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9 小虾 (第1/2页)
一直装着没听见她们姐妹说话的董勤,这时候也说道:“王妃娘娘是仙女,必不会与旁人分享同一个男人,你这想法有些招笑了。” 陈若兰看她一眼,有你什么事? 王爷能休妻一次,就能休二次,前面那个在的时候,府里的姬妾都遣去了呢,怎么样,才多久,就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了。 焉知她没有机会? “仙女怎么样,不照样是要嫁男人的。”她说了这么句话,起身离开。 董勤提醒柳若芬,“你这个表姐心思太大了,你还是提醒你娘一声,免得她给你们府里招惹出什么事。” 柳若芬看向距离有些远的那席,她母亲正拉着陈若兰的手追问什么,片刻后笑着跟桌子上的人介绍起她来。 柳若芬心里一阵苦涩,早知道没了母亲,怎么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还是那么愤恨、伤心? 但这样的事情,她能不跟母亲提吗?万一表姐真要往王妃跟前凑,落笑话是小事,连累到柳家才是说什么都晚了。 离开王府之后,柳若芬主动去了母亲处,说要送她回去。 --- 普宁二年的元月初一,大周王朝更国号为荣,负责印发朝廷邸报的官邸,三十晚上加班加点,将大荣第一天的邸报印出来,然后行发到全国的每一寸疆土上。 游蕊看到这份报纸的时候,是初一起来后,只见这份邸报全改了以前的样式,正反双印,分了九个板面,内容大部分是朝廷各衙门官员的升迁。 虽然没有图画,也没有彩印,还是竖排版的,但是这个改版绝对有着重大的意义。 现代的邸报其实只在朝廷官员内部流传,不过普通人也能卖到,并不是什么机密文件。 宿岩在游蕊身后坐下来,下巴放在她肩膀上,看着这份邸报道:“改国号是大事,还需要庆祝一下,让每一个人都知道。” “怎么庆祝?”游蕊侧头问道。 宿岩圈住她的腰,说道:“就在半个月后的上元节,找些词人写一些词,排成歌舞全城表演,怎么样?” 还挺通俗呢,他这是没少看政治书籍啊,连娱乐化人的手段都掌握了。 其实现在的人也懂这个,诗中的兴观群怨说就是这个意思,不过他们是把这件事往严肃过高的高度上拔去了,反而是看不起那些唱戏的唱歌的。 游蕊笑道:“可以啊,你看到话剧没有?可以让人编个话剧,把改国号的事编写的更加让人容易接受。” 宿岩倒是看到话剧这个词了,根据那相关的文字,也明白一点,但这东西到底是怎么编写的,他完全不明白。 想来是和戏曲差不多的。 “差别还是很大的,”游蕊站起身,“我记得我爸爸给找了几本文学书籍,我找找有没有。” 随着天空中的太阳一点点高挂,相互去朋友近邻家百年的人也越来越多,街上走的人也多了起来。 两个穿着长衫棉袄的文人在街上碰面,一人手里拿着一张邸报,见面的第一句就是:“裘兄/许兄。” 蓝衫的裘兄道:“初一就出邸报,前所未有啊。这上面的一条,更是前所未有。” “改国号!”许兄气愤道,“他摄政王这是要改朝换代,这是谋逆啊。” 裘兄摇着头:“可惜,现在宗室后继无人,一个个见了摄政王,跟老鼠见了猫一样,我等还能找谁去申明正义?” “去找方老先生,”许兄说道,“方老先生是儒林宗主,我们请求他,去保国本。” “是的,请方老先生出山。” 对于这些大周的读书人来说,改国号,就是在颠覆整个国家,以前摄政王那种随意改立皇帝的行为,在这个改国号面前,完全是不值一提。 此时更大周国号为荣,和摄政王登基已经没差多少了。 坚决拥护摄政王的那批官员,看到这份邸报,都是满脸的激动兴奋,随即连忙下令把在家过年的差役、侍卫什么的都调回来,要随时注意街面上的动静,要是有读书人来闹事,一律抓起来。 荣国元年,以平元纪年的第一年这个初一,以京城为中心,周围跑马一日能到的范围内下辖省县地区,都充斥着紧张的氛围,也注定了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新年。 晚上,游蕊看到宿岩接到的密报上写着,周边五省共收入监牢的闹事的读书人,有三千多。 游蕊见宿岩并不生气,说道:“大家都在过年,教训一下就放回去吧。” “这群读书人,就是事多,”宿岩把密报扔到一边,“我要是想当皇帝,用得着等这么久?” 他最烦的便是,这群人曲解他的意思,说他之前让人放出去的那些话,是为了给自己登基造势。 他明明是为了蕊儿能继续在妇幼院上班,和以前的生活完美接洽。 游蕊笑道:“是啊,你的厉害他们根本想象不到。” 宿岩一侧身,往她腿上一趟,说道:“今天不能立刻放,怎么也要关三天,让这群读书人长个记性。” “三天都初四了,人家还要走亲戚呢。”游蕊说道。 “那就两天,”宿岩看着游蕊,“好吧,一天半,不能再少了。” 游蕊好笑,这也弄出了讨价还价的感觉,看来是真的在生气,她便点点头,不再说这个。 宿岩这样,好像她都要把他兜里的钱掏干净一样。 --- 方家,掌灯时分,一个老仆端着一盏灯来到书房,给已经在书桌后坐了一天的老太爷点上灯,淡淡的烛蜡气味在空气中散发开来。 方老太爷问道:“衙门里,怎么说?” 今天上午方家门口就聚集了一群激愤的读书人,嚷嚷着什么摄政王篡权,叫老太爷出来做领头人,去摄政王府讨个说法。 为着和摄政王的那点过节,他们方家已经丢了大半名声,出去游历半年的大少爷,回来后还记着给落香小姐报仇,一个月前跑到宫里鼓动先帝,后来也落个无疾而终的结果。 打那,老太爷就决定彻底退出文坛,之前连搬家的事宜都在商量了,大年初一的,好不容易有个好脸色,那些读书人又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