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途中 (第2/2页)
“放心吧!”孔安国挥挥手。 …… 不一会儿,在老妪的带领下,司匡与孔武,进入一间大门破裂的茅草房舍。 因为槐树的缘故,房舍内部比屋外还要黑暗。 进入之前,司匡特意的瞟了一眼门前黑旗之下。 借助着天空惨淡的月光…… 果然,这里也有一块巴掌大小深褐色麻布。 二人在老妪的指示下,坐在了一块被虫子咬的破破烂烂的草席上。 而老妪的身影则独自消失在屋内的黑暗中。 过了一分钟,这道佝偻的身影再次出现。 这一次,她手中没有拐杖了,而是多了两个带有缺口的陶碗,碗内还盛着浑浊的水。 老妪把碗递给司匡、孔武,随后,自己走到黑暗的角落,坐下,低着头,再次陷入沉默。 司匡把手中的陶碗放在地上,拱手,声音清朗,再次请求,“老人家可否为吾二人解答河伯娶亲始末?” “唉……” 老妪重重叹息,抬着头,双眸中布满了阴翳,整个人苍老了许多。 声带颤抖,缓慢地说着: “事情是这样的……” “几年前,黄河在本地决口,濮阳被一分为二,诸多农田被河水淹没,无数的百姓,死在了那场灾难中。” “陛下曾经九卿发动民夫十万人治理,然而却以失败告终。” “听丞相说,此次灾难,是天灾,并非人祸,人力不可治。因此,本地许多人都在想,会不会是河伯发怒,才导致河道决口?” “为了平息河伯的愤怒,自去年开始,濮阳就多了一个传统--河神娶亲。” “每年寒食、端午、年关到来之前,县中计吏都会抽出一天的功夫,到南岸的乡里,在亭长带领之下,挑选十名合适的女子,以祭河伯。” 她指着门外的老槐树,惨笑,“二位进来之前,应该看到了门口的黑色旗帜了吧?” “嗯。”司匡与孔武同时点头。 “那面旗帜,名曰招魂,是为了祭奠死者。全村悬挂,并非是每家每户都死了人,而是因为,有人为全村而死。”老妪沙哑的声音中,融合了心中的悲凉,“招魂下的深褐色麻布,并非普通的麻布,而是死者穿过的衣服。” “因为这次的祭祀,有一名女子是从本村挑选的,所以,村民才皆布黑幡,铺麻布,以作招魂之用,以作祭奠。” “咳咳咳……”老妪太过激动,以至于被唾沫呛到了,“由于衣服数量有限,为了保证祭祀的进行,便把死者衣服剪碎,发给各家各户。” 孔武挑了挑眉,出声质疑:“毁坏死者之物,会让她死不瞑目吧?” “子威……”司匡担心引起老妇人的反感,急忙拽了拽孔武的衣角,使了个眼色,示意先别插嘴。 “哈哈,无妨,是这么个理。”老妪摆摆手,咧着嘴,笑了,“因此,为了不叨扰死者,剪碎这件事,是死者死前,自己进行的。由其自主剪碎,分发给各家各户,就不会有问题了。” 司匡用上齿咬了咬嘴唇,沉声,“以活人祭祀,此行,根本就是在杀人!令活人准备自己的祭品,违背了纲常礼教。” 孔武气的面色狰狞,用拳头狠狠地锤了一下地面,忿忿不平,“贤弟,也许吾二人要做一回西门豹了!” 看来这里的人似乎没听过西门豹治理河神娶亲的狠辣手段,必须给他们上一课! 司匡点了点头,望着老妪,沉声,“敢问河伯娶亲何时开始?” 老妪目光灼灼,支支吾吾的,犹豫了一会儿,才交代:“明日。” 司匡追问,“被选女子何在?” “三天前,亭长与计吏就已经把女子领回去了,据说是要沐浴斋戒三天,明天,是祭祀的日子。” “沐浴斋戒?呵……”司匡咧嘴,笑了,笑得很灿烂。 他不是傻子。 两个大男人挑了半天,最后把妙龄女子直接带走,傻子都明白会发生什么事情。 她压制住心中的怒火,沉声,“敢问,河神娶亲在哪里举行?” “北岸。” “亭长、计吏如今何在?” 老妪低着头,“皆已返回北岸。” “此地渡船何在?吾侪今晚便过河,一探究竟!” “无船!”老妪猛地摇了摇头,“根据县令的吩咐,这几日过河,会触犯河伯,加重灾难,因此,所有船夫,皆将船拖上岸,等待娶亲结束。” “好一个触犯河伯!”司匡皮笑rou不笑,拍了拍手,“将害怕他人闹事,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吾未曾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孔武双眸通红,瞳孔周围,全是血丝,握紧拳头,挥了挥,“贤弟,别废话了,今夜便杀过去!” 司匡双眼盯着老妪,声音慷锵,“老人家,村子里有船吗?” “汝欲何为?”老妪声线颤抖。 “当然是过河!” “尔等私自过河,难道不怕河伯惩罚?” “怕?呵呵,吾还想会一会河伯呢!”司匡撇了撇嘴,“区区小神,也敢如此放肆?” “两个疯子!”老妪气的站了起来,从黑影里拿出来一根拐杖,指着二人,怒骂,“立刻滚出去,此地不欢迎汝等!” “老人家,只要汝将船只的位置如实相告,吾侪立刻离开。” “不可能!” 老妪已经不耐烦了,举着手中的拐杖,意图敲打二人。 司匡笑眯眯的,“老人家,别逼吾等。我们在村口可还有三百多号人等着呢,不想给村子招揽无妄之灾,最好配合!” 老妪轻蔑一笑,“吾不信尔等商贾胆敢杀人。根据高祖约法三章以及大汉律令内容,杀人者死。” “老人家还懂法?这就好办了。”司匡笑着拍拍手,“尔等联合他人,谋害花季少女,按照大汉律令,当判死刑!若不配合,今晚,全村都跑不掉!” 老妪气的面色通红,怒斥,“尔敢!” “吾还真敢。”司匡面色平淡,毫不客气的站起来,左手按着佩剑剑柄,“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大汉御史大夫管辖之下,匡人,秩六百石。” 孔武也站了起来,面色不改,平淡如故,“大汉太常卿管辖之下,博士。” “尔等……”老妪一愣,微微失神,后退几步。 司匡眯着眼睛,再次逼问,“老人家,赶紧说……船,究竟在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