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汝今能持否 (第2/2页)
件值得祝福的喜事。 可是,自己也成为了他生命中,一个无足轻重的过客,一个多年后想起来可以吹嘘的记忆,是一个有空就来,没空也不强求的张三李四。 温凉的双手放在胸口,眼泪止也止不住的滴落在地,她的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但是每一次的呼吸,都伴随着一次次的阵痛。 其实,自己应该高兴才对的啊…… 这是他费尽了无数心思,才解开的死结。 应该高兴才对的啊…… 可是为什么自己还会有那么多的遗憾与悲伤呢,又为什么会记得这一切呢…… 温凉以泪洗面,不断地回问自己,却只有一句话,在心海中反复回响—— 他们,还没有开始重新认识过。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穿越这种事的存在,那么故事在哪里结束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故事中曾经有过她。 一念而生,一跃而起。 一道身影,直坠云海。 山间的悲思如风,可无论如何,也吹不散一个人的泪。 山道间,一个僧衣老者缓步走来,他在亭外驻足良久后,对着已经是空无一人的长亭幽幽长叹一声。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如此一来,缘生缘灭便也无始无终。” …… …… 温凉从昏迷中转醒,视线朦朦胧胧。 眼前,烛火昏黄摇曳。 佛堂之内,一个老和尚在佛前枯坐。 殿外,天色灰暗。 “女施主,你醒啦?”和尚语气温和着道。 温凉精神渐渐清醒,惊心一刻犹在眼前,她有些惊慌失措:“法师……我……我不是已经……” “老衲见你哭晕在山外亭内,心生怜悯,便叫人把你背了回来。” 听了解释,温凉情绪慢慢平复,想起之前的冲动念头她一阵后悔,不过幸好,那一切都应该是昏迷后的幻觉,她从地上站起,感激地望着老和尚,说道: “法师,谢谢您,只是我现在还有很急的事情要做,来日我定会登门道谢,捐赠香火,以表感激之情。” 说完,她正要离开,就听那老和尚缓缓笑道: “女施主,什么事这么着急,不妨跟老衲说一说,我也可帮你开解一二啊。” “我……” 温凉并不能确定自己遭遇的事,能不能在眼前这位法师这里得到解答,而且她现在一心只想立马就见到贺天然。 “女施主,山中无甲子,沧桑变化皆如浮云,施主要走也无碍,只是这山道崎岖,施主一路下行,所求之事恐会忘光吧。” 老和尚一语言罢,温凉心中已是有所明悟。 贺天然会挑到这里见面,不是没有道理。 温凉回首发愣,然后下一刻,她虔诚的跪在和尚面前,神情愁苦悲寂。 “法师,我该怎么做……” 老和尚双手合十,“下得山去,忘尽一切烦恼事,施主可愿?” 温凉摇摇头:“不愿。” 老和尚又问:“留在山中,囿于一切欢乐事,施主可愿?” 温凉再次摇头:“不愿。” “那……遁入轮回,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施主可愿?” 之前连连摇头的温凉,面对这个最残酷的选择,却是果断回答道: “我愿意。” 老和尚望着女子坚定决绝,她的神态在烛光晦暗的照射下,忽明忽暗,老和尚叹息道: “会到痴情处,缘起缘灭时,我有三戒,若施主愿持,便到佛前点上一盏灯吧……” 老和尚从蒲团上站起,手中念珠转动,他缓缓来到温凉的身前。 “尽形寿,不邪妄,汝今能持否?” 这一句,说的是温凉之前的种种恶行。 “能持。” “尽形寿,势不近,汝今能持否?” 势不可去尽,话不可说尽,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这一句,是让温凉不要太过执着,且懂得内敛自持。 温凉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坚定回答道:“能持。” “尽形寿,别离不惊,爱恨不喜,汝今能持否?” 一言入耳,温凉的身躯微微一颤,内心挣扎反复,久不能言。 她无法给出回答,或者说,她不愿意。 老和尚知她心存抗拒,劝慰道:“女施主,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你又何必久久不能释怀?” 温凉抬起头,反问一句: “法师,倘若我问心无愧,又何必释怀?” 老和尚闭上双眼,唱了一声佛号后,不再规劝。 “点灯去吧。” 温凉站起,走到佛前的灯盏前,缓缓点上一支烛火。 暖黄色的火焰,照亮了她的脸。 那跳跃的火光中,她仿佛看到了许多往事…… 一个故事展开,它可以有无数个结局,但,它只能有一个开头。 没人能够蓄养凤凰,但是凤凰飞向了梧桐。 没人能够束缚月光,但是月光洒向了天地。 既然每个人,都有了归处, 那么就让故事, 继续吧。 :晚上可能还有最后一章,第三卷完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