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章 派五十万大军去!不能阻挡朕的意志! (第2/2页)
亿兆汉民们如今也大都是有了知识的人,不能不考虑他们的影响。 “至于皇子们,谁要是认不清现实,或者说被自己的权力欲迷昏了头脑,要做出背离大势的事来,那也是他咎由自取!除非朕违心地立他为太子,否则无论立谁,他也不会老实,就算朕立了他,他也不会老实,而是会算计朕这个老头子。” 朱由校说着就又问道:“以你看,谁挂帅领这五十万大军合适?” “李定国!” 堵胤锡想也没想就回了一句,且解释道:“他与刘肇基不同,刘肇基只限于将才,而他有帅才,五皇子在带兵上面颇有慧根,但到底有些粗疏,事实上,真正推演且敲定各处细节的一直是他。统领大兵团作战,怎么也得要有帅才的人才可以担当,或许可以借此机会,为将来做打算。” “将来?” 朱由校问道。 “是的,将来。” 堵胤锡回道。 “就他了,直接传旨给枢密院。” 朱由校说道。 “遵旨!” 朱由校接着不禁笑道:“只怕等朕这令旨一下,各藩国的君臣们要更恨朕了!” …… “这个老不死的暴君,真是过分!” “我们用汉人为奴,碍着他什么事?” “左右也影响不了他的帝位,可他非要大费周章的派驻各类中央官衙的人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全球各地!” “如今,因为中央官衙的人遇袭,还以白夷匪军未尽剿为由,直接派五十万大军来,以会剿之名,在各藩国派驻军队!” “真是!” “似乎只要太阳照得他的地方,就难以逃脱他的影响!” 布达佩斯的知府范光文,在知道李定国奉旨要带五十万大军来会剿白夷匪军后,就在布达佩斯城的私人庄园内,向学政兼挚友徐至觉低声抱怨着。 “慎言!” 徐至觉提醒了一句,又道:“我早就提醒过你们,不要唆使殿下去对朝廷的人动手!” “可你们偏不信!” “当今天子,你不是不了解,他就是一位宁折不弯的主,他巴不得你们这样做,他好名正言顺的在各藩国派驻军队。—现在可不是被我言中了?” “可当时那种情况下,朝廷的人来了后,查到我们做的那些事,还是个死!甚至后果更严重!” 范光文辩驳后,又道:“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或许朱由校会因此妥协,毕竟他不会想不到,他这样一直查下去,会查到谁的头上?他真打算将来上演一场杀子的无情之事吗?!” “这种事,在帝王家还少吗?” 徐至觉问道。 “是不少!” 范光文说了一句,然后就又一脸不解地问道:“可你觉得,他这样做,值得吗?!就为了那些贱民?要走到杀子的地步?—还不停地加注自己的筹码!不惜靡费国帑、调派大军!正常的帝王,到知道连派人来调查都会受阻,都会被白夷匪军诛灭,就应该知道要适可而止了,毕竟天下有那么多要紧的大事要办,何必为了些许贱民被哄骗出去为奴的事大动干戈呢,乃至可能赔上自己儿子的性命呢。” “你说的对,几个贱民而已,为奴就为奴了,没必要太放心上,也不是帝王该cao心的事。以前因为这些贱民被西夷所杀而大动干戈,是为了更正义的鲸吞其利!但现在,各藩之利早已由其主宰,也的确没必要。” 徐至觉点点头。 但接着,徐至觉又道:“不过,其实这也怪不着天子,是整个汉民族的民族利益的需要,才需要将汉人不为奴视为不可触逆之铁律!” “你我都是学过兴明社的理论的,你怎么能不明白?” “在明面上,只要有点头脑的汉人,如今都得承认汉人是最优秀的人,天生就高贵,注定了要为其他人种的管理者,你自己在外人面前不也这样强调吗?而陛下和朝廷就是根据这个趋势在做事而已。” 徐至觉说后,便继续解析道: “现在的问题只是,我们这些出来为藩主为藩臣的,有奴役汉人的需要,而且还想在汉人里面也分个三六九等出来;但又不能说出来!” “既要承认汉人比所有人尊贵,又要让汉人安心为我们的奴才。” “这本身就很矛盾!” “而朝廷自然只能选择一种,如果允许汉人为奴,那就等于要得罪大量的帝国中间阶层的汉人; 这些汉人以工人、农场主、学者、医护人员、军人、教师为主,占据了整个人口的大多数,这些人一旦不支持陛下,陛下就什么都不是,而陛下为了换取他们的支持,只能选择汉人不为奴这一条信念!” “这还不是这个暴君自己种下的因,才导致了这样的果!” 范光文没好气地回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