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朕必灭之 (第1/3页)
次日。 雪势渐小,天还未放亮,刚刚破晓之时。 施进卿打着哆嗦,在曹虎的陪同下,站在午门外等待入朝的官员队伍里。 “曹护卫,每日早朝都会有如此多的官员参加么?” 望着身边密密麻麻,不下于数百名的官员,施进卿感到非常惊讶的问道。 曹虎答道:“朝廷的朝会分为三种,即大朝会、朔望日朝会、平常朝会。” “大朝会属于礼节仪式朝会,只在正旦、冬至、万寿节举行,百官向天子朝贺,规模较大,在奉天殿举行。” “朔望日朝会,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其性质如同大朝会,也在奉天殿举行,只是朝贺,不论政事。” “平常朝会,即今日你我参加的朝会,俗称早朝,在奉天门举行。朝廷除了早朝,还有偶尔举行的午朝、晚朝。” “早朝时,所有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包括来京述职的地方官员,皆要上朝。” “原来如此。”施进卿感慨道:“难怪有这么多等待入朝的官员!” 曹虎目光望向午门,示意施进卿望过去,接着道:“看见没有?那边有五道门,从前面看,只能看见三道门,实则还有两道不易被人发现的左、右掖门。” “中间那道门,即为御道,唯天子能从此出入。御道两边的左右两阙供当值将军、校尉等护卫仪仗人员进出。等下你随我跟着文武两班官员分别由左、右掖门进入。” “多谢曹护卫提点!”施进卿感激不已道。 曹虎道:“太子殿下命我亲自带你参加今日的早朝,我自然会提醒你入朝的礼仪及相关事宜。” “曹护卫昨日所授,在下已经记住。” 施进卿接话道:“依朝廷典制,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陛下晓谕百官时,百官要跪着听。陛下赏赐东西时,百官须在御前跪受赐物,然后五拜叩首。” “你不用过于紧张,等下朝会开始后,朝堂上自有礼官唱喝,提示御前奏对的官员何时跪、何时站。” 曹虎见施进卿把他昨日传授的“入朝规矩”背诵了出来,不由得宽慰道:“除了边读奏本边进行奏事的官员,一般情况下其他官员都不下跪,甚至还有大臣在朝堂上交头接耳聊天的。” 施进卿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随口问道:“寒冬腊月的,会不会有人偷懒,不来参加早朝?” 曹虎笑道:“通常来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朝廷会通过牙牌与注籍对于上朝官员进行管理。” “其中,牙牌只发给在京官员,用于出入皇城,无牌不许擅入,大内森严,宫廷守卫认牌不认人。” “太子殿下昨日赐给你的令牌,乃是象征春和殿侍卫身份的令牌。除非陛下召见,否则没有这个令牌,我今日亦无法带你入宫。” “太子殿下赐你令牌,只是权宜之计,待陛下对你另行安排之后,令牌还需由我送还有司。” 大明朝廷对牙牌的管理十分严格,丢失或者是损坏牙牌都要受到处罚。 牙牌字号,公、侯、伯以“勋”字,驸马都尉以“亲”字,文官以“文”字,武官以“武”字,教坊官以“乐”字,入内宫以“宫”字。 注籍在京衙门各置办一册,写明官员职衔姓名,送东西长安门,每早有吏员从长安门领门籍,按官员出入情况予以填写,六科以此查阅官员早朝是否出班,对于失朝者予以弹劾。 就在这时,午门上的五凤楼之中,当值的宦官敲响了钟鼓。 于是,当值将军、校尉等护卫仪仗人员率先进入午门。 之后,列好队伍的文武官员由左、右掖门进入。 “紧跟着我,别走散了。” 曹虎提醒身后的施进卿说道。 施进卿心跳加速,尾随曹虎之后,生怕被旁边汹涌而来的人潮给挤丢了。 两人跟着进入午门之后,开始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 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大明天子的到来。 天子宝座设在奉天殿廊内正中,称之为金台。 片刻后,有礼乐之声响起,永乐皇帝朱棣的身影出现在御门之中,并缓缓登上金台安坐。 同时锦衣卫鸣鞭,鸿胪寺唱“入班”,文武左右两班官员按次序过桥,进入奉天门,并行一拜三叩头之礼。 施进卿跟着曹虎有模有样的行跪拜之礼。 由于参加早朝的官员人数较多,施进卿与曹虎的令牌身份品级过低,便排在了门外。 “众卿平身。”朱棣朗声道。 从御前至奉天门外,每间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名礼官重复朱棣的话。 施进卿听到礼官喊“平身”,他跟着曹虎直起了腰。 “这个时候,堂上应该有官员开始奏事。” 曹虎低声对身边的施进卿说道:“你不要紧张,到时候礼官会喊你入朝觐见。” 朝堂之上。 “陛下,臣有事启奏。” 兵部尚书金忠出列,双手执着笏板,附身拜道。 “准奏。”朱棣抬手道:“起来说话。” 金忠先对着台上的皇帝鞠了一躬,然后朗声道:“启奏陛下,据兵部查验,洪武二十八年奉命出使帖木儿国的礼科都给事中傅安,之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