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9章:边关要道 (第2/2页)
指挥使的职位。 这等于周成来说,已经是惊天大喜了,毕竟他可没有汪进义那般的才学和关系。 原本就是靠着一身勇武才在结业的时候混了个甲下。 来边关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啧啧,那姐妹花,真的是绝美啊,我长这般大,就没见过如此漂亮的人儿,当真是..是...我见有脸?” 汪进义无语:“是我见犹怜,真搞不懂,你当初是怎么通过考核的。” 周成笑道:“学院里又不考典故,话说你就没动心?” 汪进义面色严肃:“收起你的小心思,如若未来不差,那两位公主,极大可能会被册封为太孙侧妃,若你现在之言论被有心人听到,这往后前途。” 周成闻言,当即心中一悸,不由道:“你不会说的吧,这里就我们两人。” 汪进义骂道:“滚。” 周成耸耸肩,说道:“开个玩笑,这次过来是问你,咱们何时出发,卡拉莫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汪进义道:“两日后清晨,届时狐胡国王后公主一同前往京师。” “我警告你,以后说话小心恭敬些,若是让那两位公主对你有了不好的感觉,到时候太孙殿下的枕边风,我看可否扛得住。” 周成闻言,吓得一哆嗦,连道不敢。 真要这样子,他可不是前途尽毁,指不定还要被拿去问罪。 ..... 艾米拉和依拜蒂这是一次来到如此繁华的地方。 哪怕这里是大明的边疆,可满眼是人的感觉,是她们前所未有感受过的。 小摊贩上的各种小玩意,也是她们从来没有在狐胡国见过。 她们并没有钱财,天真无邪,也不知道要付钱,当商贩笑嘻嘻的说着价钱的时候,两女一脸茫然,不过跟在后边的女官,就接洽了过去,帮着付钱。 在乌斯藏都司,也有很多士兵家眷生活在这里,大明改制,也增添了一些女性的职位,虽不为官,也算是吏。 “这里实在是太好玩了,好多人啊,感觉比我们狐胡国的人全部加起来还要多。” “听说这里还是大明的边关呢,去到大明的京师,比这里还要热闹,真不敢想,那会有多么热闹。” “这你就不懂了吧,邸报上说了,大明京师是蓝天下最大的城池,有两三百万人呢。” “两三百万人是多少人啊,jiejie。” “大概...相当于五百个狐胡国?” “大明这么大啊,有五百个狐胡国那么大,哇,好大啊,几天都逛不完吧。” “母后教你念书的时候,你就知道玩,是大明的京都就有五百个狐胡国那么大,我们的国家,也就大明一个村子那么大,而这样的村子,大明有数千上万个。” “一个村子,就是一个狐胡国吗。” “算了,不说了,去那边玩吧,听说我们过两日就要出发去京师了,要好久呢,到时候累死了。” “我也坐得屁股疼。” 两姐妹花聊的很开心,也担心路上颠簸。 从未坐过马车的她们,从狐胡国到乌斯藏都司,可算是要了半条命。 这才歇息两日,又得坐马车了。 两日后。 当她们乘坐马车去往大明时,就感觉到完全不同。 这些年来,朱英坐镇京师,整个天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官道的修建。 南北大道修建完后,大明的基础建设可没有要停止的意思。 对于户部和工部来说,国库的钱财简直是多得花不完,这里还没立项呢,国库又进了一大笔钱。 因此对于大力修建官道,自然都是支持。 其中多少官员,都想着从修建官道上赚一笔呢,即便是朱元璋,朱英严厉监督下,依然是屡禁不止。 贪钱的手法五花八门,也越来越隐蔽。 不过官道的修建,从未停止。 在驻军乌斯藏,修建乌斯藏都司城时,朱英就已经开始修建这条官道了。 历史上,永乐皇帝朱棣,也修建了这么一条乌斯藏的官道。 明朝永乐十二年,刚刚北征漠北回来的明成祖朱棣,却突然做出一桩叫不少大臣连呼反对的决定:要专门拨出一笔钱,从今天四川雅安起,向西修一条驿路。 本来就长期跟蒙古人打仗,还有郑和下西游,国库空虚,民力耗尽,现在还要修建一条去往乌斯藏的驿路,这遭到了群臣反对。 但朱棣硬是要办,群臣谁反对的,就骂谁,最后干脆直接治罪。 在这一点上,朱棣就很像其父朱元璋,威望强势。 户部尚书夏原吉在多次被骂的头晕脑胀后,总算艰难凑齐了钱。然后工程隆隆开进,明朝册封的“乌斯藏三王”几乎全动员,沿途各族百姓有力出力。 它不止是乌斯藏地方首领入京觐见的要道,更从此成为一条连通大西南的财富通道。 明朝在道路沿途设置的茶马互市,从此红红火火,各族的往来经济越发繁荣。 在这条道路竣工半世纪后,内地通过此路输入雪区的茶叶,数量就已突破百万斤。 发展到明朝末年时,这个数量更突破了五百万斤。 连带受益的,不止有西南大地的民生经济,更有明朝的国家财政。 以明末清初顾炎武的话说:终明一世,皆赖此利。 这说明朱棣本身的眼光,是非常之不错的。 即便是现在去了倭国当海外藩王,明里暗里的综合实力,依然是四藩王中最为强大。 朱英倒是没看过这些历史资料,哪怕是看过也不记得。 不过他知道,想要完成对远方的统治,那么修建官道是必须的过程,现在大明有钱,修建这么条路对于大明的国库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自然不会有官员反对。 反而是乌斯藏临近地区的官员百姓大力支持。 官员可以有政绩,贪官还能捞钱。 百姓这边朝廷发放工钱,也不是被白嫖劳役,当然是皆大欢喜。 因此这条官道,比之历史上朱棣所修建的要更为平坦广阔。 艾米拉和依拜蒂坐在马车上,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是大明的马车,专门给上品级官员乘坐的,毕竟是很大可能成为太孙妃子的公主。 宽敞的马车可不是狐胡国那小马车能比的。 里头不仅有睡塌,甚至还有茶桌可供饮茶。 母女三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马车,简直就是移动的房子。 这里头甚至还有走动的空间。 大明的马车虽然没有橡胶轮胎,但朱英为了享受,已经让其改进了弹簧装置,增加了减震功能。 这样的马车在原先是属于僭越,不过朱英放开了限制,吩咐了一句,就成立专门售卖这种豪华马车的商会,给大明国库又增加了一大笔收入。 对此,看着入账数目的朱元璋,也表示无所谓了。 类似这样的房车式样的,也成了各地府城,豪商,勋贵的标配。 往来驿站六品往上的官员,都可免费乘坐。 六品下的,就要补一部分钱财了。 乌斯藏都司自然也有,因此就给母女三人配上了。 就这,汪进义出发的时候还说道:“委屈王后公主,乌斯藏都司这边,未准备豪华马车,只能将就一番。” 母女三人闻言,震撼无语。 看着窗外不断掠过的风景,三人的心也跟着飞腾起来。 京师之中,此刻忙着大炼钢的朱英并不知道,一对异域姐妹花公主,正向着自己奔驰而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