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4章 三味真火是生产力啊! (第2/2页)
手下只剩下四十八个弟子。 而且这四十八个弟子当中,多有根骨不假之人,比如最小的两个弟子清风和明月,一个一千三百二十岁,一个一千二百岁,每一个都比牛魔王大,但是根骨甚差,法力低微,难以成道。 若是这样的弟子出门,只会让人觉得五庄观不入流。 这般下去,再过一些岁月,只怕镇元子连弟子都招不到了。 堂堂地仙之祖,岂不是要在三界之中丢尽了脸面。 “这陈昭掌杀如意真仙,如今又困住了红孩儿,让牛魔王夫妇跪地求饶,如今已经威震苍穹,若是能和他有所牵扯,我五庄观的大名应该就传扬出去了。 “不行,他的名声只会越来越响,还是从长计议,决不能在这个时候蹭热点,否则会被明眼人看穿。” …… 西牛贺洲的妖界,不断传出种种震恐之声。 但是在那些正果仙界,却是平静如潭。 只不过潭水下面暗流涌动,不为外人而知也。 但是在朱紫国的七绝岭,却是一片生机勃勃。 因为要建设经济特区,又不断有迁移来的百姓,因此朝廷已经将足够的粮草和钱财拨付过来,大家不愁吃喝穿戴,只要在官差的安排下干活就是。 什么,你说漂没? 呵呵,上个月有个户部的小官扣下了一批经手的钱财,结果第二天就被江彬杀上门,抄家灭族了。 从此无人敢玩漂没的把戏了。 陈昭坐镇七绝岭,时时刻刻关注每一点每一面的进度。 因为封建时代,管理水平和众人的积极主动性十分低下,需要他手把手的教授。 当然,在古代的环境下,纵然他们再积极,限于生产力,很多东西也造不出来。 比如水泥。 所以陈昭留下了红孩儿。 这家伙在火焰山修炼了二百年,练出了三昧真火的神通。 而七绝岭缺煤,难以大规模建设砖窑、水泥窑之类的。 毕竟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也不能去砍了这些去烧火吧? 那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吗? 但是有红孩儿,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他的三昧真火,哪怕放水也能熊熊燃烧,烧制砖瓦水泥更是轻松如意。 很快,七绝岭便陷入了忙碌之中。 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通向远方,一栋栋宽敞的住宅、商铺星罗棋布,一座座工坊、一间间校舍拔地而起。 五千户,两万多人,或进入工坊,或租赁商铺,或进了校舍教书学习。 七绝岭经济特区,很快便步入正轨。 等到第二年,各种柿子做成的产品在精美的包装下,卖遍了朱紫国城市乡村,还有大量出口邻国, 仅仅第二年,七绝岭经济特区便实现盈利,而朱紫国的国库收入也大幅度增长。 消息传来,举国震动。 忽忽数年过去。 在陈昭的带领下,七绝岭经济特区经济飞速发展,已经可以用腾飞二字来形容了。 这几年来,陈昭不但带领百姓加工柿产品,还开发出了瓷器、丝绸等产品,这些产品精致美观,远销国内外,深受使用者的好评。 有人说,朱紫国的瓷器、丝绸,已经不亚于中土的天朝上国。 便是天竺国、波斯国也不远万里,前来购买。 因此七绝岭和朱紫国的国库收入也飞速增长。 借助经济增长,七绝岭的人口也日益增多。 不但有朱紫国内的百姓为了追求好生活,不远千里去讨生活,带去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便是邻国,也有不少人拖家带口赶来。 这朱紫国七绝岭的东方,乃是本钵国,是一个小国,产珍珠美玉,骏马美人,往常因为八百里七绝岭,两国交通不便,一向往来极少。 但如今道路已通,两国的商人开始源源不断的将七绝岭的产品运往本钵国,大量的珍珠美玉和骏马源源不断的流入朱紫国,而本钵国的姑娘也以嫁到朱紫国七绝岭为荣。 这样一来,本钵国日渐奢侈,但国库收入却开始减少,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逐年下降。 这一日,本钵国召开朝会。 国王道:“这几年来,百姓们面有菜色,国库内也变得贫乏,今年给祭赛国的贡品都几乎凑不齐了,只怕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诸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大王!”户部侍郎赶快出来甩锅:“此时是臣已经查的十分清楚,这几年来朱紫国的货物在我国大为畅通,把我国的珍珠美玉全部吸走了。” “不错!”户部尚书也道:“大王,这朱紫国着实可恶,在与我国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什么经济特区,无论是工坊、种田还是读书,都享有优惠,以至于许多商人都扑倒哪里,将这些货物卖到我国,臣以为我国当做出反应。” “反应,什么反应?”国王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