就要行使权力,当时豫章太守周术死了,袁术就‘诏令’自己的粉丝诸葛玄去接任。玄叔叔‘南漂’了三十来年,一直没混上甚么官当,有点饥不择食,真拿豆包当干粮,拉着侄儿侄女就去上任。当时豫章郡治是南昌,地方倒是好地方,人多地广,物产丰富。可惜玄叔叔的南昌,成了‘难常’。没有几天,大麻烦就来了。 前一年,就是建安元年(196年),曹cao就把法理上的真天子汉献帝弄到自己的营地许昌,‘挟天子令诸侯’的‘伟大’活动就此开始。得知周术死亡,袁术任命诸葛玄接任,曹cao心想:“诸葛玄,你也真够‘玄’的。袁术有那封官的资格吗?用不多久,我就得连他拿下。”于是以汉献帝名义发诏令,任命朱皓为豫章新太守。 朱皓是谁?提起他老爹无人不知,就是朱儁(jun4),讨黄巾的三大臣之一,和卢植、皇甫嵩齐名。朱儁出身贫寒,自幼苦学上进,登入仕途,官至大司农之位。不但会理财,会管理农业,还会领兵打仗。为官清正,朝野口碑都很好。朱皓,字文明、文渊,‘有乃父之风,有才行’。看来,用此人做太守可比玄叔叔强多了。 二鸟争巢,就看谁的爪子厉害,鸟喙厉害。朱皓就近请了扬州牧刘繇(zhou4)出兵帮助,这人可是厉害。 刘繇本是汉室宗亲,举孝廉,任郎中,下邑长,司空掾,侍御史,扬州牧,振武将军。多次与袁术、孙策作战。号称小霸王的孙策都没赢他。 诸葛玄呢,只有豫章原来的一点兵,自己新到任,指挥不灵;自己没资历,没阅历,不懂军事,一句话:没能力。相争的结果可想而知,玄叔叔大败而逃。带上侄子侄女原路返回,不过不好直接回宛城,就在叶县的平山住下(今平顶山)。袁术天子不发兵相助,是因为他的仲家皇朝已经定都九江郡的寿春(今安徽六安市寿县),众矢之的,自身难保,无力顾及诸葛玄。再说,刚听说朱皓、刘繇攻击豫章,很快听说诸葛玄被当地武装俘杀了,去也无用。 逃回南阳叶县的玄叔叔如同漏网之鱼,真成了丧家之犬。连累带吓,大病卧床,赶紧安排诸葛亮到涅县和襄阳去找张仲景。忠厚义气的张机先生立刻赶来,可惜无力回天,只能尽人力听天命,伺候老友到死方休。据说,今日平顶山的金鸡冢就是他的坟茔。 从此,十七岁的诸葛亮真正扛起了家庭重担,“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躬耕陇亩,养家糊口。好在有年轻力壮的身体,有灵敏睿智的头脑,忙里偷闲,饱览史书,回顾过去,思索成败,展望未来。 不久,了解到新任郡守杨俊并不追究叔叔的既往作为,于是再把全家迁回宛城西北的卧龙岗,广泛结交学者名流、各界贤达。一位年轻的卧龙先生蓄势待发。 [小说网,!]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