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31、让炮弹飞一会儿 (第1/3页)
李唐没办法责怪别人。 现实的情况,远比想象的要更加糟糕。 最坏的境况,还没有到来。 想要度过面前这场金融风暴的企业,都不容易。 可若是顺利度过相对短暂的难熬期,最晚也就是明年下半年,情况就会好转。 对于矿业市场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又要迎来另外一波更加火热的高行情,那上涨趋势可以说是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并不在意眼前短暂的得失。 当他给卢晨义打去电话,知道海港钢铁应对眼前局面的做法,几乎与朱有信的做法如出一辙之后,他也只是表示了理解,并没有任何情绪。 卢晨义放下了电话,不禁长叹一口气:“李唐这个人值得深交!” 旁边的助手连忙提醒:“卢董,立拓集团的全球销售中心总裁亚历山大,已经来了好一会儿,要不要现在见他?” “你把他喊进来了。”卢晨义知道亚历山大此番过来的目的,明知道自己这边的做法,在法理上站不住脚,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见面。 毕竟他们虽说拒绝执行跟立拓签订的长协合同,但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就此中断。 他们海港钢铁,依然需要从立拓进口铁矿石。 只是进口方式变了,或是降价,或是直接从现货市场购买。 “亚历山大!” 卢晨义表面功夫还是做得很到位的,很是热情的迎接。 看到亚历山大旁边的胡世坦,他对这个人的观感不是太好,但还是主动伸手一握,“胡总也来了,好久不见。” 胡世坦在国内的钢铁行业,可谓是如雷贯耳。 地方上的钢铁企业领导人,亲自到访,都不一定能够顺利见到这位立拓的华夏区负责人。 不过海港钢铁规模巨大,基本上直接对话高层,倒也不用跟胡世坦太多打交道。 “卢董好。”胡世坦做人八面玲珑,广交好友,到哪里都是座上宾。 不过在卢晨义面前,还是客客气气。 亚历山大却没有耐心磨蹭下去,直言道:“卢董,你们已经连续拒绝我们的货船靠岸和卸货。你们这么做,是在违反我们双方签订的合同!” 果然,对方就是来兴师问罪的。 “我们依旧在履行合同。” 卢晨义可不想背上违约的罪责。 即使他们已经在这么做了,但嘴巴上不可能承认。 “就像你们立拓以往的做法一样,根据铁矿石的产量和运输情况,合理安排交货时间。” 他觉得自己的理由哪怕有些苍白,但还是说了出来:“我们也要跟根据我们自身的生产情况,合理安排铁矿石的进货量和进货时间。你到我们港口和仓库看看,那里堆满了铁矿石。不是我们不想接受你们到港的铁矿石,实在是没地方放了!” “可我听说你们最近却从现货市场大量购买铁矿石!”亚历山大控诉道。 “没有,绝对没有这回事。这种说法,肯定是谣言,故意抹黑!” 卢晨义义正言辞的表示否定,并且严正声明:“不信谣,不传谣!” 亚历山大很是气急败坏。 可能怎么办呢? 运输铁矿石的船只,靠港之后,却面临许多钢铁企业拒绝交割的境况。 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减产。 可对于立拓来说,减产可不是一个轻易能够下的命令!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四百四十亿镁元的债务。 其中更有一百五十亿镁元的债务,在今年底就要到期偿还本息! 按照之前的预估,一整年产量超过两亿吨铁矿石,全球供应价基本上稳定在158镁元每吨左右,全年集团的净利润,基本上就能够偿还到期债务。 甚至通过一些财务cao作手法,把一部分债务拆分延期,一部分净利润甚至还能拿出来分工给股东们。 可眼前的状况,逐渐脱离了正常的轨道。 在上一次集团高层和董事会的讨论中,他们评估了眼前的局面,甚至做了最坏的估算。 一旦铁矿石的价格持续下跌,不得不临时减少铁矿石产量,全年的利润必然大幅下跌。 在此种情况下,一百五十亿镁元的到期债务,将无法根据自身的资金来偿还。 解决的办法,要么增资扩股,要么发行债券,要么重新贷款,用新债偿还旧债。 他们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擅长这些cao作。 但在他们跟各大投行,以及各家主要的投资机构那里走了一圈,了解了一下融资状况之后,才发现现实的情况,远比现在表面看起来要更加糟糕! 许多投行和投资机构,已经自顾不暇。 可以说那些威风八面的银行们,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整个国际资本市场,表面还算平静,但地下已经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他们立拓想要快速融资数十亿镁元,甚至上百亿镁元,在如今糟糕的资本状况下,绝无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投行或者投资机构,资金结构还算良性,手里也有钱。 但他们回头一看,发现立拓身上背负着四百四十亿镁元的巨额债务! 而铁矿石价格又在下行阶段,以铁矿石为核心业务的立拓,偿债能力大大削弱。 这种多重不利状况下,基本不会有企业愿意给立拓提供大额贷款。 甚至有些债权人,已经在催促立拓赶紧还钱。 看到危机的人,甚至预设了立拓破产清算的最悲壮结果。 对于发放出去的贷款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