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3章:对朱允炆的敲打 (第1/2页)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正文卷第673章:对朱允炆的敲打乌丽城下。 经过大半个月的行程,南巡大军终于是抵达了。 「也不知道允炆在这里过得可好。」 朱元璋看着城门下的迎接队伍,轻轻的叹息两声。 这个孙子可谓是一直跟在身边长大的,现在远离京师繁华,来到这荒凉之地,朱元璋心里终归一直有几分怜惜。 尤其是看到这乌丽城。 城墙并非是跟大明那般砖石制作,是泥土糊上去的。 说是城池,感觉跟村寨好像没有太大区别。 不过南洋这等地方,大致都差不多的情况,哪怕是安南,也就东西都城跟多邦城稍微好点。 远方,看到过来的南巡大军,朱允炆的神情变得激动起来。 不管心里有什么想法,亲情终归是牵扯。 朱允炆脱离迎接的队伍,一路小跑着向朱元璋这边跑来。 哪怕是奔跑过程中,鞋子掉了一只也毫不在乎。 朱元璋看到自己的孙子,眼神中也显得比较激动,挥手让龙辇停了下来,看到朱允炆临近,直接走下了龙辇。 「皇爷爷!」 朱允炆临近,顿时就跪倒在地喊道。 「快起来快起来,咱们爷孙哪要这些虚礼,让咱好生看看。」 「瘦了,也黑了。」 看到现在的朱允炆,朱元璋心里没由得来几分心疼。 当初朱允炆从皇宫离开的时候,还是白白胖胖的。 现在不仅是黑了许多,还瘦了许多。 「皇爷爷,孙儿在这边挺好的,不苦。」 朱允炆眼眶通红的说道。 这时,朱英也从旁边走了过来。 朱允炆连忙作揖:「大兄。」 朱英笑着点点头:「不错,少了几分书生气,多了些男子气概,更像个爷们了。」 对于朱允炆的一些小心思,朱英并不在乎。 不管是故意还是无意,这些都没有影响。 「别在这待着了,上来,跟咱好好说说,你到占城后的事情。」 朱元璋拉着朱允炆的手上了龙辇。 这边烈日太大,在太阳底下真有些扛不住。 朱英也一并上去,龙辇还是非常宽敞。 乌丽城不大,自然不能容纳数万精兵,便就在外面安营扎寨,包括锦衣卫在内,也就五千侍卫随同。 这么个小城,保障安全是完全够用了。 朱允炆在龙辇上讲述自己到乌丽后的一些故事。 龙辇到城门口的时候,吕氏便在这等着,她自然不可能跟朱允炆一样跑来。 「拜见陛下,太孙殿下。」吕氏躬身行礼。 朱元璋对于自己这个儿媳,一直比较满意,笑道:「外面太晒,一块上来吧。」 吕氏自然没有推脱。 上了龙辇后笑着说道:「听说陛下跟太孙要来,允炆这几日都没睡好,每日清早就在问,陛下太孙还有几天到。」 「这日夜盼着,终于是盼到了。」 吕氏的话显然让朱元璋更加开心。 算起来,这都是正儿八经的一家人,朱元璋最是喜欢这其乐融融的场面。 「在这偏远地区,也是苦了允炆了。」朱元璋下意识的说道。 这句话顿时让吕氏眼底一颤。 或许陛下是情真意切没有多想,但太孙听着可就不是这么个味了。 若是因此恶了太孙,可不算什么好事。 吕氏偷偷用余光瞧了一眼,见太孙殿下面色平静没有变化,心 里头微微放心。 不过自家儿子似乎也没察觉到,只能是吕氏开口了。 「我跟允炆都很庆幸,能够选到这里的海外藩地,乌丽这边虽说看上去是荒凉了一些,但物产很是丰富。」 「靠着海边,来往的商船很多,我们这里也不需要跟占城交税,单单海边的贸易,就有相当于百万贯宝钞岁入。」 「托太孙的福,五万精兵的军饷都不用这边承担,沿海还有水师驻守,心里最是踏实不过了。」 吕氏完全没有诉苦的意思,反而是不断在讲述乌丽这边的好处。 听着的感觉,就好像世外桃源一般。 朱元璋脸上的笑意都要溢出来了,他先前还觉得允炆在这里过苦日子,现在这般就安心多了。 听到娘亲这般说,朱允炆似乎才反应过来,连忙附和说道:「是啊皇爷爷,你可不知道,这里肯定是没有京师繁华,可这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处。」 「吃的穿的也都不缺,从大明过来的商船可多了呢,好多都是从京师来的,卖什么都有。」 「在这里孙儿感觉好像就跟是在京师旁边一样,就是想要些什么,就跟来往的商船打个招呼,没多久就能给送过来了。」 这话朱允炆没说错。 占城这边本来就是大明的第一站,南洋的海贸基本都要从这里停留。 自从开海之后,参与海贸买卖的大明家族越发多了起来,港口的商船来来往往从来就没有停过。 包括是朱允炆这里,都已经准备买船参与到海贸的买卖里来了。 最主要的是,作为朱允炆藩国的乌丽,也就是现在的吴城,是直接归属于大明,与占城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里头有个最明显的好处,那就是关税。 沿海有一小块,就是属于吴城的范围,吕氏跟朱允炆已经是准备建设个小港口出来,这样关税这块,也会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有五万精兵在手,也不用怎么去顾忌占城。 占城那边忌惮都来不及,又哪里敢过来招惹。 朱英皱眉问道:「怎么这次迎接的队伍里占王没来?」 往重了说,这也算是大不敬了。 朱允炆连忙接道:「是我私心,没给他消息,特意让他晚点过来,想皇爷爷跟大兄多在这里住几天。」 朱英这才点点头。 随着龙辇进入,吴城的面貌也展现了出来。 大量百姓夹道欢迎,高呼陛下万岁,场面比较热闹。 只是这话语里的口音很重,显然是临时交代的。 朱英的目光也在这城内流转。 对于一个城池来说,主道自然是城内最为繁荣的地方。 吴城的主道两侧,明显是翻新过的,建设的方式,大概可以看到京师正阳大道的一些影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