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第2/3页)
,赵国平原君向信陵君告急,信陵君用侯嬴之计,窃得魏王兵符,朱亥锤杀魏将晋鄙,自将魏军救赵,遂解HD之围。 这四句念出来,赵寿生他们绝对听不懂,而陈天弘如果解释的话...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释清楚的。 因为这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历史,仅凭几句话,是不可能让赵寿生他们明白的。 所以,陈天弘也只能忍痛去掉了,还好...李白的诗,即便删减,那也是千古名句。 至于最后一句“少年侠客行”,其实原句是“白首太玄经。” 这两句真正代表的含义,并不是赵寿生理解的那样,而是李白借用杨雄的故事,反衬侠客的精神。 说的是,有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 不过,即便陈天弘删减了,但《侠客行》所表露的侠客精神是没有变动的,况且最精彩的词语他还是留着的,影响不是非常大。 ...... “哈哈,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好功夫!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好气概!当浮一大白啊!” “我们怎么选择在这个茶楼啊!就应该选个酒楼。天弘,你晚上别回学校了,陪我喝一杯。” 性子最为活跃的柳生,大笑着说。 这首诗所表达的豪杰气概,很合他的口味,本来因为冯子杰的关系,柳生就很喜欢陈天弘,现在这首诗一出,他看陈天弘更是顺眼了。 “老柳,你还敢喝酒,忘了上次你多喝了几杯,差点连老命都丢了嘛!天弘是学生,晚上还要回去上自习课,你别瞎安排。” 冯子杰适时的替陈天弘把话接了下来。 “哈哈..激动了!激动了!” 柳生不以为意,依然高兴的大笑。 “老柳说的没错,真是一首好诗啊!好一个少年侠客,好一个白衣纵马的少年郎,年轻人是得有股子精神气!” “天弘,你这是在映照自己的武侠梦嘛?不过你现在所写《天龙八部》里的人物,没有这种气概吧!” 山羊胡老人先是赞叹了诗词,后又提出了疑问。 结果..陈天弘仍然没有机会开口,又被人抢答了。 “谁说没有的,乔峰难道没有如此的英雄气概嘛!” “乔峰是个大豪杰,可并不是少年啊!” “这首词是礼赞侠客精神的,是表露豪情壮志的,少年亦可,中年亦可,老年也亦可。老李,你着相了啊!” “侠客精神我认同...不过我还是觉得这首诗和《天龙八部》的角色对不上,倒很适合赵老书里的玉昆仑,白衣白马,豪情万丈,仗剑出蜀,不图名利,一片侠骨丹心.....” “瞎说.....” 一时间,屋内的老人们开始争论起来,却将陈天弘这个正主晾在了一边。 不过他们在争吵的同时,也侧面证明了《侠客行》是一首好诗,也代表着他们心里已经很认可陈天弘了。 对于这样的场面,陈天弘也只能正襟危坐,脸带笑容,默念沉默是金,前辈们的事情,他一个晚辈可不能参与。 只是看到老人们争吵的脸红脖子粗,陈天弘很是担心....这时他看到赵寿生正慈善的看着自己。 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赵老,您能不能给我讲解一下武侠文化啊!我很喜欢看您的《昆仑》,特别喜欢玉昆仑所唱的那首诗歌。” “意气少年郎,仗剑走四方....横剑荡秋野,匹马入斜阳....江海浮云意,道远历沧桑....向来天地阔,不必忆霓裳....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先问,后捧,亦是吸引老人们的视线。 果然,在陈天弘说完这几句话后,老人们停止了争吵,都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当着一个孩子的面... 还好,此时赵寿生开口了,他回答了陈天弘的问题。 “武侠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部落战争,那时候习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至于“武”与“侠”结合的开始,是由士大夫中“士”化分而出,即所谓文者为儒,武者为侠....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它们之间互相抗衡,互相影响...两种文化逐渐融合....” “发展到现在“武”再也不是像部落战争时期,单纯的用招术,兵器互相格斗了,它已经成了一种伦理,一种文化,已经上升为一种侠义精神,成为了我们华夏民族的象征.....” 赵寿生先是给陈天弘从宏观上讲解一下“武侠文化”的由来,这个讲解就很专业了。 陈天弘听得连连点头,特别是在赵寿生说到侠义精神是华夏民族的象征,他是深以为然。 无论在前世还是这个世界,武侠..只有我们华夏人才能理解,国外...不叫武侠,他们统称牛仔!根本没得比。 “而在不同的时代,所产生的武侠文化亦是不同,在太平盛世中,大家不用担心生存,所期望的江湖是纵马风流,对酒当歌....” “在乱世当中,所盼望的江湖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不同的时代代表着不同的武侠文化,所产生的武侠小说也是不同.....” 这段话,陈天弘更是深以为然,武侠小说也是分时代的,在前世“新旧”武侠流派也是时势所造就的。 只是有一点陈天弘有点疑惑。 这个世界那么崇尚文化,亦有赵寿生这样的武侠大家,听其讲解根本不下于前世的那些武侠宗师们,那为什么这个世界的武侠还是拘谨于恩仇那! 接下来赵寿生的话,就让陈天弘就明白了原因。 “武侠也可以理解成是市井凡人心中的一股气,一股浩荡气,一股不甘的意气,古人云,高手在民间,国人都喜欢民间,因为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庙堂太高,山水太远,只有市井的烟火气是常态。” “国人从心里希望有这么一个环境,没有庙堂里的规矩,没有市井里的劳累,可以活出自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而这个环境就是江湖,大家从心里希望武侠,希望江湖能是自己幻想中的那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