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初次断案 (第2/2页)
姓名。 “小人赵四,家住南门玄马街。” “那你状告何人?” “来人,把他的状纸呈上来。” “是,大人。” 赵就拿着状纸看了看,还好自己认得这些文字,要不然就闹笑话了。 “小人状告前街米店店主李大赖账不还,还辱骂小人,二十年前那李大向我父亲借了二百两银子用来开设米店,今我持当年李大亲手所写借契书向其讨还银两,他却翻脸不认账。还把我赶了出去” “现借契在此,望大人给小人做主。” 原来这是一件老赖案,这个原告手里拿着借契,算是一个有力的证据,看起来这件案子很简单,只要把李大传唤过来当年对峙就可以了。 “传米店店主李大上堂。” 衙役又迅速跑出了大堂,新来的县令他们不敢得罪,虽然他治不了王县丞这些人,但是治治他们这些衙役还是可以的。 “是,大人。” 约莫等了有半个多时辰,李大这才被带上了堂。 这李大偏偏长的贼眉鼠眼,让人潜意识里就认为这个人是个老赖。 “赵四,这二十年前的银子为什么你现在才来讨要?” 这李大都欠了你二十年,你怎么也不早店过来报案,这是一个疑点。 “先父本是商人,当年李大向先父借钱开设米店,小人尚幼,未知此事,谁知道前两年先父不幸暴病身亡。小人继承父亲家业,下海为商。” “一直做了下来,只因近来生意亏本,正值走投无路之际,小人的母亲同我提起借出白银之事,便从箱底翻出当年借契,差小人去向李大索取欠债”。 “那李大不仅不还,还对我拳打脚踢,出言侮辱,我这才把他告上了县衙。” 这个赵四说的头头是道,看起来是有些道理。 “我就说这个李大贼眉鼠眼的,就不是什么好人。” “以前叶县缺粮的时候,他就涨过不少钱,是个jianian商。” 外面的百姓一听这个赵四的陈词,再加上李大的这副模样,就已经断定了李大不是个好人。 况且那李四手上还有一张借契。 “大人,这案子已经很清楚了,这李大借钱不还就是这个案子的真相。” “史典吏,还要问一问被告怎么解释。” 这个史典吏的手上肯定有些错案,他现在也没有时间来处理这些事情。 光听一面之词怎么行呢,这史典吏是想让自己就这样定李大的罪吗,这也太过草率了。 “李大,赵四说你借钱不还,你如何解释?” “小人过去虽然和他父亲有交往,但从未借过他父亲一文银子。前不久赵四向我借二百两银子。小人乃小本经营,哪来的这笔银子借给他,他就骂骂咧咧,气愤而去。现他却咬我欠他家两百两银子,实属诬告,请大人明断。” 赵四着急了起来,在旁骂一句李大狡辩。 “你狡辩。” 这两人各执一词,该相信谁呢。 关键就在于赵四手上的那张借契。 于是赵就拿起了借契反复看了看。 “大人,都是一些刁民,不受点皮rou之苦是不肯招的。” 在这个时代曲打成招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冤假错案自然也不少,不是每一个县令都是断案能手。 估计原先这些家伙平时断案也是很粗糙的。 “别急,一个人的面相不代表他有罪。” 在这个时代长一幅好面相也很重要,要不然怎么有这么多人以貌取人。 “让李大写上他的名字然后拿上来。” “是,大人。” 衙役拿了一匹空白的绢布走到了李大的跟前,在地上铺开了,然后又给了他一根毛笔。 “写上你的姓名。” 赵就要仔细的对比对比这两张纸上李大的字迹是不是一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