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白虎号J30,起飞! (第2/2页)
,按照我的估计,上面应该过不了多久,就会直接定下新的政策,调整一下大方向,把这一次的基调给定下来,正好有了这次机会,正好顺势推广出去。” 张教授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的开口,他的意思很简单,和上面想的一样,就是在最快时间内进行材料的应用,符合当今环保理念。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一份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材料,无异于直接突出这一点。 这一句口号,早就喊出来了。 很多城市都在面临着转型, 环保问题迫在眉睫,这一份材料,可以说是非常恰巧的出现。 卡在中间! 至于白凡这一边, 正在和科研部一把手汪建国进行沟通,准备明天上午前往科研部门,进行J30改良之后的实验数据检测。 因为有了一部分新的计划, 原本只是稍微改良的J30,摇身一变,变成了百年工程中白虎空天战机的一部分。 相当是一部分的雏形。 “那上面的无人战术机甲,我想该是时候让青龙机甲小组进行系统配合。” “捕捉一些实验数据。” “为后面打一些基础。” “汪部,你觉得如何,能不能行得通?” 白凡在电话里,和汪建国这般的沟通着,王建国作为科研部门一把手,这个百年工程计划,是瞒不过他的,属于知晓的一份子。 闻言, 电话的另一边,王建国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反而是考虑了一会儿,最后有些犹豫的开口,询问着白凡: “白工,你的意思是,就和J30的改装一样,把百年工程里的无人战术机甲技术,以青龙机甲进行模板开发,拉出一个雏形,提供一些实验数据,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是这个意思吧?” “是的,就是这么想的。”白凡肯定道。 百年工程, 白虎空天战机的雏形已经拉了出来, 那么,无人战术机甲,既然是需要配套的技术,要两条腿走路。 白凡就这个问题,曾经和王生主任,林一涵讨论过很多遍。 最后经过一番努力,和林一涵得到一致结论,就是以目前的青龙机甲为基础。 重新构造一款大型空中战略平台的无人机甲,实行无人远程cao控。 但是这一款机甲技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因为这需要构建出一个新的模型,和直线是完全不同的。 “白工,你的想法…………我想是可以的。” “想干就干吧,放开手去干,我相信你,有什么需要直接和我说。” “我这里直接开绿色通道。” 汪建国在电话里,下定了决心,直接给予支持,完全是毫无保留的力度。 自从上一次J30的自动平衡程序,见了白凡一面之后。 两人虽然没有继续再见面, 但是汪建国一直关注着白凡实验室,关注着具体的动向。 智能程序的推广……… 大年三十飞船程序问题……… X-1柔性材料………等一系列方面的材料研究和突破,无疑证明了他的看法。 白凡,是当之无愧未来的国家栋梁,而且是不可或缺,最重要的那一根。 得到肯定的回答,白凡点了点头。 第二日,上午,他直奔科研部门,准备看一看他的大宝贝。 J30静静的躺在机库里。 在白凡的要求下,一行人直接进入机库参观,并且拿着一份数据。 一边走一边观看,时不时的在关键区域,用机器探查一下。 看和理论数据,有多大的出入。 首先印入白凡眼帘的是一架比之前,还要大上一圈的J30机身,前后的长度来到夸张了八米,整体采用灰黑色涂装,两翼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向前和后面拓展了一下,变得更薄,更加具有流线性,符合气动学的原理,拥有更高的升力。 最主要的变化,rou眼上是看不出来的,躯体框架材料中,融入了相当一部分柔性材料,和原来相比,更加稳定,更加稳固,尤其是受到震动或者是冲击时,相当一部分就直接在材料内部就化解了,影响不到整体性能。 为飞行员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 过了一会儿, 白凡把能看到和检查的数据全部检测完毕,径直的开口:“汪部,直接升空吧。” “我看一看空中的姿态和具体情况。” “还是要实际上检测。” 话音落下, 汪建国点点头,直接按下耳麦: “这里是科研中心,呼叫基地,J30升空,再次重复一遍,这里是科研中心,呼叫基地,J30升空,进行科研数据抓取。” “同时封闭飞行训练场上空!” 下一秒, 全体人员退出机库,来到指挥中心,飞行员坐进驾驶舱,乍眼一看,就是上一次试飞的飞行员,这一次同样被拉了过来, 他面容严肃,一五一十的开口: “这里是白虎号J30,已收到起飞要求。” “正在自检中…………” “自检完成!” “一切正常,可以起飞!” “请求起飞!” “准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