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代郡公孙敖 (第1/2页)
,六朝汉臣 时间已经进入五月下旬,南方各地普遍进入夏日酷暑和阴雨绵绵的季节。 而地处大汉北端的桑乾却依旧是多风干旱,雨水稀少。 幸好此地的森林植的覆盖率比较高,否则黄沙的洗礼会让人崩溃。 虽然此地位于后来的黄土高原,但是景色与后世完全不同。 清水溪流,茂盛植被,临广泽而带清流,自马岭以北,大河之南,未之有也。 后世记忆中的黄土高原,主要形成原因还是隋唐时期的人口大爆炸搞的鬼。 为了填饱肚子,隋唐的人把树木全都砍光了,草地全部开垦成种植区,因此导致后来黄沙的堆积。 桑乾地处代郡中部,是重要的防御要塞。 秦汉之时,此地北拒匈奴于长城之外,南镇诸侯属国臣民,是大汉北部最重要的屏障。 若桑乾失守,匈奴借助这一个撕裂开的口子,可一马平川,直捣黄龙,迅速攻占代国。 届时,长安就完全暴露在匈奴人的攻击目标之中。 公孙敖着赤面铁甲,登临桑乾之北的长城,左手搭在佩剑上,眺望远方的地平线。 一览无遗的平原中夹杂着连绵起伏的低矮小丘。 大量的牛羊被牧民驱赶,游荡在澄澈的蓝天之下。 呼啸的风吹拂着青草,空气中的水分迅速流失。 数不清的商人车队,驱着车,赶着马,迎着北风,有条不紊地从桑乾北上,兜售着大汉各地的特色商品。 东郡郡尉韩说立于其旁,拱手,面色端严,恭恭敬敬地说道: “将军,诸侯国之辎重军队、守备部队已经陆续到齐。粮草也陆陆续续到达高柳县,预计粮草可供三万人两月之需!” 公孙敖望着远处绿茵遍布的辽阔草原,怅然道: “此战乃大汉主动对匈奴出击第一战,意义至关重要,孰胜孰负,尚未可知。倘若吾侪失败,只能依托要塞防御了。” “吾并不担心诸侯王们在抵御匈奴上的出力。马邑之后,陛下对此战已准备数年之久,除了作战方式生疏,其他的方面应该一切顺利。” “且匈奴叩关后,陛下停止了全国各地的所有建设,誓要举大汉之力讨伐匈奴。” 他呢喃细数, “茂陵修建停止、宫殿修建停止、河渠水利的修建停止、西南灵关道的修建亦停止!” “若如此多的大型工程都停止了,挤出来的军费足以支撑数十万民夫聚集雁门,足以支付三万铁骑、数万守卒屯兵之费。” 公孙敖仰头眺望湛蓝的天空,微微一顿, “即便出击不成……防御,也该够了。” 韩说不解地问道: “那为何将军还愁眉苦脸?属下不才,愿为将军分担。” “哈哈哈,”公孙敖苦笑一声,意味深长地问道:“韩说,汝觉得吾等此行,收获将如何?” “定然直捣单于庭,活捉军臣单于!” “非也,非也!” 公孙敖摇摇头,眼睛犀利地扫视远方, “吾之担心此战无功!” “将军何出此言?” 韩说一脸古怪,偷偷的上下打量公孙敖的背影。 什么鬼? 你在担心什么? 作为一军主将都这么没信心,这让他们这些下属怎么办? 军心极为重要,一旦丧失,军队不战自败。 公孙敖没有解释,而是问了一个看似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 “韩说,汝对匡人有何看法?” “匡人?” 韩说一愣,回忆着那个在东郡见过的身影,沉吟片刻,回答, “……应该是有才之人吧。” “在他的身上,属下看到了邓通,董仲舒,司马相如,主父偃等人的影子。说不定,将会是下一个……” 说到这里,他突然背后一凉,闭上了嘴,不敢继续说下去。 此刻,韩说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和司匡有些相像的人。 公孙敖仿佛看穿了韩说的心思,替他说了出来, “汝之言,想说其是下一个宠臣吧。” “不仅仅是汝刚刚说得那一些人,还有汝之兄长——韩嫣。” “匡人与刚才这一群人……如此相像。” 公孙敖双手搭在长城的城墙上,一叹, 道: “只可惜,这一群人之中,除了司马相如凭借才能活跃在大汉政坛上之外,其他的人死的死,退的退,下场凄惨。” 在公孙敖提到韩嫣这个名字之后,韩说的脸色就变得很黑。 兄长已经过时很久,不提以前兄长是干什么的,宠臣也好,佞臣也罢。 在陛下赐死之后,一切都已经盖棺定论,他不想再回忆。 如今公孙敖提出来这个名字,尤其是与司马相如等活着的人比拟,让他心里很不爽。 于是沉声,忍不住反驳下场凄惨这个定论。 “将军,主父偃貌似还在朝廷……” “主父偃?呵……”公孙敖轻蔑一笑,“此人自公开与董仲舒作对后,陛下对他的宠幸,便少了许多。” 朝堂之人明眼人很多。 有司匡为刘彻出谋划策,主父偃可有可无了。 除非其提出比较高明,引起刘彻感兴趣的话题,否则,这辈子恐怕也就和董仲舒一个样了。 说不定还不如董仲舒。 老董好歹还是公羊领袖,桃李满天下的人物,妥妥的当代之孔子,搞不好,死了之后,还能被抬升到战国诸子的地步,被天下人尊称董子。 而主父偃呢? 恐怕默默无名吧…… 没有注意韩说的表情,公孙敖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呼啸的风,道: “韩说,汝不是询问吾为何没有信心吗。汝可知此次作战方法?” 韩说咬着牙,道:“属下只知此战兵分三路,将军率诸侯联军出代郡,车骑将军率领北军出上谷、骠骑将军领兵出雁门。其他,一概不知。” 作战方法乃是禁忌,除了主帅之外,其他的人只需要听从命令。 大汉在匈奴中有细作,匈奴何尝不是呢? 他们在大汉之中也安插了不少细作。 若作战方法泄露,恐又是一个马邑之失! “韩说,吾与车骑将军的关系,汝应该知晓吧?” 韩说轻点头,朗声,“连襟!” “吾与仲卿商定好了,三十日之后,一切完备之际,他率军先行从上谷出发,于乌桓附近绕路出击!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