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青帝_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三 (第2/3页)

这场战役就带来了一大半。自从神臂弩问世以后,就受到了严格的管控,每把弩像后世的枪械一样都有单独的编号。如今能够装备神臂弩的弓弩兵和骑兵基本上都是原来的老兄弟,是要通过严格政审滴!

    好了,言归正传。让我们把视线回到战场上。战斗演化到这个程度,已经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弓弩兵疯狂的装箭、扣动扳机,抛洒着一支接一支的弩箭。联军骑兵根本无法突破铁丝网的阻拦,也无力反击,前面烟尘弥漫,后面跟随冲锋的骑兵,又看不清前面的真实状况,一浪接一浪的联军士兵赶着来赴死,直到全部倒下。

    当骑兵腾起的烟尘消散,大諲撰这位渤海王子突然觉得天气很冷,冷得令人发抖。他哆嗦着掏出手绢,擦拭着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水。无它,他被满目所见的尸体给吓坏了!马尸、人尸,厚厚叠叠铺满了铁丝网前。战马临死的嘶鸣声,士兵的哀号声响彻原野,这哪里还是人间?简直就是地狱!

    巍霸山城居高临下,守军已经看清了整个战况。他们发出一阵阵欢呼,堡中一声嘹亮的铜喇叭吹起,山坡上的背嵬军用铜号回应。两方声音婉转,大諲撰王子和他麾下的将领们只觉得许多音调他闻所未闻,但他现在也想明白了,这是两方正在交换信息。仿佛是在证明他的猜测,对面的背嵬军发一声喊,搬开了铁丝网,撞开了尸山,对方竟然选择了进攻!

    与此同时,巍霸山城的堡门缓缓打开,前后两方军号嘹亮,透过那尸山一队队背嵬军士兵迈着杀气腾腾的步伐,踏着血泊与尸骸恶狠狠的向联军扑来……

    短短半个时辰,联军士兵遭受了单方面的虐杀。密密麻麻的弩箭布满原野,像长满青草的草原。尸骸横布,血流成河,惨呼声震天动地。不等联军士兵从屠杀中清醒过来,凶恶的背嵬军便前后夹击扑了上来,他们首先用远程武器射杀了军旗下的大将,连将领身边的侍卫都无一幸免。

    接着,失去指挥的联军遭受了背嵬军更加猛烈的攻击。短兵相接后,进攻的背嵬军步兵立刻围绕着一种奇怪的战车,自动形成一个个作战小队,骑兵在外围游弋,时聚时散,凭借着优良的武器,打击敌人的信心。这种结合了成吉思汗的曼谷歹战术和戚继光专门用来对付北方骑兵的车营战术的作战方式,简直是完美的结合!

    步兵作战时,每四人推一辆战车,战车里放置拒马器和神臂弩。战斗时,将战车结成方阵,各小队以战车为掩护,先用神臂弩进行远距离攻击,敌人的骑兵靠近后步兵使用拒马器列于阵前,用长枪刺杀,敌人败北后,派轻骑兵对其进行追击。经过几年艰苦的训练,这支背嵬军将这种战术演绎的没有任何瑕疵。

    战斗很快进入到了白热化,阵地上有点乱了套,联军乱成一团,都在各自为战,有的人想继续作战,有的人想要逃跑,凡是有敌人的地方,就有背嵬军英勇的战士,每个人像专业的杀人机器一样,凭借着默契的配合和敌人展开搏杀,刚才还貌似强大的敌人,已被背嵬军一点一点“蚕食”掉,联军的战阵被挤在了中间,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人也越来越密。外围的弓弩兵又开始发射弩箭收割生命……

    敌人终于崩溃啦!这是一场无可争议的大胜,八万联军只有不到万人逃出了战场,建安洲都督、辽城洲都督被当场击毙,渤海国的王子大諲撰被警卫营大将罗成俘虏,联军可以算是全军覆没。

    背嵬军撒开铁脚板乘胜追击,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一鼓作气拿下建安洲,辽城等地,背嵬军将边境线东边推到了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大洋河以南,与渤海国接壤;北部占领石门关、大片岭关以及本溪连山关至南端的老铁山角一线,直接面对契丹八部。

    此役过后,背嵬军实际已经控制了辽东半岛大部,辖区面积扩大了不下十倍。

    ——————

    中元三年二月二十八日,黄浩正式开衙建府。他对外自称登辽总督,治所设在滨城。同时他还主持了背嵬军机构改革,背嵬军从此军政分家,文官主政一方,武将镇守一方。登辽总督府治下规定文不管军,武不干政。

    黄浩将背嵬军在辽东半岛的辖区分别设置盖县(原辽城都督府所在地)、复县(原建安洲都督府所在地)、凤城、丹东、莲城(即普兰店)、金州(原卑沙城)和滨城(大连)七个县级治所,提拔了一批年轻的新面孔担任地方长官。

    这些新鲜出炉的县令分别是:李复(李迢之子)、马邈(马祥之子)、姜备(字连溪,威海乳山姜氏子弟)、王洵(字伯当,朱瑾部下,登州兵败后主动投靠黄浩)、黄承(黄存之子)、郑岱(郑路之子)和于横(字少轩,文登于氏子弟)。其中滨城县令于横还兼任黄浩身边的侍丞,主要担任文秘的工作。

    巍霸山城大破联军以后,背嵬军如摧枯拉朽一般横扫辽东半岛。此役总共歼灭联军三万八千余人,俘虏人数更是达到了五万。战后,所有的俘虏被编成了五个修路大军,开始建设联通七个县城的驿道。黄浩宣布:这些被俘人员完成三年服刑后,采取自愿的原则。表现好的可以选择在辽东半岛定居,按照移民的待遇给予补偿。

    消息传开,俘虏们顿时喜出望外。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很高。在火药的帮助下,工程建设的速度很快。背嵬军也没有亏待他们,不仅伙食供应的很充足,到了第二年,每个人还有了工钱,只是比服徭役的老百姓少一半。

    在登辽总督府治下,除了农业税十税一,官府并没有完全取消老百姓的徭役,老百姓每年还是有一个月的时间需要服徭役的。唯一不同的是,黄浩将原来无偿的劳动改成了有偿的服务,每天按劳付酬,根据完成的工程量发放相应的酬劳,虽然不是很高,也不算很低。的确成为了农户目前获取铜钱的一个手段。

    每当派发徭役时,老百姓积极参与的劲头让各地官员很吃惊,因为是按劳付酬,因此,登辽总督府治下的工程绝对是又快又好。发展到后来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有的村子有头脑的一些青壮自发组织起来,成立施工队主动找官府承包工程。官府有时候为了图省事,就尝试着把工程承包给他们,没想到效果很好。

    一来二去,竟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很多人还因此致富,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包工头。不过这也导致了很多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