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四百年_第二章 第三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三节 (第5/5页)

逢、叔叔袁隗、曹cao的老爹曹嵩在三公九卿位子上轮流换班。他们都靠近何进。其次是卢植、朱儁、皇甫嵩这几位能文能武、镇压黄巾有功、民望崇高的大臣,他们也支持册立刘辨,站在了何进一边。还有几位潜力股的新生力量,如:曹cao、袁绍,都在何进手下当校尉;袁术在何进手下当虎贲中郎将;刘表在何进手下当北军中候(翌年当了荆州刺史);司马懿的爷爷司马懏(同俊字)在三公手下当颍川太守;司马懿的老爹司马防在三公手下当洛阳令,他们显然都是宦官的对立面。宦官蹇硕一方有哪些力量呢?汉灵帝的生母董太后,不是负责抚育刘协吗,她自然跟蹇硕态度一致;何进的弟弟何苗因为得了蹇硕不少好处,他居然不向着何家,却站到宦官一边。郭胜虽是宦官,却是暗挺何进的。

    不料宦官集团也不是铁板一块。蹇硕不是兼领上军校尉吗。他这一营军队的司马潘隐却站到了何进一边!

    蹇硕首先发难。奉了董太后的懿旨,诏令何大将军进宫,说是商量为灵帝发丧和决定立谁为新君的问题。何进刚到宫前,迎面看见潘隐背对宫门不断向他使眼色,还抬手在脖子上横划了一下。何进猛一激灵,明白了是咋回事,扭头就走,抄近道回到中军校尉袁绍的营里,马上召集袁术、曹cao等人,说明了情况。这几个人全都恨死了蹇硕,于是由袁绍带兵冲入皇宫,杀死蹇硕,奉立刘辨登基为帝。

    何进逃过了一劫,并且反击成功。

    接下来的消息就不那么美妙了。原来是何家兄妹接着办了两件大蠢事。

    除掉蹇硕以后,军权全归何进了。袁绍的叔叔袁隗升为太傅,何进以大将军职务与袁隗同录尚书事,也就是共同主持朝政。meimei晋升皇太后,皇帝是自家的外甥,兄妹二人都开始头脑发胀。

    先是何太后跟董太皇太后较劲,矛盾白热化。何皇后升成太后,董太后升成太皇太后。何家大权独揽,董太皇太后十分失落。她养大的皇子刘协只封了个陈留王;她的弟弟董重只当了个车骑将军。皇族辈分高一级的董氏有时抢白何氏几句,希望她不要太张狂。何氏当然不服。又一次两人吵架急了眼,董氏居然说“我弟弟车骑将军有的是兵,要宰何进易如反掌。”何氏一听,这还了得?立刻以儿子的名义下圣旨,说董氏本是藩王妃子,不该再住洛阳皇宫,必须立刻回河间去。回家的路上,就被灌了一杯毒酒,一命呜呼了。这事一出,朝野舆论大哗,以孝道治天下的汉朝,岂能允许儿媳杀婆婆?何屠户家杀人的罪行,又加一条。

    第二件事。何进看到蹇硕、董太皇太后都能拿下,有这样大好形势,何不趁机大干一场?不如把所有宦官一齐消灭,以绝后患,那才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也是袁绍不断提出的方案。可惜这个项目,打击面太宽,工程量太大。所有宦官都成了对立面,于是他们商量好了,都到何太后那里递上辞职报告,哭哭啼啼,假惺惺地地说,‘这些年我们忠心耿耿伺候皇帝和太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如今大将军听信别有用心的人教唆和挑拨,要把我们全都杀死,您说俺们冤不冤哪?现在拜求您老人家放我们一条活路,我们愿意回家种地,永远不问政事,情愿终老田园。’————何苗也帮着太监说话,他说‘要不是有郭胜他们帮忙,哪有咱何家的今天?”何太后也反对哥哥的意见,她说:“我是新寡,没有太监,让我直接面对大臣们那些老少爷们儿,不合适。”

    袁绍一再催促,何进绕不过太后meimei这一关,难下决心。于是袁绍的智囊团又提出一个更馊的主意:建议何进把并州刺史董卓偷偷调进京来,沿路要大张旗鼓,声言要替朝廷清君侧、除阉竖。逼迫何太后答应消灭宦官的要求。曹cao一听,一阵冷笑,无比蔑视地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注意,非把朝廷搞乱不可。自古以来,哪朝哪代没有太监?只要朝廷不让太监干预朝政,那就相安无事。哪个太监敢于胡闹,把那个为首的交给刑部处置就是了。怎可引狼入室,把带兵的悍将引入京城?董卓是什么人?多年在西北边防镇压羌、胡,自己一事无成,却常常不服从朝廷调派。一旦手握重兵来到京城,谁能管束得了?”

    却说,董卓是个野心极大的军阀,接到少帝诏他进京的圣旨后,感到出头机会来了,于是拉上三千人马立刻赶往洛阳。消息传到宫里,张让、赵忠等宦官慌了手脚,感到这次真是大难临头了,所有太监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故而态度空前的一致,非把何进干掉不可了。于是一个阴谋出台了。

    常侍们再次跪倒在何太后面前,请求再见见何进,当面向他请罪,然后辞职回家。屠户何家毕竟缺乏政治头脑,何太后与她弟弟何苗信以为真,竟然下诏,让何进入宫议事。

    何大将军正在趾高气扬,丝毫没想到蹇硕死后太监们还有什么力量,这就准备进宫了————袁绍、袁术、曹cao一齐劝住。都说,‘董卓进京的事已经外泄,宦官们怎会引颈就戮?这时候进宫极其危险。’何进于是决定,袁术、袁绍领着他们的兵马,护送自己进宫。

    何进一进宫门,袁绍袁术等人就被隔在门外。卫兵说,太后召见大将军,闲杂人等不能进去。

    袁绍没法,就和兵丁等在门外。一等,两等,再也等不见何进出来。于是,冲着宫门大喊“请大将军回府!”

    扑通一声,一颗人头从宫墙上扔出来。走近一看,正是何进!太监们在宫墙上喝到:“何进谋反,已被斩首!”

    袁绍、袁术大怒,指挥兵丁火烧宫门,杀了进去。命令:“见太监就杀,一个不留!”;太监们哪是正规部队的对手?登时被杀得屁滚尿流。张让、赵忠和段珪等人裹挟何太后、汉少帝、陈留王从南宫向北宫逃,刚过桥式复道,正好被尚书卢植碰上,卢尚书怒喝一声,拿出杀黄巾的劲头,顿时好几个太监丧命。看见段珪胁迫何太后过来,卢植怒斥段珪,段珪弃太后,紧追张让等人向北跑,卢植追了出去。袁绍则在复道北口遇上赵忠,手起刀落,斩了这个作恶多端的jianian宦,兵丁则把赵忠剁成rou泥,扔进了野地。何进的部将吴匡碰上了何苗,吴匡对着手下兵丁喊道:“就是这个家伙不顾兄弟之情,勾结太监出卖何大将军。何苗罪不容恕。该不该杀?”兵士一齐大喊“非杀不可!”何苗不是大家的对手,比划了几下,就被剁成rou酱。

    张让、段珪等残余的太监裹挟少帝、陈留王,出了北门,逃向洛阳北的小平津,到了黄河边,被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橼闵贡追上,大家一阵乱砍,太监们基本死绝。闵贡瞪着大眼,冲着张让等人怒喝:“狗阉竖!这般时候还不快死,想等着脏污我的宝刀吗?”张让、段珪几个最后的常侍们知道再无生路了,跪到少帝面前说:“陛下,请您自己保重吧!我们再不能尽忠了!”大家一听气坏了,就你们这伙玩意儿,还说是“尽忠”?卢植闵贡本来是怕惊吓了皇帝,毕竟刘辨才是十三四岁的孩子,这会儿实在憋不住气,挺刀奔了过来,张让等人立刻噗通通跳进了黄河滚滚波涛!

    众人这才跪拜了皇帝,让兵士背了刘辨、刘协,回返京城。

    折腾了大半夜,傍明走到一个村庄,找到一个农户,讨要了几个窝窝头给皇帝充饥,弄了一辆破败不堪的牛车,让皇帝和王爷坐上,继续赶路。

    不料迎面暴土扬尘来了一队人马,不知是何人,大家心里一阵紧张。闵贡提议拿出玉玺去见来人,证明是皇帝在此。不料六颗玉玺都丢在京城,一毛证件没有!

    [小说网,!]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