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北上安排 (第1/1页)
司匡一边洋洋洒洒写着出征计划,一边高声命令。 “袁丁!” “属下在!” “吾任汝为后军司马,统领步兵一千二百人,负责辎重运输。” “此次作战,除粮食、马料、被服之外,汝尽可能收集草药以及沿途医者,如有可能,去稷下医家借人,务必保证医疗物资的完备!本官不希望有兄弟死在伤病中。”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汝明日就去账房支取钱财,记得多带,物资不够,就沿途购买。吾相信燕赵之地的商贾,看在曲辕犁、耧车的面子上,会给我稷下学里一丝薄面。” “无论如何,本官只要一个结果!” “物资一定要充足!” 袁丁咧着嗓子,大喊! “属下一定不辜负家主之期望!” “嗯。”司匡点头。 手中的毛笔加快了撰写的速度。 此行需要的物资,都被写在了竹简上。 包括草药的数量、医生的安排、粮食的多少…… 这次准备,除了某个有盖物品--酒之外,都写上了。 虽然酒能消毒,但指的是70°以上的白酒。 元代之前,酒最高也不过10°。 用这玩意儿消毒=自杀。 不需要敌人补刀,滋生细菌足够把伤员弄死了。 停笔。 卷起竹简,递给袁丁。 “赶紧去安排吧!” “属下告退!” 接过竹简,这位稷下学里账房总管立刻撤了出去。 司匡的目光,重新落在剩余四个人身上。 嘴启。 “田冲!” “在。” “本官任命汝为前军司马,统率骑兵两百人,先行出发,负责斥候工作。” “明日点齐人手、物资之后,尔等可分两批行事。一批擅骑者,可先入草原,以商贾等身份,打探虚实,一批御术不佳者,可在大军之前五十里探查,随时汇报。” “当然,吾这只是一个建议,具体如何安排,汝灵活进行,切记不要被常规思路蒙蔽眼睛。” “兵者,诡道也,出人意料才能增加获胜的几率。” 司匡起身。 走到一旁书架,捧回一个电饭煲大小的黑底红色花纹的小方盒。 打开。 从中小心翼翼的拿取一份映着密密麻麻黑色线条的帛书。 递过去。 田冲打开,先是疑惑。 待他按照左下角标注的图案一一对应后。 瞳孔震收,浑身发冷,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山脉、平原、丘陵、盆地……河流、县。 帛书上密密麻麻的黑色线条,画的根本不是地图,明明是从天界俯瞰地面的景色。 北至单于庭。 南至赵国。 东至右北平。 西至雁门。 上谷周边五百公里的广大地形样貌、全都浓缩在这个不过三个巴掌大的帛书上。 田冲惊骇万分,猛地咽下一口唾沫,颤巍巍的, “家主……” 司匡抬手,笑道: “此地图是我花了一个月才绘制出来的,务必小心保管,丢了的话本官也无能为力。吾侪之安全,就交给你了。” “需要什么物资,今晚就派人去与袁丁接触,让他给你拨调。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总而言之,就一句话:保证大军的安全。” 田冲单膝跪地,脸上的疤痕狰狞着, 拱手, 郑重高呼, “诺!” “去安排吧,记住,要封锁消息,不要引起周边民众的恐慌。同时,给将士们留下一段与家人告别的时间。”司匡仰着头,感慨,“自古以来,出征必死人,趁还活着,多与家人聊一聊吧。” 田冲点头,铭记在心。 “属下告退。” 转身 拿着地图,离开了这里。 司匡重新坐下。 平视剩下三人。 “冯驹、李老七。” 二人同时出列,异口同声, “属下在。” “冯驹为左军司马,领步兵八百人,负责左翼安全。” “李老七为右军司马,领步兵八百人,负责右翼安全。” “汝二部在行军之时,不必紧跟骑兵,只需急行军,尽快赶路,与中路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一百里之内即可。此行主要训练尔等的急行军之能力,为日后其他作战做准备。” “诺!” 最后,司匡的目光,放在了一直单膝跪地,沉默不言的赵程身上。 “中军担当此次出征之主力。” “汝为中军司马,负责协助。到达上谷后,与本官一起率两千骑兵出征。” “遵命!” 冯驹愣了一阵,反应过来, “家主,中军为主力,那吾侪到了之后要怎么办啊?守城?” 司匡笑吟吟, “步兵机动性太差,进攻恐难以获得战果。中军行动后,左右两军延后两个时辰再行出发,负责把我军斩获之牛羊马、匈奴奴隶等,尽数运回上谷!” “如果可能,找时间联系上谷附近之商贾,把牛羊换成金饼等容易运输的贵重物资,方便用来折现。兄弟们出生入死,不能什么也捞不到吧?” 抢东西? 卖战利品? 分钱? 这个工作好! 一旁的李老七眼冒精光,哈喇子耷拉在嘴边,摇摇欲坠。 搓搓手。 帮冯驹答应下来。 “诺!” 司匡瘫下身子,弯腰,摆摆手, “就这么多事情。” “尔等下去安排吧!除既定军部外,其他军部,后天清晨北上!” 赵程忽然抬头, “家主,属下还有最后一事要问。” “讲。” “吾侪用何旗号?” “这个嘛……” 司匡沉吟,摸了摸下颚,眼珠子咕噜转动。 一道精光划过脑海。 大笑道:“就以流民为旗号!” 冯驹嘴角抽搐,一头黑线,差点倒在地上,“家主这不好吧?流民二字,恐惹人耻笑。” 司匡呵呵一笑。 手指交叉。 “这又何妨?吾侪本就是流民!此二字,体现吾侪风格!” “且,耻笑者,无非觉得名字柔弱的不堪一击罢了。别忘了这次北上的目的,除建功立业外,还要证明流民的价值!” “倘若流民军大破匈奴,从今往后,还有谁敢小瞧‘流民’二字?” 司匡猛拍案几, “就这么定了!旗号,为流民,我部名流民军!立刻找人缝制!” 赵程、冯驹、李老七激动跪地,异口同声,“遵命!” 至此,稷下学里五人组安排完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