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1章 文化大复兴 (第1/2页)
第331章文化大复兴 康达声音落下。 轰!!! 忽然间全场响起如雷般的掌声,久久不歇。 观众们都站了起来。 鼓着掌。 有人激动,有人叫好,有人热泪的盈眶,有人悄然哽咽…… 娼女的悲惨经历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谁没有体会过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呢? 谁没有过因为相同经历而惺惺相惜的朋友呢? 有人企业破产妻离子散,有人半身繁华却突遭重病,有人历经坎坷郁郁不得志,有人才华横溢却惨遭横祸…… 有时候人生就像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在你以为平稳的时候,突然一辆车向你撞来。 或者突然油量告急,或者突然刹车时空,或者突然爆胎……有太多意外迫使它停下来。 娼女的经历,‘江州司马’的经历让大家想到了自己的过往。 而此时直播间已经彻底炸开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记得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时候,当时认识了好多公司垮掉的同行,同为失败者真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不怕你们笑话,我们真的几个男人抱在一起痛苦大哭。最后我们携手,互帮互助,终于走出了困境。” “五年前出了一场车祸,我的人生在醉得意时被踩下了刹车。所以听这首诗感触太多。” “门前冷落鞍马稀……太真实了。我们家生意红火的时候,亲戚、朋友们经常来拜访,有说有笑。等我们家落难时,大家都躲得远远的。生怕你向他们借钱。” “深有体会。” “安神能写出这样的诗,跟他一年多前沉寂的那段时间有关吧,不知道为什么,莫名想哭。” “写得太好了,有故事,有情感。” “之前魔术师的《知否知否》让我无比惊艳,但和安神的《琵琶行》相比,真的差了太多太多……” “我到不觉得。而这表达的不一样吧。但从格局上来说,《琵琶行》的确高明一些。特别是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各有千秋。但我更喜欢这首《琵琶行》” “我也是。” “魔术师:小弟给跪了。” 《琵琶行》惊艳了所有人。 弹幕密密麻麻。 而此时节目现场,如雷般的掌声终于消失。但康达却并没有坐下。 他开始赏析《琵琶行》: “我真怀疑安神不是现代人!而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 康达用这句话开场,顿时引爆观众。 “卧槽!!康老师都改称安神了。之前可是称平安平安的,康老师已经彻底被安神折服了啊。” “康老师真相了。我也怀疑安神是穿越者。” “安神:大家知道就好,不要说出来。” “安神:藏不住了!我摊牌了!” 观众们疯狂调侃着。 这时康达继续说下去,“虽然我知道穿越的说法很是荒诞。但我这样说没别的意思,唯一想表达的是,《琵琶行》真的写的太好了!” “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讲,就是吹爆!吹爆!吹爆!” “全诗以叙事口吻书写,故事曲折感人,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诗文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感波澜起伏。” “描写琵琶女弹奏曲子的那一段,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生动形象刻画出她弹奏时的神态,惟妙惟肖,就像是一副动态的画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叠字词摹声,让人不由想象出音律之交错,后面又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太形象画了,精妙绝伦!” “后面还有丰富的曲调变化,文字优美至极。” “凝练的文字,双线叙事,最终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把琵琶女和江州司马的类似人生遭遇交织在一起,完成了全诗主旨的呈现。” “绝妙!” “我想我已经没资格给这首诗打分!” 轰!! 全场宛若爆炸般响起一片哗然。 我想我已经没有资格给这首诗打分! 将《琵琶行》的文学成就直接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康达之后,余曼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真正的经典应留给百年后,千年后的人来评价。” 一旁的姚雪已经对陈平安的这首《琵琶行》震惊得不行。 她心想我今天是在跟一位神仙比赛。 她有些恍惚。 有种非常玄妙的感觉。 就好像这是一场梦。 但她又清楚的知道,这是一场真实的‘梦’。 “安神的这首《琵琶行》更加贴切主题,在留白之中有想象,在想象之中有情怀,让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所以这一题我自认不如安神。” 姚雪此言一出,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些掌声不是讽刺姚雪。 而是每个人都看得出来,这一局陈平安赢得稳稳当当,没有任何悬念。 姚雪大大方方认输也是一种勇气和磊落的表现。 董洋看了一眼康达和余曼,两个人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他们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更倾向陈平安的诗文。 但作为这张画的作者薛忠还没有发表意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