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23、财富就是气球 (第4/4页)
“张老师打电话给我,是不是有什么急事?”李唐问道。 “张中雨老师打电话给你,其实是代表咱们学院,也代表咱们学校,想跟你联系一下。” “代表学校?”李唐有些疑惑。 “张中雨老师跟我聊了一下,学校那边,老图书馆年久失修,天花板都漏水了,墙面也有裂缝,出于安全考虑,计划修建一栋新的图书馆。” “嗯。”李唐点头,大概听出来了学校的意思。 “你也知道,学校建设新楼,也想上面申请资金,很难申请到这么大笔的资金,有时候要托好几年时间。” “希望我们帮一下,是吧?”李唐心里明白。 “咱们学校还是出国不少杰出校友,以前也有出人头地的校友捐建教学楼、宿舍楼之类的。” 戴应池知道这钱,肯定不是他来出,得从李唐的腰包里掏出来:“学校那边,之所以打电话给咱们,主要是你最近名声太大了。” “我怎么了?”李唐倒是困惑了。 “你都排到咱们国内富豪榜的第一名去了!” 戴应池看到李唐惊讶的样子,“你不会这么重要的消息都不知道吧?” “谁他么瞎搞!”李唐瞪着戴应池:“我不是让你联系那些媒体,别把我放上去吗?” “联系了,别人根本没把我的话当回事。” 戴应池也有些无辜,“连赢矿业的股价摆在那里,太透明了,那些媒体就算没有得到我们的采访,也很容易计算出你的身价。而且奥国的上市公司,采用的是奥元计算,换算到咱们国内,连赢矿业的股票,老值钱了!” “瞎搞!”李唐就知道上富豪榜绝不是好事。 果不其然,学校那边一看,好家伙,自己的校友都上富豪榜第一位了! 先要一栋图书馆再说! “我也没办法。”戴应池高大的身躯,低垂着头。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李唐当然没有归咎于戴应池。 “主流的富豪榜,有两个,一个富豪榜,没有计算香江和呆湾省,你的名字排在了第一位,资产超过了三百亿,足足是第二名的两倍!” 戴应池知道李唐没有了解这件事情,特意科普了一下:“现在外面的媒体,还有民众,都吵疯了。大家都很好奇,怎么突然冒出一位首富!去年的时候,富豪榜上都没有你的名字。” “哎……”李唐直叹气。 完犊子,现在不知道多少匪徒,已经把他列入了头号目标。 这要把他绑了,割下一块rou,那就是肥的流油! 这就是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的真实想法。 “主要是你突然冒出来,大家有些猝不及防,都挺好奇的。” 戴应池继续给李唐做科普:“另外一份富豪榜,国外做的,把香江、呆湾省都加入了进去,你排在了第八名,资产四十亿镁元,主要是来自于连赢矿业的股份。” “他们是真的看得起我呀。”李唐想了想,好像自己还真是拿这些媒体没办法。 “主要是连赢矿业在2004年一整年,股价涨得太离谱,涨了几十倍。” “算了。”李唐想通之后,也就不继续为这件事情烦恼了。 连赢矿业股价飙升,冥冥中天注定。 在另外一个时空,佛雷特执掌连赢矿业的时候,也是在获得华夏多个钢铁企业的合同之后,股价大涨,身价飙升,一跃成为奥国的首富。 财富就是气球,吹的人多了,就膨胀了。 而且这个年月,华夏国内和国外,资本事情,有着天壤之别。 这个时候,国内资产上亿,都是了不得的事情。 而国外,别人已经是数百亿镁元的资产,人数还不少。 把李唐在国外的股票价值,放到国内市场来比较,就会出现鹤立鸡群的状况。 这种对比,显得很突兀。 但是,若是把他的股票价值,放在全世界范围内来比较,也就那么一回事,排在了两百名开外。 戴应池看李唐脸色不对劲,小心翼翼道:“学校那边的事情,你看,怎么安排?要不我把他们回绝了?” “别。” 李唐想了想,一栋图书馆而已,自己还不至于太抠搜。 能够为母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也算是衣锦还乡,报效培育之恩。 “你跟张老师说一声,我们过几天抽空去一趟,了解一下图书馆的建设计划。” 他觉得公司马上到手两亿元,拿出一部分钱,帮助学校建图书馆,也算是功德无量。 “哪一天?”戴应池想要确定日期,“学校那边跟我说了,你过去的话,要安排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现在学校还没放学,到时候召集全校的师生,听你讲话,传授一下经验哲学,鼓励一下学弟学妹们努力奋斗认真学习。” “你去讲吧。”李唐实在是不想搞这些东西。 出钱可以,但出风头就算了。 他做技术的,实在不太擅长,也不太乐意搞这些东西。 “我?”戴应池很是愕然:“学校那边,邀请我了,但没说让我讲话。” “到时候会以公司的名义,捐钱建设图书馆,你代表公司,来完成这件事情。说话也好,捐钱也罢,你来cao作吧。” “这合适吗?” “太合适了!” 李唐觉得自己刚刚上了杀猪榜,现在不知道匪徒正在等待机会,要狠狠地宰他这头肥猪。 他绝不可能给别人这种机会。 “要不让何润琦去?” 戴应池觉得自己何德何能,去享受这样的荣光,“何润琦是公司副总,他代表公司捐钱,我觉得比较名正言顺。” “你要是能说服他去,也行。”李唐没意见。 “我怎么说服何润琦?在人群面前讲话,他嘴巴都是哆嗦的,以前在学校的时候,都不敢上讲台说话!” “反正就你们俩。”李唐翘着二郎腿喝茶,“咱们都是校友,谁去都一样。” 你去才是最合适的! 戴应池心里呐喊,但没敢说出来。 想来想去,也只有忽悠何润琦去发言这一条路可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