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九章:公叔蒙 (第2/2页)
的城池周边。” “整、整个上郡?真的么?” 有知晓上郡究竟有多么广阔的战士惊喜地睁大了眼睛。 “自然!” 步虎嘿嘿一笑,忽然瞥见许武等奇兵用困惑的目光看来,心知这些少梁奇兵不知他草原上的语言,遂用生硬的中原话笑着解释道:“高奴,划给少梁,我等以后可以居住,战士们高兴。” “哦。” 勉强听懂的许武恍然大悟,随即笑着说道:“先完成子梁大夫交代的事吧。” “好!” 步虎连连点头。 短暂的停留后,一行人立刻骑马奔向远处的高奴城。 期间,他们经过了一处被废弃的驻地,看那些木栏,应该是胡人留下的。 步虎下马检查了一下木栏的新旧,对许武道:“不旧,不久。” 许武听得直翻白眼,问了半天才弄明白步虎想表达的意思:这座驻地内的木桩、木栏不算旧,应该是建造不久。 “唔。” 许武转头看了一眼高奴城的方向,点点头说道:“曾经居住在这里的胡人,应该是打算进攻高奴,不过不知什么原因撤退了……” 他心下补了一句:还能是什么原因,他联军打到肤施了呗。 虽然没有证据,但许武怀疑,昔日驻扎在这边负责攻打高奴的胡人,很有可能就是夫蒙手下的一部分胡人,后来夫蒙得知他联军杀到,因此召回了这边的胡人。 “先去高奴吧。” “好。” 稍稍耽搁了一下,一行人继续启程,来到了高奴城下。 相较肤施,高奴城略小一些,但再怎么说也有巨石砌成的城墙,不过不太高,大概也就只有两丈出头,这点高度的城墙在中原算是比较矮的,至少与近十年建造的城池相比。 只见高奴城这不算高的城墙外,横陈着许多尸体,有的仍比较新,有的则好似被火烧过,乌漆墨黑。 而让许武意外的是,高奴城上至今仍悬挂着‘魏’、‘上郡’、‘公叔’字样的旗帜。 甚至于,城上的守卒似乎已经发现了他们这群骑兵的靠近,正纷纷奔向东北角,远远看着他们。 “这就找到了?省得跑一百多里去阳周了……” 许武心下暗喜,吩咐其余人留在原地,独自一人缓缓策马来到城下,朝着城上守卒喊道:“我乃少梁奇兵五百将许武,奉我国子梁大夫与魏瑕阳君之命前来,不知公叔蒙、公叔郡守可在城内?” 高奴城上的守卒,确实是公叔蒙手下的士卒不假,他们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的骑兵,却没想到对方开口就是一副流畅的中原话。 “少梁?那是哪?” “好像是我魏国的附庸国吧?” “快去禀告公叔郡守!” 在众卒议论纷纷之际,已有机灵的士卒连忙去禀告公叔蒙——他们是不清楚少梁,也不知子梁大夫指的是谁,但‘魏瑕阳君’四个字他们还是听得真真切切,自然不敢怠慢。 不多时,上郡守公叔蒙便匆匆来到了城上。 只见这位年近半百、发须灰白的老将,头上、手臂都缠着布条,布条上隐隐渗出几丝血迹。 他眯着眼睛狐疑地盯着城下的许武,还有远处的百名骑兵,脸上浮现几丝疑问。 略一思忖后,他问许武道:“城下的小子,你方才说,你奉何人之命前来?” “我少梁的旧梁大夫,李郃、李子梁,以及你魏国的瑕阳君。”许武不亢不卑地回答道。 其实一听对方的称谓,公叔蒙就已经断定对方是中原人,但为了谨慎起见,他还是问道:“可有凭证?” 许武从怀中取出了瑕阳君的书信,回答道:“有瑕阳君的书信为凭证,信中有瑕阳君的印章。” 公叔蒙想了想道:“好,我叫人下城去取,希望你小子老老实实,莫要做什么出格的举动,若你是胡人派来的jianian细,稍有异动,我就叫士卒将你乱箭射死。” “来取吧。”许武也懒得跟对方废话。 见此,公叔蒙便派出一队士卒,拿到了许武的书信,期间许武也没什么异动。 “大人。” 待等那队士卒的队率将书信递给公叔蒙,后者立刻拆开,却见信中只写着一句话:肤施已收复,速领兵汇合。 公叔蒙惊诧地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城下的许武道:“城下的小子,你等已收复了肤施?” “啊。”许武点点头说道:“前日收复的。” “肤施的胡人军队呢?” “被击败后落跑了,暂时没空去打探逃到何处去了。” “……” 听到许武的回答,公叔蒙又惊又喜,从旁的魏军将士在一愣之后,也尽情地雀跃欢呼起来:“援军!是国内的援军到了!” “终于来了啊……” 攥着手中的书信,公叔蒙强忍心中的激动。 纵使苦苦等待援军的他,也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援军居然如此凶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