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开始写小说 (第1/1页)
院子里,魏猛松开拎着乔祖望的脖领子,语气不容拒绝的说到: “大姐夫,我还是认你这个大姐夫的; 但是,从今往后,大姐的五个孩子,由我来养。。。” 说到这里,见乔祖望想说话; 魏猛可不想和他掰扯,挥手打断他的话说道: “放心,五个孩子,还是姓乔,还是你的孩子; 只不过,你这个做父亲的,不合格; 我姐也不在了,我怕你将我的五个侄子侄女,给养坏了。 所以,他们,由我来抚养教导! 当然,这个过程完全不需要、你掏一分钱的抚养费; 你的钱,留着继续挥霍去!” 听了魏猛的话,乔祖望顿时止住了、就要脱口而出的话语,心里不禁盘算起来: 有这个便宜的小舅子、帮自己带孩子,还不好啊? 又不用自己花一分钱不说,儿子还是自己的儿子,闺女依旧是自己的闺女; 这种好事,到哪找去? 傻子才不答应呢,就怎么定了。 想到这里,乔祖望伸出手,指着魏猛说道: “呐,你自己说的啊! 可不能反悔,更不能在我孩子面前,说我的不是! 还得让他们,长大成人后,给我养老。 要是你不答应,我就不同意、让你抚养几个孩子!” 听他的条件,魏猛哪里还不明白,他的那点小心思了。 无非就是怕乔一成他们,知道他没给抚养费; 长大之后怨恨他,不给他养老送终而已。 魏猛才没心思计较这些呢,他的任务,就是改变几个孩子的命运而已。 至于,能不能看到几个孩子长大后,孝敬他,为他送终; 管他什么事,他都指不定看得到呢! 魏猛点点头、算是答应下来,又说道: “这段时间,我会先住在你家里,等我找到住处后,再搬走!” 说完,就从乔祖旺身边,走了过去。 回到医院大楼里,办理孩子的出生证明,魏淑英的死亡证明。 一番忙活之后,才将魏淑英的尸体、送去了火葬场。 几天时间,办丧事,买墓地,下葬,终于将这些事情办完。 这天下午,魏猛将乔一成几个孩子,召集到一起。 看着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已经很懂事的乔一成。 魏猛面色缓和下来,对几人说道: “我和你们的父亲商量好了,你们今后就跟着我这个小舅生活! 我现在这个家里,住上一段时间; 等找到大房子,咱们就一起搬过去住! 一成,你是老大,你是怎么想的?” 乔一成闻言,脸上喜意一闪而逝,却是小心的问道: “小舅,你会让我们继续读书吗?” 闻言,魏猛心里清楚; 乔一成唯一的愿望,就是摆脱不靠谱的父亲,继续读书。 于是,点点头,魏猛说道: “嗯,不管你们读到什么地步,我都会支持你们! 前提是,你们要读得进去才行!” 闻言,乔一成心里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 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下来。 没说的,这几天和这个小舅处下来。 乔一成能感觉到,这个小舅的好来。 每天都会从外面买回来,猪rou、蔬菜,大米白面。 这几天,是他们几个过得最幸福的时候。 每顿都能吃饱不说,还能吃好。 就算是mama还在的时候,也比不了。 魏猛见几人的态度,也就点点头说道: “好,就这样定下来了。 从明天开始,该上学的就去上学!” 说完,魏猛打发走几个孩子,自己来到放在客厅里的、一张新书桌前坐下。 这还是魏猛找了个私人,出手了一些大洋才换来的现钱。 他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出手黄金等贵金属。 主要是怕被人查到,要吃官司的。 这也是魏猛为什么,要先在乔祖望家里,住一段时间的原因。 它得先写出小说来,赚到钱,才好找房子不是。 至于说每天的吃食,这就不用他们cao心了。 魏猛的空间中,多的是了。 坐到新买的书桌钱前,魏猛取出稿纸和钢笔。 脑中想着,以什么小说,作为自己的开篇之作。 要符合当下的环境、要伟光正、那么。。。 前世看过的许多正剧,就很符合自己的要求。 想到这里,一部前世看过的电视剧,浮现在魏猛的脑海中。 那就是长达五十集的电视剧,而评分高达9.0的历史大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了! 这部剧囊括了、从一九二五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到解放战争胜利为止。 以杨家三兄妹的经历,讲述了那个年代的艰难、困苦、磨难、成长。 想到这里,魏猛提笔在稿纸上写下、‘人间正道是沧桑’几个大字。 留下自己的笔名‘小魏’,没什么特殊的含义。 只是随便以自己的姓氏,取的笔名而已。 原本想和‘老舍’先生一样,叫‘老魏’来着; 可惜魏猛的年纪、和‘老’压根就不搭边。 驱散脑中无聊的想法,随手翻过这页纸,魏猛开始写简介: 1925年,杨立仁行刺北洋政府要员的计划,因弟弟杨立青的顽皮而失败; 生来性格相冲的兄弟俩,先后背井离乡、前往广州找寻各自的前途。 立青在jiejie立华和GC党员瞿恩、瞿霞兄妹的帮助下,考入黄埔军校。 受GC主义思想影响,以及经过东征和北伐的历练,立青成为优秀的军人; 他与进入GM政府、政治核心层工作的立仁产生主义之争; 兄弟俩在‘四一二’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阵营,隔阂日渐加深。 抗战爆发,立青在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上战功卓著; 立仁则在俞城开展情报工作,兄弟俩暗自较劲。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 立青先从事我军后勤保障工作,后转至一线战场; 直接面对盛气凌人的立仁和黄埔旧同窗。 GM党失道寡助,兵败如山倒; 立仁从战场上狼狈撤退、并带着立华等杨家眷属逃往弯岛。 历史的进程、见证了分分合合的兄弟相争; 历史的选择决定了、殊死较量的胜负成败,历史的发展期待着血浓于水的民族统一。 写完这段话文字,魏猛满意的点点头。 继续埋下头,提笔翻篇开始书写正文,第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