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因祸得福  (第1/2页)
    张慧娟一连几天没看到牛晓东了,心想这家伙别看是城里孩子,还挺能吃苦,打个电话问问吧。    “喂,牛晓东吗?你这几天在哪儿挣大钱呐?”    “唉,上哪儿挣大钱?我在家呐。”    “在家?”    “唉,我脚砸了。”    “怎么砸的?”    “搬家的时候砸的。”    “砸的厉害吗?”    “大脚趾骨折了。”    “没去医院吗?”    “去了。”    “医生怎么说的?”    “医生让我住院。”    “你怎么没住院?”    “哪有钱住院?”    “你没参加健康保险吗?”    “没参加。”    “那你现在能动弹吗?吃饭了吗?”    “医生说尽量少动,我一天吃一顿饭。”    “用不用我去看看你?”    “你能来吗?”    “这样吧,晚上打完工我去你那儿。”    一个人在国外最怕的就是有病,不用说大病,有个头疼脑热,身边连个倒水的人都没有,本来就孤独寂寞,再有病就更难了。牛晓东是在和老王搬一个大衣柜的时候砸的,手上有汗,一秃噜,正好砸到右脚大脚趾上,这还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要不然砸得会更重。老王都说过多少次了,让牛晓东戴防滑手套、戴安全帽,可他总嫌麻烦,这下好了,脚趾砸骨折了,用老王的话说“年轻人还是不稳呐!”    晚上,张慧娟下了班,急急忙忙往牛晓东住处赶,到了市川,想他家里也不会有什么吃的,就在二十四小时便利店买了一盒鸡蛋、两盒牛奶、又买了点儿面包。日本鸡蛋都是白皮的,红皮鸡蛋很少见。拎着购物袋往牛晓东住处走,张慧娟自己都纳闷:这么晚了,怎么一听说他骨折了就有些着急?非亲非故的,自己是不是有点儿莽撞?唉!反正都已经来了,我把东西放下就走。    天挺黑,一路上没碰到几个行人,张慧娟心里七上八下,凭记忆来到牛晓东住处门前,怎么屋里黑乎乎的?难道牛晓东不在家?张慧娟敲了敲门。    “谁呀?”听声音是牛晓东。    “是我,张慧娟。”    “你来了?等一下啊!”过了半天,牛晓东才打开房门,同时开了灯。    “怎么这么慢才开门?还黑灯瞎火的?”张慧娟一进屋说。    “我一步步挪过来的,能不慢吗?”    牛晓东脸色蜡黄,右胳膊拄着拐杖,右脚上缠着绷带。    “你是怎么搞的?这么大人了,干活儿怎么那么不小心?”    “你就别说我了,快扶我进屋吧!”    “疼不疼?”    “疼,快疼死我了。”    “骗人,这都几天了?你还疼啊?”    “怎么不疼?又不是砸你脚上了。”    “你吃没吃晚饭?”    “没吃,早上糊弄了一口。”    本来张慧娟想把东西放下就走,现在看来还得给他做饭。    “末班车是几点?”张慧娟问。    “往东京走的能早点儿吧?是不是一、两点?我没坐过。”    “现在是十一点半,我给你做完饭就走。”    “谢谢你了!要不,你晚上就住这儿得了。”    “去你的,想得美。”    “我都这样了,还能干啥?你回到家得几点了?”    “别说了,米在哪儿?”    “在柜子里,好像不多了。”    张慧娟系上围裙开始做饭,牛晓东躺在榻榻米上,身上盖着被,缠着绷带的右脚伸在外面。    “张慧娟,日本有没有田螺?”    “干什么?”    “我脚好了,去田里捡一只,放在水缸里养。”    “你说什么呐?脚还没好,脑袋又烧坏了?”    “田螺姑娘你没听说过?那样我晚上一回家,饭就做好了。”    “水也烧好了,是不是?”    “是。”    “看把你美的!我可不是你的田螺姑娘,你的脚又不疼了?”    “疼,还疼。”    不到五十分钟,饭就做好了,两个菜,白菜炖土豆和大葱炒鸡蛋,张慧娟把饭菜盛好,放在桌子上。    “你吃饭吧,我走了,米饭做的多,估计明天都够了。”    “你是不是也没吃饭?吃完饭再走吧?”    “我不吃了,该赶不上末班车了。”    “现在不到十二点半,应该没问题。”    “你肯定没问题?”    “没问题,有这时间饭都吃完了。”    “那好吧。”    张慧娟匆匆忙忙吃了几口饭,又喝了点儿热水。    “我走了,你慢慢养吧,注意别乱动。”张慧娟穿上外衣。    “这么晚了让你一个人回去,实在不好意思,真是太感谢你了!”    “别说用不着的,我走夜路走惯了,我过两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