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一个电话 (第2/2页)
觉? 又是半个月过去了,依旧没有动静。村民们已经有人开始议论,想来也是,我的这个工厂开工十来天就哑火个把月,任谁也会产生一丝动摇。 甚至已经有些村民托王叔来试探我,问他们养在海里的海鲜该怎么处理! 我虽心里比谁都焦急,但也实在拿不出什么办法,对于村民的疑虑我自然也能够理解,若是工厂一直不开工,他们的海鲜就得另想出路,总不能一直养在海里! 这些日子我几乎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终日焦虑的想着这个问题,可有实在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又一个村民来问我此事后我终于坐不住了。我决定明日去往县城走一趟,我要去了解一下我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毫无市场竞争力,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若实在不行我只得暂时把村民们的海鲜继续运到食品厂了。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第二天一大早我刚准备开车去往县城的时候手机突然想了起来。显示号码为陌生号码。 在我接通后我听到对方的第一句话后我的心忽地狂跳起来。 “喂,是魏先生吗,我是县华生超市的经理,你的货已经卖空了,能不能再帮我送一些过来?” 我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充满了巨大的喜悦,幸福来得太突然,一时之间简直让我激动的语无伦次起来,一个劲儿的答道:“好,好,好!”竟连对方要多少货都忘记问了。 挂了电话我兴冲冲的给大壮打了个电话,让他召集几个人去工厂装货。我想既然这家超市卖完了,那么其他的地方就算 没卖完也差不多了。反正都要跑一趟,何不多备一点一并带去呢! 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去到华生超市,负责人告诉我我的产品由于比其他同类产品用料更足且价格合理,很受消费者欢迎。这次他要了足足五十箱货,差不多是我带来的货物的一小半,这简直让我欣喜若狂。最让我欣喜的是他们当即便付了我货款。 用他的话说就是:“当初答应你下次送货结上次款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你的产品会不会好卖,现在既然已经知道,那么货到款清是应该的!” 离开华生超市我又去了上次到过的其他卖场,如我所料不差,第二家的货也所剩无几,就算我不来,近日他们也定会通知我。 一车货在我去到第三个超市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分完。我的心情顿时一扫前日阴霾,兴奋的简直想站在大街上大笑几声。 因为这无疑说明我的产品已经开始有了销路,我开食品厂的想法并没有错,这还只是一个县城,但现象都是一样的,想必其他城镇也都如此,工厂里的那些货根本就不愁销路。若是我再把范围扩大一些呢?扩大到全省呢?再狂妄一点发展到全国呢? 激动之余我已经等不及亲自回村通知大家,即刻掏出手机给大壮打了一个电话,要他立刻召集村民开始开工生产。 就在我刚挂了电话,一个电话随即打了进来,接听一听又是一个超市要货的电话,我只觉自己的心兴奋的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从这个迹象可以得知我第一批的那些货现在几乎已经全部卖掉了,接下来的要货电话可能会络绎不绝。 我再无心逗留,怀揣着对梦想即将实现的悸动心情驾车往村里赶去。 事情如我所料,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我几乎都在忙着四处送货,好在工厂有半个月的存货不至于别人要货而我没货给人家的窘境。 不过饶是如此几天下来存货已经被全部送完,甚至到了后来真就没有现成的货可以即刻送给客户了。 这种情况让我感到兴奋的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判断没错,市场对这种海鲜制品的需求量非常的大。对此我做过详细的研究,虽然来说我们国家的海岸线绵延数千公里,按道理来说应该不缺这种海鲜产品。 但研究后我方才得知这个想法有些想当然了,海岸线虽然长,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养出这种海鲜。 据我所知,只有在我们这个县市的海边气候和水质才能养出这样优质的海鲜,其他地方虽然也不是说绝对的不能,但比我这里却是大大的不如。 这也是为什么这里靠海的村民都以养殖海产为生的原因了。有了这个前提,县城海鲜制品加工厂林立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虽然这个县城不闻其名,经济建设也毫不起眼,但却是全国唯一一个产业链完整的海鲜生产基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