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真相在逐渐变得清晰 (第2/2页)
能想到......” 曼达似乎很不满我颇为自得的样子。 “好好......” “......可是,这下就无法收集到凶手的指纹了......” “毕竟凶器都没了嘛。” 也就是关于凶器的线索到此为止。 即便知晓了凶器,但依旧无法得到和凶手有关的信息。 “......这件事,你和别人说过吗?” “没有哦,你是第一个。” “......为什么?” “你是第一个来帮我的警官,所以我有什么发现也会第一时间和你说,怎么了吗?” “唉......” 曼达叹了口气,随后认真看向我。 “你真的相信我?” “相对于其他警官而言。” 我没有犹豫。 “我......我希望你对案件负责,目前已经是两起命案了,你应该更加信任有能力的人,而不是我......我就是一个实习警官。” “这你就不懂了~~” 我伸出手指在她面前晃了晃。 “要知道,大部分的侦探小说里,破案者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哦,比如说,实习警官——” 我指了指她。 “以及,私人侦探。” 接着,又指了指我。 “......” “......” “噗......” 曼达笑了。 “这只是小说的剧情啦!” “比起大道理,这样的说法更容易理解,不是吗?” “唔......就算是大道理,我也能理解的嘛!” “哦呀哦呀~~可不要逞强哦。” “没有逞强啦!” ...... “喂,侦探,能提个意见吗?” 从曼达那离开,朝警务局更深处行走的我被人叫住。 说话者是上次称布鲁克局长为“老大”的那位......叫不上名字的警官。 “啊......你是?” “叫我德文就行。” 看起来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呢......他为什么拿着棍子? 这类人我不太擅长应付,费里诺德就是一个例子。 “什么意见呢?” “关于凶手身份的意见。” “......哦?” 德文把手中的“棍子”打开——原来那是卷成圆筒状的纸。 他大大咧咧地将纸交给我——上面记录的是就职典礼现场人员的口供,然后一个一个指着。 “这里——伯爵府的女仆伊芙琳女士在晚上九点左右看见一个陌生的侍者出现在第五层,而那正是贵族大人所在的楼层。” “还有这里——打扫卫生的博格先生在晚上十点之后看见一个侍者模样的人匆匆下楼。” “另外,这里——有人捡到了丢在炉火里还没烧尽的侍者服。” ...... 德文连续指出了大概七个这样的口供。 “根据案发现场的资料,贵族大人死于九点到十点之间,所以凶手一定就是这个冒充侍者的人。” 不愧是专业的警官,才没过几天,就已经确定嫌疑人了。 “可凶手的侍者服是从哪来的呢?” “布隆他们已经查清楚了,三楼的储藏室少了一件侍者服,并且,根据侍者服的款式,凶手是女性。” “原来如此......” 说实话,我对目前案件进展如何并不清楚,但从德文的话中不难听出——这群警官们在我到处闲逛的时候,就已把伯爵府命案的众多细节给发掘了出来。 既然效率这么高,那我也没必要说什么了。 “很厉害嘛,请继续吧。” 于是,我说出可有可无的鼓励。 “喂,我还没说完呢,侦探。” 见我要走,德文面露不悦。 “怎么?” “其实,我们把所有参加典礼的宾客的脸都画了下来,因此,只需要请那些目击者一一辨认,就能找到凶手了。” “嗯......” “......喂,‘嗯’是什么意思?” “是‘我知道了’的意思。” 德文终于忍不住似的发出了不屑的质问。 “你听清我刚才说的话了吗?我说的是‘只要请目击者们辨认,就能找到凶手’,意思就是做完这件事便能破案了,结果你却这个反应?” “唔......不然我应该是什么反应呢?” 我迎上德文的目光。 “你觉得凶手在典礼的来宾之中?” “对啊,这不是理所当然的!” “所有前来参加典礼的宾客,哪一个认识那位贵族大人?关于这件事,你知道吗?” “这......这有什么好查的?” “不查清楚,又怎么知道杀人动机呢?” 还是杀人动机的问题。 我始终觉得,作为一个敢在伯爵府行刺的凶手,不可能没有一个杀人动机。 因此,不清楚杀人动机就随意划定凶手范围,太过片面了。 “杀人动机......莫名其妙,这种东西,等抓到凶手再问不就明白了?又不是不知道就抓不到凶手。” “这可不行哦,我不想冤枉任何人。” 我留下这句话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听见德文在身后骂了一句“混账”。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