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生态系统 (第2/2页)
李家明亲自开车送他去机场。 从机场回来,李家明主动去跟Klye商量iPhone预装软件的问题,原则只有一个,兼顾私人与公司的利益。见Boss主动提这事,Klye也不藏着掖着,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但顾忌到种种原因才一直很犹豫,而且他的想法还更周全。 以专利授权费的名义,先向那些拿到了源代码的软件商收一笔钱,在手机里预装他们的软件;等市面上有了大量应用软件之后,立即在公司网站上链接各类手机应用软件供消费者自由下载,再从广告商、软件商那赚一笔。 “我的想法是软件免费,我们就不收钱;如果软件不免费,我们就必须提成。” 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案,别看那些得到预装软件的公司付了钱,其实也占了先机。人是有惰性的,当他们习惯了使用某一款软件,只要市面上没有比其性能更出色得多的替代品,就会一直使用下去。 “Klye,你的想法很棒,但也要坚持我们的原则。” Klye连连点头,公司的原则就是除cao作系统之外,不碰任何的应用软件。这是个协作的时代,得给其他人留下一个发展的空间,‘卓越’系统才能迅速站稳脚,成为所有人的选择,因为大家都能在这个系统之上搞应用赚到钱。
“对,微软的成功,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它简单、易cao作,其实是因为Windows系列是开放性的,所有软件商都可以在它的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应用软件,打造出了一个优良的生态系统。我们不但要做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还要围绕着这个产品打造出一个优良的生态系统! Kyle,如果我们能打造出一个生态系统,‘卓越’系统就可以成为移动终端上的Windows!” 生态系统? 这个提法新颖也非常合适,Klye品味了一会后,连连点头赞同。当然,作为朋友之间的谈话,而不是上下级之间的对话,Klye也对朋友提出建议。虽然李家明在Google有巨大利益,但他作为CEO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司的利益。若拼财力,Google是拼不过Yahoo的,iPhone预装的软件只可能是Yahoo研发的,除非是两家的质量有巨大的差距,而那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Ming,如果Google不同意支付专利费,我们可以让Google的软件占据一个好点的位置,但最后能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就得靠他们自己了。” 没称自己作Boss,而是叫名字,那就是朋友间的对话,李家明也不隐瞒道:“Klye,你没明白我的意思。Jerry找过我,想用15%的Yahoo股票置换我手里的Google股份。” 这个选择很好做,优劣利弊一目了然,但也是最难选择的。科技公司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市值,而在于它的潜力,Yahoo的价值已经到了顶峰,Google的潜力却还没充分显露。 Kyle沉吟片刻,诚恳道:“Ming,Jerry的提议没有风险,但我建议你再等一等。iPhone的测试快完了,工业设计还需要修改一段时间,我的想法付诸于实施也需要时间,你可以再对比一下双方的情况再做决定。” 老成之言,但得瞒住杨至远那家伙,要是让他知道公司不会收取软件商的费用,这交易就泡汤喽。 “放心吧,公司在我们手里,不想让他知道的事,他听不到风声的。” “Ok,我再想想。” 回到自己办公室,李家明又习惯性地建模,用数据去分析利弊,同时也琢磨是不是写一篇关于互联网生态系统的论文,去学术界刷刷存在感。iPhone上市后,肯定会引发销售热潮的,趁着那波热潮,搞不好自己又能拿次奖。别小看那奖,除了个人荣誉之外,对公司的营销大有好处。自己这个创始人越出类拔萃,媒体就会越神化汉华,带动消费者也神化,能极大提高品牌美誉度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