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一段文字(三合一,六千多字,补欠更) (第3/3页)
的帮助,哪怕是利益、亲情同样有可能背叛,只有一个阵营,怀着共同的目的。 “来人,去给我找一些渔阳各级要员以及豪绅的相关资料来。”陆离一吩咐,立刻有人去了。 “这样的话,为了保证魏家余孽继续放出过往的事情资料,就得干涉一二了。” 陆离心中有了主意,恰在此时,方必平走了进来。 “正要找你呢。” 方必平却是直接躬了躬身子,语气歉意:“下官做了一件十分不理智的事情,可能给大人惹了麻烦。” 陆离皱着眉,道:“你?” “会做不理智的事?” “说来我听听。” 方必平旋即一五一十的解释了起来,却见陆离也来越无所谓,随手打断: “行了行了。” “我当什么呢。” “以后这种事不用拿出来说了。” “你是总捕,见到有人杀害无辜百姓,阻止不是理所应当吧?” “何错之有?” “可是下官和章改之……”再度被陆离不耐烦打断:“不用理他。” “有个事吩咐你,多派点兄弟帮他们巡逻,做做样子就行了,不用太认真。” “是。”方必平领命就要离开,去被陆离叫住:“等等,今天你不是跟着章改之他们一起去看了情况吗?” “具体再给我说一说。” 方必平说的要比陆离听来更为详尽,尤其是墙上的内容,说完他看到陆离默然不语,嘴角呢喃,隐听低语。 “看来他就是所谓的精神浪漫的官。” 墙上的文字前一半说的几乎都是当年的郡守‘应伯宁’的生平。 在这个时代的官员中,此人堪称另类至极。 大齐第一届文举二甲进士,不折不扣的‘今上门生’。 出身亦豪族,却偏生的悲天悯人之性。 知百姓疾苦,一心为小民,任职渔阳郡守期间不长,修渠开路,为所谓的‘泥腿子’生计得罪‘商人’、‘士绅家族’的利益,端的是不走寻常路。 理所应当被那些往家里捞钱、以权谋私之辈视为异类。 纵然是一郡之守,实力背景强大,融入不了集体大环境,亦是如无根浮萍,寸步难行被处处制肘 这时,被文字间视为恶势力的‘郡尉章泰元’登场了,派遣当时的渔阳的四个所谓‘没有靠山’的小家族,依附急于人手用的‘应伯宁’。 那时的应伯宁初涉‘官场’,初生牛犊不怕虎,却根本没有官场权术,拉一派打一派也是屡屡政策受阻才萌生的想法,可惜一开始就cao之过急的他早就将人得罪光了。 就像理想主义者,空有壮志实施起来却是千难万难,何况他生错了时代。 一场阴谋,也就此拉开帷幕!厺厽 追书看 zhuishukan.com 厺厽 这些信息远比陆离从徐家那边得到的资料详尽。 “大人,您说应伯宁吗?”方必平疑惑问。 被他这一打岔,陆离却萌生了一个想法。 他一直在想,假设‘魏家余孽’此举是与某个人达成了合作。 结合应伯宁出身家世,他的亲人肯定想为他报仇? 他也许有一些同窗随着时间推移,坐上高位也有了能力出手了。 没错,就是这样! 这样一来,他原来看的资料清清楚楚暗示的‘郡守’应伯宁死于魏家老祖之手,恐怕就要被推翻了。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显然有可能,很不幸,魏家就是那个不幸的小姑娘。 也许,这根本就是当时利益阶层的一场合谋! 而且那个时代,可是有着安州王存在,结合今上初年的历史。 一瞬间很多存在疑虑中的问题都犹如拨云见日,无比清明。 而方必平只看着自家大人脸上弥漫的笑意越来越浓,越发的懵了起来,再度感叹,大人什么都好,就是卖关子的毛病真的很烦人。 陆离何尝看不到方必平脸上的疑惑,只是不告诉,并非故作悬疑,只是不知有时也是一种保护。 “想听个故事吗?” 陆离询问,方必平连连点头。 他思索着原身了解的历史以及自己筛选着自己所知道的能说的,娓娓道来。 今上初等大宝之际,遭遇的是三百年来未有之困局。 先祖桓王中古末失踪,遗泽随着一代一代早就消耗,大齐不但早就不是霸主,甚至不稳大国之列。攫欝攫 再加上内部前代国君在位时大肆实行各国早就废除的分封制,好大喜功,广封诸侯,致使地方不稳,野心之辈便存。 外有强敌,彼时,楚国早就携庄王之功,成为东南大国,威压南部。 虽庄王亦在桓王不久后消失,后继之君却有为太多,尤其秦皇失踪后,九州局面从几近大一统之势,瞬间分崩离析。 楚国因地处遥远,保存了很多实力,抓住机会,接连灭申息、吴越,携势往北。 大有复苏楚庄鲸吞山河,一统九州之志。 毗邻的大齐就是其北上的眼中钉,趁齐地新君不稳之际,果断燃烧战火。 一时间,乱象图穷匕见。 而今上,也不愧被称之为五代以来最出色的大齐君王,行内外并举之志,外结唇亡齿寒的赵国,共御楚人, 内部开文举,收纳大批人才,下放地方增强掌控。 又复苏爵位,三度御驾亲征,以威压、以战功赐诸侯后代逼他们不得不掏出家底跟楚人拼命。 参加文举的士子下放地方代表的也是国君的尊严,自然也被高度关注。 一旦身死别管是否死的不明不白,无疑是拽着国君的脸抽! 陆离只是浅尝辄止的谈了一下,最后一句停留在:“你知道安州王最后是什么遭遇吗?” 方必平身为安州怎能不知,安州王最后死了,谋反,夷一脉。 他也早就听明白了,当初那些诸侯大多得以善终,死是不多见。 他死自然有他死的道理! 应伯宁的死未必是直接原因,但管中窥豹,可想而知安州王当时举止之嚣张。 当年渔阳事蕴藏的秘密他也多少有了一些猜测,显然离不开中央与地方之争。 “下官明白了。”方必平所有所思,陆离却是微笑: “我什么都没说。” “你也什么都没听到。”巘戅阅笔趣戅 “带他们做事去吧。”厺厽 阅笔趣 yuebiqu.com 厺厽 “离结束还早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