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青帝_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 (第3/3页)

为奇迹。

    还有一个小插曲让人啧啧称奇。由于李克用和陈景思两个大人物都不在,营中暂时管事的人是李克用的正妻刘夫人,一个理智、沉着到了冷酷级的女人。恰好这时,一位独自逃出的士兵第一个赶到了城外营中,一进大帐,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刘夫人面前,泣不成声地说出他以为的情况:“不好了!挨千刀的汴州人忘恩负义,袭击我们,大帅、陈监军,还有几百名弟兄,全都被他们杀害了!”

    危难当头,刘夫人尽显御姐本色,不管如何震惊,脸上神色不变,而且立即在心中评估了应该采取何种对策,以及由此带来的成败得失。待盘算一定,刘夫人平静地吩咐这名士兵先退下去休息,待他一转身,立即一剑刺出,让他永远“休息”,避免他将李克用“已死”的消息散播出去。

    随后,冷静的不像话的刘夫人悄悄派人召集留在营中的各位将领议事,告诉他们:大帅有可能已经遇害,但目前禁止外传,否则营中这支因为追剿黄巢而极度疲惫,又远离后方的大军有崩溃的危险。刘夫人决定等到明天一早,再全军整队,缓缓撤走。

    天色微明时,从城南突围的李克用终于辗转回到了大营。宣武军恩将仇报,几百名亲兵弟兄惨死城中,让李克用怒不可遏。虽然李克用自己也算不上正人君子,但朱温的腹黑程度仍让他大开了眼界,这姓朱的小子,心咋能这么毒呢!在死里逃生的路上,李克用不知已将朱温的十八代祖宗问候过多少次了,现在,是该将这些问候付诸实施的时候了。于是他传令:进攻汴州,为死难的兄弟们报仇!

    刘夫人见李克用如此行事,情知不妙,因他安全回来而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忙委婉地提醒丈夫说:“夫君这次出兵,本意在为国讨贼,恭行大义,拯救东方各镇于危难。汴州人忘恩负义,竟下毒手要谋害夫君,理屈在先。夫君应该将真相上报于朝廷,让天子处置才是正途。如果不这样做,马上举兵攻打汴州的话,天下人还不知道朱全忠干了什么坏事,却先看见我们干了什么,那时难辨是非曲直,反而让姓朱的有话可说,落一个擅自兴兵的罪名。”

    李克用听罢,沉思了片刻,恢复了理智,随即放弃了立刻报仇的念头,退往许州。李克用怎地如此好说话?为何要退?刘夫人在表面上提出的这段谏言,虽然很光明、很正大,但这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现在李克用自己评估了一下。如果立即对朱温开战,真没有打赢的把握!

    虽然目前李克用的兵力大大强于朱温,但在上源驿事件这个时间点上,状态很不好。一是士卒连续作战,已成强弩之末,急需休整。二是携带的军粮差不多已经吃完了,原先还指望朱温提供补给,现在显然不可能了。三是离自身大本营河东太远,周边诸藩镇在暗中大多对李克用怀有敌意。这几条因素加在一起,客场作战的李克用要迅速打下汴州,几乎不可能,更没有打持久战的本钱。

    临行前,气愤难平的李克用写了一封信给朱温,大加痛斥。朱温毫不脸红地回信说:“昨晚上我也喝高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今早彻查,才弄清真相,原来是朝廷密派的使节与杨彦洪阴谋要害李公。我已经将杨彦洪这小子处决,为您报仇了!望李公明察是非,不要错怪我啊。”

    李克用知道朱温在扯谎,不过他暂时顾不得了,部下又累又饿,必须找地方休整。翌日,李克用退至许州郊外的旧营垒,向城中的忠武节度使周岌借粮。当初周岌之所以和朱温、时溥一齐联名将李克用请来,是因为黄巢强大,现在黄巢军已近于消亡,对周岌而言,李克用当然越早离开越好。

    于是,周大帅连忙藏好存粮,然后很无辜地回复李克用:虽然俺很愿意帮忙,但因为受到黄巢贼兵的破坏,许州也断炊了,现在实在是无粮可借啊!

    李克用见周岌这么滑头,虽然心里窝着火,却一时无奈,只好让大家把裤腰带再勒紧一点儿,退往陕州。毕竟控制那一带的王重荣、王重盈兄弟对他还是友好的。稍作补给后,李克用再从陕州渡黄河,返回河东,徐图后举。此时在李克用的心中,朱温已经取代了赫连铎、李可举等老熟人,成为李克用必欲报复的头号仇家。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大唐中央虽然还在,但它的意见,不论出自皇帝,还是出自宦官、大臣,都可以扔到九霄云外去了。藩镇间尔虞我诈的合纵连横和你死我活的玩命搏杀,才是这个时代不变的主旋律,直到他们中间杀出新的王者!除了朱温、李克用之外,大批潜在的候选人也或先或后,开始走上五代十国的历史舞台。

    我们的主角黄浩就像阿三哥开了挂一样,也同样搭上了这一趟顺风车。背嵬军在四面皆敌的情况下,三战三捷,不仅有了一块地盘,还幸运地得到了一段宝贵的休整之期。黄浩也有时间打理一下新地盘,评估一下自己是否要留下登州当做根据地来发展。

    战后的这段日子,他就四处考察自己的地盘,考虑得失和未来的规划。

    这一天,他来到了蓬莱县城。蓬莱县城不战而降,这座城市不大,但因为是海滨小城,格外清新干净。最难得的是,因地处北陲,而登州的陆路则非黄巢当年率领义军南下的必经之道,即便战火多次燃遍河南道,却始终未有波及登州分毫,因而本地农业、经济未受破坏,一直还算稳定。

    黄浩信马由缰沿海道行走时,心里浮想联翩,当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