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百五十章 数学的威力 (第2/3页)
着皇太子和内阁大臣军机处大臣坐在一起,显得更是无比紧张和激动。 这样的殊荣,追比前代的状元,他们都不曾有过这样的殊荣! 由此可见,此次恩科在朱常洛眼中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他几乎给此次恩科学士们最大的面子! 更使得这些人对皇太子倍加感恩戴德! 王锡爵,沉思孝,董其昌等人看着与他们同坐的六位一甲恩科学士,心中也不由感叹着,后生可畏! 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位年岁与他们相彷之人。 当看到这位年纪与他们差不多的数科学士后,众人都好奇起来了。 不过,在座的哪个不是经历风雨,经历过大场面的? 再好奇,他们也不会主动发问的,一切都要看皇太子的态度才行。 朱常洛讲完话后,坐定在自己的位置上,朱常洛看着眼前六位的恩科新晋学士。 朱常洛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放在了年纪最大的程大位身上。 朱常洛看着程大位问道:“程数吉士老当益壮,以六十六岁的高龄赴考恩科数科,竟取得一甲第三名的名次,着实让孤钦佩。” “孤年幼,但孤亦崇学,尤其是程吉士这样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更是让孤倍感学海无涯,知识无价。” 面对朱常洛的如此夸奖,程大位立刻起身躬身拜道:“殿下谬赞了,微臣愧不敢当。微臣空有高龄而无长技,唯有对数研究至深而已,恰逢殿下恩科取士考数。微臣才得以显名于京师。此一切都是殿下所赐,微臣感激不尽。” 朱常洛笑道:“程吉士过谦了。据孤所知,程吉士不仅数学的精深,而且,还已经着书立传了。孤也找来程吉士的大作看过了。程吉士此书必然能够流传后世,传之千古。而孤这场恩科不过凑巧拾起了程吉士这样数家遗珠。说起来这也是孤的幸运。” 程大位感动至极,他真没想到皇太子居然读过他的书。 程大位不由再次大拜道:“微臣生逢大明盛世,喜遇圣太子临朝,是臣百世修来的福气。若臣的数术能为大明出力一二,臣此生便再无憾矣!” 朱常洛笑道:“大明中兴在即,百业焕发,总有程吉士一展身手,报效大明的机会。在来之前,孤还听到下面人说丈量步车就是程吉士发明的,孤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大喜至致!” “卷尺此物看似简单,但却无比实用。程吉士能发明学以致用,发明丈量步车,此正暗合圣贤所言的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此大道至简也!跟孤说一说,这卷尺是如何被发明的?” 朱常洛这一通夸奖,可把程大位及其余极为恩科学士们都激动到不行。 皇太子居然夸奖他们的发明是暗合圣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之道。 这份夸奖可谓极高! 程大位感激一拜,然后说起了卷尺的发明。 程大位道:“丈量步车的发明实属偶然。万历六年时,当朝首辅张居正僭越皇命下令丈量天下田亩。当时,臣还在家乡钻研数术,没想到就被这场声势浩大的丈量田地任务抓了壮丁。” “臣那是天天行走在田间地头,整日和百姓们拉着长绳丈量土地,此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误差又极大。但任务又紧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丈量完田地。” “所以,臣苦思冥想,最后灵光一闪,终于发明丈量步车。此车原理甚为简单,就是做好一个卷轴,然后把标好刻度长绳卷在其中,然后,拉着车沿着田边直线而行,带有刻度的长绳自然拖拽而出,就得到了详细的田地数值。” 朱常洛听完后,拊掌道:“此法甚妙!孤的西山皇庄就是因为你的丈量步车,进而发明出了小型卷尺,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发明。但这却带动了西山皇庄百业的发展。其功至伟!” 程大位听到皇太子这般夸奖,他也激动万分。 本来丈量步车的发明只是一个应急之作,没想到到了皇太子眼中,此物的作用居然有这么大。 怪不得皇太子会如此重视数学,显然,数学给皇太子殿下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和程大位闲聊完后,朱常洛又以此的和剩余五位恩科新晋学士聊了聊闲天,问了问他们的情况。 最后,在结语的时候,朱常洛都夸了他们聪明好学,将来一定会成为朝廷的栋梁。 这些人朱常洛夸奖之后,都是激动不已,开心不止。 他们纷纷表示,自己要以自己的所学报效朝廷,不辜负皇太子殿下的殷切期盼。 数位内阁大臣和军机处大臣也朝着他们释放出了善意的微笑,这更是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待遇和恩宠。 尤其是军机首席工部尚书沉思孝更是直接在宴席上向朱常洛开口,想要讨要这几位俊才到工部任职。 朱常洛对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说道:“这些孤不管,你们工部若真的需要数学大才,可以去数学院招聘贤才。他们愿意去了,孤不拦着。但是,他们若想继续在数学院潜心数学研究,孤也会大力支持。其他朝廷衙门也一样,不得强迫!” 朱常洛的这句话,等于是给数学院数学士们一道金牌令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接受或者拒绝朝廷衙门的招募和任命。 这份恩典可不谓不大! 简直又是可以用皇恩浩荡来形容的! 就近的恩科数学士们听到朱常洛的恩典后,纷纷起身朝着朱常洛就是一个大拜,“臣等叩谢皇恩。” 朱常洛这时候也乘着酒兴起身了。 朱常洛豪情道:“孤听闻八股进士的琼林宴有飞花接令,吟诗作赋的风雅之举。但今日也不为难尔等。毕竟,舞文弄墨可能非尔等之所长!故而,孤今日出一问题,看尔能抢答否?” 说罢,朱常洛环视众人,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得聚集到了朱常洛这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