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为此子再忍七十载 (第2/2页)
唾沫,深吸一口气,警告,“儒家竟然如此兴师动众,不怕学说混淆了吗?吾非儒,却知七十二贤,学说各异!” “这就不劳县令担心了!吾儒家各派,虽观点不同!但大学之道以非同寻常一至理,打破了学派限制!儒家各派,愿暂合一!” 孔武说完,再次挥了挥右手。 刹那间。 刚才他使眼色的那名儒生,竟然对着墙壁,拉弓射了出去。 “唰!” “唰!唰!唰!” 一矢在前,三矢紧跟其后。 “嘭!嘭!嘭!嘭!” 四矢呈一条直线。 直接把墙壁穿透了! …… 墙后 高倏目眦欲裂。 盯着左侧穿墙而来,距离自己已不足三公分的箭簇。 豆粒大小的汗珠,呼呼直冒。 额头表面,被一层大红色覆盖。 太阳xue附近,青筋暴跳,像是快要炸了似的。 他大脑一片空白,像是刚刚睡醒,如梦似幻,感觉一切都不真实了。 他那颗心脏,“砰砰砰”的,跳个不停,心率突破了150。 灌儿见状,急忙挤开人群,跑上前,搀扶,轻唤,“高公!” “儒家,欺人太甚了!”高倏一把推开担忧满面的灌儿,暴跳如雷,往天大吼,“大汉开国后,哪怕道家占据官场七十年,也不曾如此猖狂!儒家,占据官场五年不到,竟敢威胁朝廷命官!” 他蹲在地上,气喘吁吁。 手中青铜剑,恶狠狠地戳进地面,试图发泄心中的愤怒! 高倏愤怒到了极致,声调都已经颤抖了,“儒家,就不怕陛下震怒,惨遭罢黜吗?” “不怕!”孔武底气十足的声音,从院墙内传来,“胡博士号令之中,有一内容,鄙人愿诵,告知于君!” “讲!”高倏癫狂至极。 孔武转身,对司匡拱手作揖。 起身,笑容灿烂。 他环视四周,声音洪亮,将儒家的决心,告诉在场诸人、告诉天下之人。 “我公羊愿为此子再忍七十载!望儒家各派,谨知——兴儒家者,必司匡也!望儒家各派,为此子亦再忍七十载!” 七十载! 几乎就是自刘邦开国之后,到儒家在朝堂上巩固地位的时间了。 这段时间之中,一直都是黄老学派为尊。 如今,儒家为了自己,竟然甘愿放弃当下地位! 尤其这句话,还是奋斗了将近七十年的公羊学派喊出来的! 司匡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他长呼一口浊气,急忙拱手还礼,“儒家今日之恩,匡谨记之!到达稷下之后,愿将在儒学一道的浅薄学问,与儒家诸君交流!” “鄙人在此,多谢司公啦!”孔武哈哈大笑,使院子内紧迫的氛围,放松下来。 而院子外,可就没那么好受了。 “呼!”高倏呼出支撑着自己浑身气力的一口气。 身体一下子软了,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他回想着刚才公羊学派号召之语,不知该如何回应。 儒家的意思很明显了,这是打算拼命啊! 虽然他刚才声称胶西精兵过万,但那是数县之兵。 他高密县,除去胶西王宫的守备兵、除去诸侯王的私兵,拥兵之数,不过三千出头罢了。 若是天下儒生皆至胶西…… 这三千兵马,又能干什么呢? 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儒生的战斗力,刘邦攻打鲁县的时候就已经见识过了。 持剑之时,能近身搏斗! 骑马之时,能马背作战! 开弓之时,能百发百中! 综合战斗力:以一当五,绝对没有问题! 若是没有援军,高倏都怀疑自己能不能守得住高密县衙。 广放站在另一侧墙壁之后,沉声道:“高公,此刻是否动手?” 灌儿也在一旁提醒。 她指着身后打着哈欠的士卒,声音柔和,言辞恳切,“高公,吾等今日出发甚早。若不早点动手,士卒们,恐怕会疲惫不堪,战斗力不足!” 高倏气的,坐在地上扑通几下,骂了一句,“可恶的儒家!” 他拳头先紧握片刻,又忽然松开。 抬起头,眺望高密县衙的位置。 又扭头,眺望高密县中央的胶西王宫。 洁白的牙齿咬得“嘎吱嘎吱”响。 高倏抬头望天,长舒一口气。 又恶狠狠地瞪着院子,呢喃,“这是你们逼我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为了自己,也为了大王! 他用低沉的声调,发出一阵沙哑的声音: “传我命令……” “调集鲁山乡游徼所属人马!” “调集附近征购粮食之士卒!” “调集鲁山乡今岁应服徭役之民!” “半个时辰之后,讨伐造反之众!” “斩首所获……算甲士之功!” “诺!”传令兵抱拳回礼之后,急匆匆地跑了下去。 一场杀戮,即将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