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 化解寒毒,离别赠诗 (第2/2页)
但两个人关系毕竟与之前大不相同。 来而不往非礼也。以后日子还长,有的是机会。 韦世善也不扭扭捏捏,拿起丹药就吞咽下去。丹药入腹,顿时有暖流散开,遍及全身,特别的舒适。 “你好生歇息。我回了。”白素贞起身就走。 韦世善想要挽留,但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来。 “等过几日,我请白兄喝酒。” 白素贞回头,嫣然一笑道:“喝酒伤身,少喝为妙。” 那一瞬间,韦世善看的痴了。 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体会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两句诗的真正韵味。 那回眸一笑,当真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眉目间隐然有一股花木兰的英气。 等他醒过来,金鸣已经带她离开了陋室居。 出了韦府大门,金鸣要用马车送她回御康堂,却被她婉言谢绝。 金鸣无奈之下只得作罢。 离开韦府,白素质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她穿过小巷来到河边,租了一座画舫,顺流而下。 她想小青了,而且是特别的想念。 小青也在这个世间。但茫茫人海又去哪里追寻? 她立于船头,凝视两岸风景,神色有些许的凝忧伤,没来由的一阵伤感。 转世重生后,她对男女之间的感情十分看淡。或许是因为前世经历太过刻骨铭心,以至于今世不愿意在踏进那道洪流。 她不知道是否还会遇到官人?如果再度重逢,自己又该如何?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那么千年修得又是什么? 思绪万千,那一抹忧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船行驶至万里桥,距离清欢阁不远。 “船家靠岸。” 船靠岸,白素贞下了船。 她没有直接从正门进去,而是待船离开后,直接飞到后面的亭台上。 房间里,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承蒙小娘子赏脸,让某离蜀之前能够见上一面。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谋不才,赠诗一首,以表心意。”元真言辞恳切道。 李薛渔知晓元真乃当今文坛大家,才华横溢不必说,而且也是长安城内最耀眼的星星。 这样优秀的男子,有多少女子为其痴迷而误终身。 她之所以多次婉拒相见,无非是让他明白,得不到的永远是好的。 唯有如此,才能刻骨铭心,才能矢志不渝,才能让他真正跪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元真起身,推开门,走到亭台上,目视万里桥,沉声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闻言,李薛渔眼中一亮,忍不住赞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妙极。前一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一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郎君信手拈来,便是入心之言,奴家甚是喜欢。” 元真也是颇为惊讶,李薛渔竟然一语道出这两句的典故出处,这份见识与才华不比男子差多少呀。 “只是奴家不知,郎君口中的曾经沧海,除却巫山又是谁?”李薛渔神情渐渐黯淡下来。 元真神色微变,心中蓦然一痛,不由想起当年年少青衫薄的贫家女子。 李薛渔不想触到他的伤心往事,便想着把他拉回来,却听他悲痛道:“某在家乡曾娶一女子,后为功名去了长安,之后再未回顾。前年托人打听,才知已故,至死未改嫁。” 李薛渔微微动容,劝慰道:“故人已乘黄鹤去,莫要为此多情伤。好男儿志在四方,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男女私情又怎能置于为国为民之上。” 元真蓦然一怔,心里突然多出一丝感动,久存于心的症结竟有松动破碎的迹象。 “李姑娘之言,如春雷炸响,惊醒梦中人。今后,某在其位必为百姓着想,不负朝廷所托。” 白素贞心中叹了两声,忖道:“两个聪明人在一起,连说话都这么累。何苦来哉?” 就在她准备悄然离去时,河水中有一道阴影疾速朝南游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