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七章 卖关子 (第1/1页)
,我在大唐能签到 李世民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对这两个堂兄,还是比较信任的。 毕竟宗室在朝中将领中,也就只有李孝恭和李道宗两人了。 以前还有个李神通,不过在贞观四年的时候已经去世了。 他登基以后,多次提出让李孝恭领兵,都被李孝恭拒绝了。 现在宗室就李道宗一人,显的有些独木难支了。 这次他就有劝说李孝恭的意思,然而李孝恭好似有所察觉,他还没开口呢,就暗示他是不会领兵了。 “陛下,臣试过以后,觉得刺弩依旧还有很大的缺陷。”林轩的声音打破了有些沉闷的气氛。 “哦?你说说看,哪里需要改进?”李世民有些差诧异的说道。 “陛下,这个连弩一旦扣动机括,需要把五十支弩箭射完才止,如果对付骑兵,对方反应过了,一触即退,等箭矢射完再攻击,应该如何应对?”林轩说道。 “此事简单,只需要各个兵种配合起来,协同作战就可以了。”李世民说道。 他领兵作战那么久,岂能看不到连弩的这个缺陷。 任何兵器都不可能没有缺陷,古代所谓的军阵战阵,除了兵种的配合,还有武器的配合。 连弩有缺点,只需用其余兵种配合即可。 “陛下说的是以步战对抗骑兵的打法,那么骑兵对骑兵呢?”林轩反问道。 “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卖什么关子?”李世民一巴掌拍在林轩头上,没好气的说道。 林轩吃痛的揉了揉脑袋,心里暗自腹诽:“你是我老丈人打就打了,你打我,等我回去就‘报复’在你女儿身上。” 林轩对李世民拍他脑袋不爽,而长孙冲和程处亮就有些羡慕了。 李世民的动作,显示出对林轩的亲近。 特别是长孙冲,李世民是他姑父,却从没对他这么亲近过,因此看向林轩的目光,带有深深的嫉妒。 “陛下,如果能在现在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动,每次按一次机括就能射出一支箭,岂不是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林轩说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说道:“好主意,你快把图纸画出来。” 林轩:…… 我特么要会,我上次不知道画么? “陛下,这个臣不会,需要工匠自己研究。”林轩说道。 “他们要是能研究出来,诸葛连弩至于失传这么久么?”李世民没好气的说道。 “陛下,工匠地位不高,改进了也没有什么好处,他们怎么会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林轩说道。 宋明时期为何那么多人读书考科举? 难不成都是为了做官么? 那么多人,考中的才几个? 实际上他们抱着考中最好,不然混个童生、秀才什么的也有很多好处。 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 研究要花钱吧? 就算朝廷愿意出钱,研究出来他们没什么好处,研究不出来却要被追责,谁愿意研究? 后世都喜欢说什么老祖宗发明了火药,却去造火药。 最后被别人拿着枪炮,打到家里来了。 事实上真是如此么? 唐宋时期已经开始利用火药了,只不过这个时候还非常简单。 到了明朝的时候,不仅有火铳还有火炮。 明初的时候的火器,在当时的世界上都算是比较先进的了。 朱棣靖难的时候,在火器上吃了大亏,登基以后,大力发展火器,还特地建造了神机营。 结果呢,明末的火器比较明初的虽然有进步,进步却很小。 根本的原因就是历代皇帝不重视。 纵观历史,武器发展的高峰期都是战乱的时候。 平常的时候,那些皇帝哪里舍得花那么多钱在武器上。 林轩不想后世的悲剧重演,想要提高工匠的地位,激发工匠研究的热情。 他不想让汉人受那么多磨难,也不想让他的子孙后代受那些磨难。 李世民对林轩说的这些道理自然明白,这就和打仗的时候,都会许下一些赏赐激励士兵一样。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但是士农工商的阶级存在了这么多年,并不是他说打破就能打破的。 “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李世民问道。 林轩沉吟了一番,说道:“鼓励工匠,如果工匠能改良或者发明出对民生、军械有用的东西一律有赏,重大贡献者封爵。” 他倒没有异想天开的想让工匠和士或者农一个地位,这也不现实。 上千年形成的阶级,并不是那么好打破的。 商鞅变法、王莽新政、张居正改革,这些人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触碰到大多人的利益,下场注定好不到哪去。 “泾阳县侯怕是不知道,朝廷对工匠改良发明本就有奖励的。”长孙冲终于等到机会,忍不住嘲讽道。 林轩不屑的看了长孙冲一眼,说道:“那个奖励,我自然知道,但是那点奖励有什么用?够你上一次画船么?” 朝廷对工匠改良发明确实有奖励,最高可以领十贯钱。 但是最高却只是空头支票,大多不过几百文一两贯就打发了。 一个发明,耗日许久,这种奖励怎么能激发那些工匠的热情? “你乱说什么?”长孙冲愤怒的说道。 有些事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我没胡说啊,我一直听说长孙公子是画船的常客,挥金如土,面不改色,难不成都是假的?”林轩奇怪的说道。 “你…”长孙冲偷偷看了李世民的脸色,发现有些难看,心里恨不得吃了林轩。 “好了。” 李世民挥手打断了两人争吵,说道:“你说的这些朕会考虑的,对于连弩你还有其他需要说的么?” “陛下,连弩另一个缺点想必你也知道,那就是装弩箭太费事了,就算练熟了,也需要很久。”林轩说道。 明朝的火铳填充丹药需要的时间也比较久,后来发明出三段射。 第一排射完以后,填充丹药,第二排射击,如此循环连绵不绝给敌人打击。 但是这点对连弩来说却并不适用。 林轩刚刚装弩箭大概花了二十几分钟,没办法,箭不装好,卡住了就射不出去了。 当然了这和林轩比较生疏有关系,虽然他说知道弩箭怎么装,但是没有亲手装过,非常生疏。 但即便如此,一个人练熟没有几分钟也装不好。 而且弩箭太多,携带也很不方便。 李世民瞪了林轩一眼,这小子又卖关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