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5章 超级储能器和侏罗纪公园建设计划 (第2/3页)
看完之后,觉得这样的做法,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以前自己没有将超级储能器研发出来,这么做也是没办法。 自己给几位至亲提供的空间防御装备里面,就是用了超级储能设备,一个拳头大小的储能器,就能存储超过1万亿度电力所匹配的能量。 这就意味着将整个热辐射吸能场的年产电力存储起来,也只需要花费360个左右,哪怕轮换着使用,400个也足以。 然后将这些收集起来的能量拿回到指定的地点生产,也比现在这种做法要好很多,甚至还更加隐蔽。 现在这么做问题不大,等到塔克拉玛干开发之后,这边的人员往来就非常频繁,建设这样的地堡建筑,反而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看完这一个黄金生产点之后,叶子书没有继续去视察其他生产点,完全没有必要,直接坐原来的直升机返回。 然后继续沿着北线向西,最终来到ks,ks算是整个盆地非常重要的城市,也是进入中亚的重要通道之一。 将来这里必将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因此他对此也是非常重视,目前相关推进工作还没有到这里,和上次他过来看的情况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变化。 不过万城基业打算增加对这里的投资,目前正在洽谈,只要塔里木盆地得到大开发,ks作为重镇,必将受益匪浅,早布局也没有错。 到这里叶子书也没有继续逛下去的想法,直接乘坐飞机,去了西宁,准备对柴达木盆地的沙漠地区进行视察。 相比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炎热,实际上塔里木盆地并没有那么炎热,之所以形成沙漠,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地貌形成的干旱少雨导致的。 将来会从东水西送工程项目中引出一条支流过来,对这边的生态进行补水,至于到底补多少水,目前还没有确定。 生态专家的一致意见就是对这里尽量不要大改造,适当补水最好,原因就是这里对整个西部地区的气候影响相对较少。 像前面看到的几个沙漠,每天都会形成漫天黄沙,同时还不断向居民区侵蚀,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 而且这里的资源也算比较丰富,如果被水淹没了有点可惜,加上人烟稀少,改造的必要性算不上很大,反而对生活在这里动植物影响比较大。 这样一圈逛下来,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回到家后,立即召开了一次会议,就能源储存和运输进行了再布局。 让麒麟能源工业集团在内地秘密建设若干新的贵金属生产工厂,至于超级储能器,将在他自己的私人实验室制造。 还有与之匹配的配套设施,超级储能器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水晶圆球,在没有储能或者是能量为零的时候,处于非常透明状态。 随着里面隐含的能量逐渐增多,水晶圆球的颜色逐渐变深,当能源储满之后,彻底变成一个深紫色水晶球,非常漂亮。 只是如何将电力储存进去,又如何将电力引导出来,不是一般的技术能够达到的,需要专门的设备来进行这些工作。 除此之外,还要求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预防保密的需要,全部过程依然由通用机器人负责,避免设备流失。 麒麟能源工业集团这才知道,原来老板还有如此厉害的储能装置,说实话,有这套装置,完全可以建造超级星际战舰了。 其隐含的能量密度并不比可控核聚变装置低,甚至复杂性还没有可控核聚变高,至少占地要少得多。 这话倒是提醒了他,之前他觉得没有必要将如此先进的装置拿出来,还是希望外界的科技水平自由发展。 现在既然给了麒麟能源工业集团使用,就意味着已经不再保密了,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个秘密,但是对特殊部门而言,保密很难。 因此在有限的领域运用完全是可以的,其他方面的必要性并不高,倒是用于星际运输飞船和战舰的能量核心,倒是非常合适。 虽然想要依靠这样的能量和动力系统,走出太阳系的难度比较大,只要还是依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来推进,跨星际旅行就不太现实。 但是用于太阳系内活动,却是绰绰有余,甚至可以说,用这样的能源系统,太阳系大部分地区都是可以随便走的。 安排完麒麟能源工业集团这边的事情之后,叶子书将星舰计划纳入到自己的计划当中,准备抽空完成这方面的研究。 至于这样的超级储能器,叶子书打算提供给麒麟能源工业集团1000个,这样他们在能源储存和运用上会更加轻松自如。 除了用于热辐射吸能场能量的存储和运输之外,每个省都有必要设置五个这样的超级储能器,用于支持每个省内部能源的调节。 这样就可以从能源错峰调节上降低成本,虽然电力转化为化学能,然后又从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中间的损耗比较低。 但是毕竟还是有损耗的,加上转化过程中的其他成本也相对较高,就算是他提供的技术再先进,也不可避免要花掉这些成本。 如果有了这样的储能装置用于错峰调节,每年能够节约的成本非常可观,要早就有这项技术,都不用建设如此庞大的转化设施,还能进一步节约成本。 “你说,这几个地方哪个适合建设侏罗纪公园?”叶子书拿着地图给裴晴看,问道。 裴晴被他问蒙了,一时没反应过来,过了几秒才说道:“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西北地区经济想要发展起来,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工业转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市场在中东部地区,硬要迁移过去,花费的成本太大。 农业发展虽然不错,但是产值规模非常有限,如果高价值经济作物,虽然单价高,但是产值总量有限。 如果是大众农产品,价格又比较低,而且还要预防和其他地方的农业产生直接竞争,总体来说规模也非常有限。 因此我才想着发展特色产业,既要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又要具备独特的竞争力,产值规模还不能太小。 我想没有比在西北地区建造一个庞大的侏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