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爆炸时代 (第1/1页)
方案第一阶段“太空电梯”只是让人类挣脱引力的阻碍。第二阶段就是要反过来利用引力,使之成为人类的助力。 “要组建人类自己的星际舰队,就必须先解决动力的问题。” 这是廖长天当时的原话。 “引力发动机将带领人类进入真正的星际时代。” 廖长天不是在开玩笑。 蓝星对此也是认真的。 组建星际舰队已经被写入世界联合政府的五年工作规划,这真的不是开玩笑,而是人类当下真的在着手准备的事情。 因为人类知道,自己未来面对的敌人,很可能将是一个比自己高阶的文明。 三年! 这是世界联合政府定下来的时间表,到时一支具备基础星际巡航能力的“蓝星特混舰队”必须成型。 并不是要立即拉出去打仗,新舰队主要承担训练和培训新学员的任务。 届时回炉参加学习的首批军事人员将毕业,不能让人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所以是三年。 以此为基础,舰队模拟战训中心已经在澳洲大陆建立起来,除了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后勤基地还保留有人类城市,整块澳洲大陆,包括周边沿海、领空,都已划作战训中心的演习场,在其上进行集团军级别的红蓝对抗。 首个试制型“泰山01”引力发动机已经在蓝星同步轨道上完成组装,正在被安装在重新设计建造的“火鸟3”星际飞船上。 虽然还叫“火鸟”,但是“火鸟3”型星际飞船在设计理念和功能上,其实已经和“火鸟”火星探测船没有联系。 “火鸟3”型星际飞船将在引力发动机的推动下,利用行星引力加速至光速,进而打开时空虫洞,进入跃迁轨道。 这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星际飞船。 但是受限于技术水平,以及单发的推力不足,“火鸟3”还只是一艘单座的小型星际飞船。要组建人类自己的星际舰队,还需要预研中推力更大的“昆仑”引力发动机量产后才能实现。 引力发动机技术推动的不只是星舰,制造发动机的过程从来都不是完成一件单品那么简单,而是一整套系统工程,它所辐射的材料科学、装备制造、空间通讯、基础理论等各方的成果,正在反哺人类社会各行各业。 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将这五年称为“知识大爆炸”和“技术大爆炸”的时代。 人类就像是窝中雏鸟,不断地从“凤凰”吸收养分,等待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星际4》,传送石。 “你真的决定了吗?”廖长天看着张帆,“不后悔?” “有什么好后悔的?”张帆笑着说,“现在回到蓝星,我可能就是个跟不上时代的普通人。” “你的父母……” “男儿志在四方。”张帆说道,“你别看我的父母只是普通工人农民,在这一点上,他们反而不会拖我后腿。” …… “爸,妈,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还会回来吗?” “会的。” “那就去吧。” …… “不是我说你。”张帆皱着眉头看着廖长天,“我听说你把我的三叔二舅那些个亲戚都安排在宇航局工作了?” “你别和我搞这一套哈,不要让我看不起你!” “我承认,这一点上的确有考虑照顾你的成分。”廖长天很大方地说,“但是更多的原因,是我们现在真的需要他们这样的人才。” “人才?”张帆有些不悦地说,“你是在挖苦我吗?看不起农民工?” “不不不!你完全误会了我的意思。”廖长天连连摇头,解释说道,“我说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我不是在阴阳怪气地拿他们开玩笑。” “你安排他们在宇航局做什么工作?”张帆皱着眉头问道,“扫地保洁之类的?” “不是。”廖长天摇摇头,表情很认真,“他们在蓝星同步轨道建设太空移民卫星城。” “啊?”张帆瞪着眼睛,每次和廖长天说话,都会让人觉得他是在一本正经地开玩笑。 “我不是开玩笑。”廖长天似乎能看出张帆在想什么,“你的那些亲戚以前都是建筑工人,负责在高空搭建工棚以及大楼外墙安装作业,而这正是我们所急需的技能。” “从本质来说,高层建筑工人和建造太空移民卫星都是高空作业,工作内容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心理素质方面,他们几乎不会有任何障碍。” “不是。”张帆一脸的纠结,“我三叔二舅他们很多都只读过初中,你至少要找一些大学生去太空吧?” “学历并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廖长天回答,“事实上我们已经做过实验。” “我们把应聘的大学生放到几百米的高楼外墙,他们只会双手抓住竹竿瑟瑟发抖,什么也做不了。” “而把你三叔二舅放在同一个地方,他们甚至能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坐在伸出半空中的竹竿上吃盒饭。” “换做是你,你会选择谁?” 张帆:“……” “当然,把他们送上太空之前,都会进行必要的培训。虽然理论上工作性质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开给他们的工资,是他们之前的十几倍,月休5天且都有购买保险,我们不会压榨血汗钱。” “这样啊。”张帆呆呆地出神,“蓝星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 “不是!”张帆突然反应过来,一脸鄙视地看着廖长天,“工资十几倍?别以为我不知道,那还是便宜!” “嘿嘿。”廖长天笑了。 “我们现在急需一大批这样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我们不可能让几十几百个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者歼击机飞行经验的宇航员去太空搭棚子,这样不具有经济效益。” “太空电梯的运行,使蓝星近地轨道的开发不再是由少数精英才能从事的工作,让普通人进入太空工作,是太空开发产业化的第一步。” “现在设备由地面制造、进入太空后完成组装的模式,效率仍旧太低。太空移民卫星城建成后,我们将在太空建立工厂,未来的星际舰队,将由太空港完成全流程的设计建造工作。” “另外,我们已经突破了‘穹顶’技术,在西北沙漠中建造的穹顶生态系统模拟器‘凤巢’,已经被证实有效,火星移民计划的实施,已被提上日程。” “好想回蓝星看看呀……”张帆躺在树屋内的床上,喃喃自语。 “你……”廖长天也坐在传送石旁,很认真地看着张帆,“其实如果你想要改变主意,现在还来得及。” “如果你回到蓝星,你会作为超级英雄一样受人类欢迎,但是如果你选择相反的方向……” “那有可能是一次单程旅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