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南下 (第1/2页)
“你们想降清。”刘全恶狠狠的看向面前的一群人。 在场的民工大多是被郑军抢抓的壮丁,经过二十多年的消耗,明郑的正规军其实早已消耗的七七八八了,今日参战的大多数不过都是强征的民工, 见协领那疯狂的模样,众人畏畏缩缩,皆不出声。 “煜儿,你可知我们是哪里人。”刘全突然望向刘煜,寒声道。 “我们刘家本是扬州小户,弘光元年,鞑子攻城,史大人宁死不降,当时,清军至少有十万人,扬州守兵仅万余人。” “当鞑子千军万马向你冲过来时,你怎么办?” “那一声声冰冷刺骨的马蹄声,想逃,想降,四周黑压压的都是人。” “想和鞑子拼?对面的刀明晃晃的,还有那流矢一样快的箭。” 刘全说着说着,仿佛眼前又出现了当年惊悚的一幕。 “后来,城破了,一刀过来,无数人的脑袋就掉了,血冲的老高,娘亲背着十三岁的你父亲和十一岁的我躲到一口枯井里。” “一夜,两夜,到处都是哭声,到处都是惨叫,血流了一地渗透到地里,渗进了井里,咱三人就在血池子里泡了三天三夜。”他喊着,叫着,那把明晃晃的大刀挥舞着。 “他们要我们交税,不交,砍。” “他们要我们剃发易服,留他们的金钱鼠辫子,不留,砍。” “杨州十日,江阴三屠,整个天下啊!有哪没有被屠的地。” 刘全看着面如死灰的一行人, “煜儿,记住,但凡是鞑子都该杀!凡是为鞑子效力的汉贼也该杀!” “今天这一仗若无南风起,我们不会败。” “可怜国姓爷二十多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基业啊就生生毁在了施琅这个汉贼手上。” “我恨哪!” “若无这些汉贼,我汉人江山怎会落入这建奴之手。”他怒目圆睁,仿佛要将面前的人生吞活剥了一般。 深夜, 海波荡漾,一支伤痕累累的船队正朝着台湾东宁方向驶去。 被船舱间的血腥与硫磺味熏得痛苦万分的刘煜被叔父刘全一把拉到了福船甲板上。 当凉爽的海风迎面而来,轻轻抚过刘煜那湿漉漉的脸颊时,刘煜顿时清爽起来。 胸闷,呕吐的感觉一扫而空。 巨大的福船船身使得站在船甲板上的刘煜不至于颠的东倒西歪,此刻倒也靠在船舷处,看起了远处的景色。 借着皎白的月光,一艘艘木质战舰缓缓浮现轮廓。 “这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郑氏海军吗?”刘煜呢喃。 国姓爷时期,郑军作为东亚最强的海军,拥有战船上千艘,而今刘煜放眼望去, 月光下,隐约见到船身轮廓的大小船只也不过三十余艘。 “终究还是落下帷幕了吗?”刘煜一叹。 “剃发易服吗。”刘煜摸了摸肩旁的黑发,因闽浙地区特有的潮湿,黑发也是湿漉漉的。作为前世为一名现代人的他,却是格外的珍惜。 “这才是汉人该有的模样,不是吗。” “南下。” 忽然,一个念想一时间涌上心头。 与其自取灭亡,倒不如南下吕宋以求一线机会。 吕宋多金,拥有明末流民数以十万记。 早在国姓爷收复台湾的时候就考虑过夺取吕宋。 不过因其过早病逝加上后来台湾郑氏集团的权利斗争而不了了之。 而今这条路却摆在了刘煜面前。 不过单靠自己是不够的。 要想南下吕宋,他需要战船,水手,甚至包括火器白银等。 可是现在自己不过只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 身无分文,无权无势。 此刻他真的有些羡慕那些一重生就是明末太子,南宋小皇帝什么的主角了。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相比之下,自己连个光杆司令都不是。 “嗯,”刘煜定睛注视前方。 正当刘煜站在船舷处眺望远处,隐隐见到不远处的船舱阁楼处,几道人影矗立着,视线竟然与自己平行。 借着月光,刘煜仔细打量起船楼上的几道人影。 似乎其中一道好像是自己的叔父刘全。 刘煜神色一凛。 既然自己的叔父刘全是一位协长,那么站在他身前的那几人又会是谁。 明郑势力,在国姓爷时期就确立了五五制的镇协班建制,每镇一千人分为五个协,每一协又分为多个五个班,每个班的兵员构成各有不同,装备不同武器负责不同战斗任务。郑成功确立的这种镇协班建制,划分更细分工更为具体,虽与同期西方已出现的现代化海军军衔不同,但在当时来说,堪称可发挥出水师最大战斗力的一种先进编制。 可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明郑权的内耗加上士兵的叛逃降清,其实兵员早已严重不足,现在的台湾郑氏军队,一镇兵力大致不过五六百人而已。 根据刘煜所见,此船虽大但披甲兵卒却不过十之五六,很多人尤其是在船舱下方大多都是强行雇来的民工。 正当刘煜出神之际,船楼之上忽然响起一声怒喝。 刘煜一惊, 那分明就是自己的叔叔刘全的声音。 看了看四周,摸着黑刘煜悄悄朝着不远处的船楼上走去。 练练数日的作战,此刻的郑军士兵早已身心俱疲,一个个倒在船舷边,鼾声如雷。 而一些守卫的兵卒也是手持兵戈无精打采的靠坐在那, 见刘煜从中而过,也不作阻拦。 或许是认识刘煜,又或者说压根没把刘煜当回事。 刘煜蹑手蹑脚的走上船楼, “萧将军,我等虽败与施琅这狗贼,但岛上郑军还有上万人,还可一战。”远处隐隐传来了刘全的怒喝声。 “刘协领息怒,萧将军也是没办法。”一旁一人轻声道。 “降清,我不甘,” “我等水师已败,今收拢船只不过三十余艘,大势已去,今施琅并未乘胜追击,为的就是给我们考虑投降的事宜。”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传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