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名士都是纸老虎(二合一) (第2/2页)
吏中足以扛旗的人物了。 弘农杨氏的门生以天灾为名怼杨彪,其怼的这个行为本身其实远比怼的内容要重要得多。 说到底,杨彪之所以能成为朝廷三大巨头之一,实权录尚书事,所倚仗的不就是他四世三公的门楣么,这一波先禅让后党锢的风潮之中,颍川士族代表荀彧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而弘农杨氏的杨彪却是不可避免的被削弱了,这一进一退之间,朝中的政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当然,相比于同样四世三公,天下两大门阀中的另外一个汝南袁氏来说,有杨彪照应的弘农杨氏,至少分裂出来的南阳杨氏没伤根基,其实也算非常幸运了。 暂且不提事实上在这场风波中正处于风暴中心,现在却诡异的陷入平静的汝南袁氏老巢,袁绍本人那边就比较相当凄惨了,原本他称王称帝,其实都可以走的更流畅一些的,原本的计划也没打算称王,而是直接捡袁术那个仲家的帝号来着。 现在好了,因为走的太急,步子迈得有点大了,蛋糕都还没来得及分好,他成了赵王了,手底下一票握有实权的太守和将军都还是汉臣,怎么看都是后患无穷。 郁闷的他几乎要吐血。 这还不算,中原一代的那些没死的名士们,一股脑的全都跑河北来投奔他了,你说用吧,袁绍对底层的掌控力可是远远比不得刘协的,刘协敢把自己地盘的底层官吏全员换血,借袁绍八个胆子袁绍也不敢这么干。 无奈之下,他那本来就已经臃肿不堪的幕僚班子这下就变得更臃肿了。 以前他的幕僚班子只有以田丰为首的冀州派和以荀諶为首的颍川派,现在,南阳人那头来了一堆的名士,以许攸为首的南阳派也抬头了,又加上了一个以陈珪为首的徐州派。 都是名士,都得对人家客客气气的,否则自己的人设就崩了。 反正他袁绍现在武将是不是如云不知道,谋士肯定是如雨了,而且还是特大暴雨,千年不遇的那种。 况且这从里都被他视作亲信根基的颍川幕僚……还能用么?他还敢用么? 军事上,他么的他现在肯定是阻止不了朝廷秋收了,而他他还一点战争准备都没做,这要是打大仗的话,搞不好等他率领大军度过大河的时候可能都已经深冬了,深冬之后……打不了几个月就又要春耕了。 你说这一切不是天子的算计,纯属巧合? 分明是天子又一次牵着全天下人的鼻子遛了一大圈啊! 这得是何等的自信与胆魄,何等的谋划与计算,才能布下的大局啊!天下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天子在郯城闭关苦思的神妙之计吧! 而刘协却失落的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谁也不见。 除了曹洪死掉那天,这是他被打击最狠的一次了。 煮熟的,片好了卷在饼里蘸了甜面酱的鸭子到嘴边居然还特么能飞了。 就差一点点我就回家了啊! 而且现在他清醒的知道,他这个皇位已经禅让不出去了,就算被禅的那个人答应了,底下的那些兵将们也不会答应,那些已经扎根到了基层的,宿卫和禁军出身的小官小吏也不会答应,甚至他治下的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他这个江山内部现在已经被真真正正的锻造成了铁板一块,他的皇权可以一竿子直接插到亭长一级了。 怎么会这样呢? 那些党人、名士、还有那些豪强,那些既得利益者们,你们倒是闹啊! 当年先帝党锢的时候你们的本事呢? 不是说,得党人者得天下么?不是说这些名士才是天下真正的主人么? 就这? 还有那个袁绍,雷声大雨点小,不是说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么? 你的门生故吏都死了么? 哦,是都死了。 不是,他们怎么这么容易就死啊! 你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垃~圾! 最最最让他失望的,还是曹cao。 多好的机会啊,我刀子都递到你手里了。 底下都闹成那个样子了,你倒是跟我夺权啊!你倒是趁机收买人心啊! 嗯……也不能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大司马府的东曹掾荀悦在这几天里公开的重申了一遍求贤令,着重的强调了一下唯才是举的这四个字。 顺便从谯县和青州兵的底子里,提拔了一些识字之人送入了太学,还主动送了一批姓丁、姓曹、姓夏侯的人进入宿卫之中。 这和他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他愁啊,他痛苦啊,他一把一把抓头发啊!眼泪不争气的就稀里哗啦的流啊。 门外服侍的小太监都吓得傻了,问张宇道:“陛下……好像是不太高兴?可是这满朝公卿不都在夸咱们天子英明神武么?” 张宇叹息道:“你这是刚调到天子身边贴身不久,对陛下的性子还不熟悉,这就是咱们的陛下啊,祖宗基业四百年积攒下来的毛病都在咱们这一朝爆发了,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所以一刻也不敢歇息,越是大胜,也是顺境,天子就越是如此,一刻都不敢歇息,三兴大汉,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 事实上何止是刘协懵了,老实说,即使习惯了天子的各种鬼神之谋,全天下所有人此时都是完全懵了的。 这场轰轰烈烈的,因为赵云擅杀华歆而起,最后演变成了禅让闹剧,又变成党锢之祸的政治大地震,以一种匪夷所思的,近乎于悄无声息的方式,就结束了。 所有人直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经过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以及前些年的天下大乱之后,所谓的党人,所谓的名士,这些以前高不可攀的耀眼门楣,至少在朝廷的新政之下,已经脆得和纸糊的一样了。 原来所谓的名士,除了互相吹捧做的比较好之外,其实,也没多大的本事。 让这大汉十三州所有的有识之士终于认识到:时代,已经完全变了。 要知道,即使是一些拥有兵权的将领,相比于士族门阀盘亘政坛往往也像是暴发户见了大贵族一样难免相形见绌,要是有高门名士能在将领进退失据之际放下身段有意招揽那简直就是心花灿******如当年的袁隗就是这样拉拢董卓的,现在的袁绍也是这样拉拢张郃的,以前也曾经这样拉拢过吕布、麹义。 而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名士之屁,却是崩开了一个事实上早已如此,但却很少有人能意识到的事实:只要你手里有兵,你真的可以不听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甚至可以肆意将他们蹂躏践踏! 尤其是,天子的大义还在时时刻刻的照耀着你,甚至都不需为此而付出什么代价。 时移,世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