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朝会 (第2/2页)
是觉得,黄河孽龙不需治理?” “非也!”田蚡摇了摇头,“臣觉得,贸然对抗天威,只会招来祸事。降服孽龙,应靠上苍之力。只要陛下勤于祭祀,定然可以感动上苍。” “陛下,臣附议!” 忽然,一个坐在文官末席的男人站了起来。 他拱手,高呼,“陛下,五经博士董博士曾言,天人感应。微臣认为,此黄河决口天灾,是由于陛下某方面失德导致。” “哦?” 刘彻压低眉头,咧着嘴,笑容灿烂。 放在案几下的双手搓了搓,用富有深意的目光,瞅了一眼田蚡。 “请爱卿具体说说吧。” 此人见刘彻愿意听,喜上眉梢,急忙拱手,“诺!” “四年前,陛下重用儒道,废弃百家,此后,先是元光二年的马邑之失,后又元光三年的黄河决口。” “臣以为,独尊儒术祸害根源也!” “倘若陛下出罪己诏,重新召回罢免百家之官,定可以平息天怒。” “届时,黄河可治,匈奴可平!” “否则,恐今岁再现祸患。” “陛下,此乃天意!天意难违!望陛下明鉴!” 此人说完。 抬起头,对着刘彻笑了笑,又对田蚡递了个笑脸。 丞相向来推崇黄老。 如今自己这个提议,一定会被丞相赏识。 蓦然。 他愣住了。 自家的大BOSS武安侯额头上的青筋都快爆裂了。 其正阴沉着脸,用杀人一般的目光,瞪着自己。 田蚡瞳孔周围的血丝已经爆满了,后背也被汗水打湿。 猪! 猪队友! 这是他此时唯一的念头! 陛下迫于太后的压力,大多数事情上对自己言听计从是没错,可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 朝会上,哪怕自己影响力再大,也不敢和刘彻对着干。 为何刘彻在说出事情之前,想先提问? 傻子都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是在估摸朝堂之上的反对声音。 刘彻眯着眼睛,凝视这个站出来的人。 这哪里是治河之言? 根本是乱政之语。 这在抨击自己的做法,是在妨碍大一统! 看来诸子百家还是不死心,企图卷土重来! 刘彻虽然很愤怒,但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赞同。 一言不发,仅仅呲着牙,对舅舅露出一个“友善”的表情。 田蚡低着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不停的眨眨眼。 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田蚡指着文官末席的那个家伙,佯装发怒,呵斥。 “一派胡言!” 其声音朗朗,似乎充满了道理。 “陛下受命于天,自然代表天意!且陛下继位以来,功绩浩荡。驱匈奴,绝和亲,扬我华夏之威!” “汝……安敢妖言惑众?” 田蚡对着门外大喊。 “来人!” 韩安国皱着眉,向刘彻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 在得到老大首肯的眼神之后,也对门外,用粗犷的声音大喝。 “禁卫军何在?” “嘎吱……” 朱砂色的大门被人推开。 两名身穿甲胄的禁卫军冲了进来,他们身上的铠甲“哗啦啦!”抖动。 田蚡额头上挂满了汗珠。 指着作死的那个家伙,在其恐惧之色中, 命令:“将妖言惑众之人除去衣冠,押入廷尉,仔细审理!本官倒要看看,究竟是何人指使,企图乱朝纲、毁陛下声誉!” 刘彻依旧什么也没有说。 对着门口的禁卫军点点头,示意拉走。 禁卫军直接把人拖了下去。 “陛下,冤枉!臣冤枉!冤枉啊!” “陛下!” “丞相,下官对您可是忠心耿耿啊!” “丞相!” 那人不断的挣扎,歇斯底里的呐喊。 然而,没有人理会。 刘彻端起案几上的酒樽,“吸溜~”喝了一口其中的清水。 再次环视。 “还有哪位爱卿有好的主意?” 汲黯起身。 捧着一块白玉制作的笏板,主动站了出来。 沉声: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能着急。自古以来,凡黄河决口,皆花费数十载才能治理。《孟子·膝文公上》云‘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贤者犹如此,况陛下乎?” “如今才三载之秋,未治理成功,在人之常理。” “虽黄河决口,然下方郡县、列国皆努力善后。臣以为,此乃上天之考验。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黄河决口,此上天对我大汉之考验。臣以为,只要度过决口之危,那么大汉击败匈奴,出兵西域之机变会到来。” “爱卿所言极是。”刘彻满意的笑了,拍拍手,点点头,“我大汉人才众多,天下定有奇人异士,区区黄河孽龙,不足为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