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_219.生产队第一波分红(感谢专业修魔者盟主的支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9.生产队第一波分红(感谢专业修魔者盟主的支持) (第3/4页)

也让社员们对集体事业积极踊跃起来!”

    王向红道:“行,既然卖凉菜的收入是一个季度发一次,那眼下先发个分红也行。”

    两人又商量了一下分红具体分配方式,然后继续投入到平安结销售工作。

    秋渭水在帮忙摆放被人翻腾乱了的平安结,王忆去找邻近的渔船借了杯子,洗刷后给她倒了杯水:“润润嗓子,歇一歇。”

    他心里觉得挺对不住秋渭水的。

    姑娘周末来找他,结果他还要带着人家来干活。

    所以他满怀歉意。

    秋渭水仰头‘咕嘟咕嘟’的把一杯水全给灌了下去。

    天气炎热,忙活起来更热。

    秋渭水的头发一绺一绺的黏在了脸颊上,她仰头喝水露出洁白而曲线优美的脖颈,有晶莹剔透的汗珠顺着皮肤往下流淌。

    王忆掏出手巾递给她,心里歉意更甚:“这次我考虑不周,带你跟着受累了。”

    秋渭水擦擦嘴问道:“怎么考虑不周了?”

    王忆把心里话出来。

    秋渭水瞪了他一眼:“的我好像要去找你享乐一样,领袖同志过‘享乐主义,与我们党的艰苦奋斗精神背道而驰,是我党的大敌’。我去找你,固然是想要见你,可也是想要与你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你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让社员们过上好日子、让生产队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这也是我想做的事。”

    “如果咱们能一起做到这件事,那这要比你领着我花前月下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这番话的掷地有声。

    时代儿女的心声。

    王忆笑道:“好,那我们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把生产队建设成一个像大寨、像华西村那样的好集体!”

    秋渭水点点头:“一定能的,我对你很有信心,你很厉害,我爷爷你是现在年轻人里很厉害的了。”

    王忆道:“那在以前的年轻人里不厉害吗?”

    秋渭水道:“李天佑同志20岁是红三军团师长,邓萍同志22岁是红五军军长,寻淮洲同志20岁任军长、22岁任军团长……”

    “别了别了。”王忆面如土色。

    这些人哪怕在共和国脊梁上都是最硬的那种骨头。

    而他充其量是一颗细胞。

    碾压局。

    销售工作继续进行。

    中午头他们草草吃了点自己带的干粮,这期间到下午没什么事,天气炎热,渔船少有回港的,都在趁着好天气捕鱼。

    下午邻近傍晚又有一波渔船到来,这样王忆带着妇女们将最后的平安结也给推销出去。

    346条平安结,一共卖出去345条。

    这战果远远超出了王忆的预测。

    都现在老百姓没钱、不舍得花钱,可是真有商品出现了这购买力还是很恐怖啊。

    难怪后来的时代把改革开放之初的五年叫做遍地黄金的五年,这时候的市场太饥渴了,只要有商品有胆量就能打开市场!

    王忆想起他之前准备做西服时候查到的一些旧闻。

    从今年开始沪都流行起西服了,年轻人都想要一件西服当正装,西服此时代表了潮流,然后沪都有一个裁缝比较早的会了缝制西服,但他买不到合适的面料,于是抱着练手的态度索性把一批桌布给做成了西服。

    他将西服投入市场后却大获成功,上百套桌布西服竟然在一天半的时间里抢购一空。

    桌布很粗糙,做出来的西服不光垮塌塌的还特别毛糙,这样后来西服多了人们自然不好意思再穿这种粗布西服出门。

    还好当时市场上好布料不多,有裁缝用一种毛麻混纺做西服,这种布料有多个分类,其中一个分类叫人字呢,它的材料像是细致版的麻袋,所以它做出来的西服又叫麻袋片西服。

    但依然热卖!

    联合今天码头卖平安结的经历和查阅到的西服热卖新闻,王忆对这个年代信心更足了。

    王家生产队在他手上发展不是难事,这年代真是能捡钱的!

    夜幕低垂,他们等了销售队回来,一起坐船返航。

    今天销售队是乘坐张有信的邮船来的县里,所以省劲了。

    两支销售队汇合,船上跟鸡窝一样热闹:

    “你们今天有没有下馆子?不会又有人请你们下馆子了吧?”

    “没有,我们倒想呢,但是没有。”

    “那还行……”

    “不过早上小秋请我们吃大饼了,嘿嘿,花生油蓬松白面大饼,真好吃啊!”

    “草!”

    王向红听到了青婶子和孙爱萍的声音,便对王忆:“你让她们别叨叨了,每次在城里吃个什么就要回去叨叨、叨叨,净引发社员矛盾了。”

    王忆觉得这有道理,出去喊了一嗓子。

    妇女们不吃的了又开始讨论今天的销售工作:

    “你们今天生意怎么样?我看着那些平安结都没了?”

    “都没了!全卖了!哎呀你们是没看见,咱的平安结可受欢迎了!”

    “对,抢着买,家里养船的都买了,十块的二十块的,真狠心啊,都舍得掏钱!”

    “要是我家里有船我也舍得掏钱,十块二十块的算什么,家里人平平安安才好!”

    “你们呢?你们今天凉菜卖的怎么样?”

    “也挺好,卖了个八九不离十,天热了来吃凉菜的多了,我们摊子今天得卖了七八十块……”

    社队企业有了收入,社员们心里便鼓足了干劲,起话来硬气,笑起来酣畅淋漓。

    天涯二号回码头停泊。

    这会礁石滩上还在放电影,放的是《天云山传奇》,也是一部好电影,乌压压一群人聚精会神的看着大幕布。

    王向红让王忆等在船上,他去叫了大胆领几个民兵来到码头,然后护送着王忆上山顶大队委。

    王忆失笑:“支书,用不着,这是咱地头上……”

    “还是小心点。”王向红很谨慎,“你现在身上钱太多了!其他时候不要紧,现在是个大半夜又有好些外对人在咱这里,咱也不知道来的都有谁,所以还是小心点!”

    “小心驶得万年船!”

    大胆大大咧咧的问:“钱太多了?今天卖平安结卖的好?”

    王向红用胳膊肘拐了他一下子,低声道:“去了大队委再!”

    销售队的看到今天放新电影,赶紧呼啦啦的下船去各自找了个地方蹲下仰头看了起来。

    民兵们也想看电影,恋恋不舍的扭头盯着幕布看。

    王向红给他们一脚:“都干什么玩意儿?给我护好了王老师!”

    民兵们纷纷讪笑,赶紧护送王忆走上山路,几个人就跟护送首长一样,将他和秋渭水围在中间抱着个人造革皮包进入大队委。

    王东喜好奇的问:“今天你们一共卖了多少钱?”

    王忆:“也没多少,几千块。”

    他从皮包里往外拿钞票。

    先是一沓一沓的大团结,一沓就是一千块,一连拿出来五沓!

    王东喜和民兵们看到后下意识倒吸一口凉气:“嘶!”

    王东峰问道:“支书、王老师,你们抢、抢信用社了?”

    “你瞎什么!”王向红拿起烟袋杆要抽他,“都是挣的、咱社队企业光明磊落挣的!”

    大胆震惊的:“这挣的也太多了!”

    其他民兵目瞪口呆跟着点头。

    就那些老娘们天天用红绳子编的平安结,能换成这么些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