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七章:班师 (第1/1页)
,六朝汉臣 雄城长安的轮廓,映入眼眸,依稀可辨。 巍巍耸立的城楼,立于渭水两岸,展示着汉家的雄厚实力。 数不清的百姓,在两道边欢呼、高歌,抒发兴奋之情。 司匡骑着马,落后卫青之骑半个身位,在彩旗地簇拥下,向大汉都城长安东门--霸门走去。 …… “哎,你们快看,那就是车骑将军,这次直捣龙城的主将!” 卫青循着声音俯瞰,投去一个灿烂的微笑。 “哎哎哎,将军看我了,他看我了!” 被望着的那个人激动地跳了起来,手舞足蹈。 “胡说,明明是看我!” “行了,都别吵了。我明日打算去车骑将军帐下投军,有一起的吗?” “我去!” “算我一个!” 此言一出,一呼百应。 在粗犷的声音中,一道咿呀学语的孩童声穿插而过, “娘,将军后面那个年轻的大兄是谁啊?” “这个……”妇人看了司匡一眼。 生面孔? 不由得苦笑连连,摇摇头, “为娘也不知道。” “那人叫司匡,车骑将军这次能够奇袭龙城,多亏了他。”一阵清朗的声音从妇人背后响起。 一个穿着黑色粗布衣衫、腰间佩剑的男人沉吟道: “此人率领两千流民、三千北军竟然直捣左贤王部,斩首甚于车骑将军,俘虏甚于车骑将军。” “如果不是因卫青为主帅,这一次,走在最前面的人,绝对是他!” 妇人略懂,点点头,“原来是那个数日之前传来捷报的人呀。” “咦?阿娘,阿父不是说他有三头六臂吗?怎么长得和普通人一样?” “嘘,噤声,这是匡人在我们凡人面前的样貌。” “哦。” “韩孺,没想到你也来了啊?”忽然,又有一道中气十足且充满磁性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 霎时,周围的人同时向后望去。 只见 一个头发苍白,满脸皱纹,穿着儒服的老人在一个中年人、一名少年地陪伴下,穿过道路旁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走上前来。 “董仲舒?”韩孺诧异的瞥了一眼,吧唧嘴,“你不是闭门谢客了吗?怎么来了?” “哈哈,大军凯旋,吾为何不能来此一观?” 公羊第一人咧开嘴,豪迈之气迸发,放声大笑, “昔年,蒙恬驱逐匈奴修筑长城,何等风光?” “数年后,高祖皇帝却在白登被冒顿单于围困,耻辱之事,焉能忘却?” “我大汉白登后,可隐忍了七十多年,也暗中发展了七十多年。” “如今能够复仇,恰好契合我公羊之道,老朽岂能不来一睹风采?” “倒是你……”董仲舒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韩孺,“为何来此?” “匡人著《侠客行》,又明大侠之道,吾阅之,深受其影响,来此观大侠之风,有何不可?” “哎呀!二位长辈,别说这些没用的了。有闲情逸致讨论来此的目的,倒不如追上去,听听陛下的封赏,进而借此考虑长安朝堂的变化。” 一身绸缎衣裳的石庆挤过重重人群,走到前面,看着这两个争论的老头儿,不由得打断。 韩孺瞥了一眼,笑道:“原来是万石君家的公子。没想到汝之‘嗅觉’如此敏感。” “此言乃家父交代,小子不敢冒领功劳。” 董仲舒沉吟半晌,斟酌后道: “万石君做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虽不善言谈,却敏于行事。其意见值得考虑。”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吾丘寿王,“汝替为师去一探虚实吧。” “诺。” 道路两侧的欢呼声越来越响亮。 不少百姓也因石庆的话,撒开丫子,追了上去。 听听封赏,貌似也不错。 …… 司匡骑着马,昂着头,观望两侧百姓,内心百感交集。 自穿越而来,一晃数月。 从寒风凛冽,到草长莺飞,至炎炎夏日。 微微叹了一口气,用鞭子,策马,加快走动的速度。 自己这个齐鲁之地分公司的“总经理”马上就要见“董事长”了。 说不紧张,都是扯淡。 得封匡人的那一刻,就代表自己和刘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要爬得更高,得到更大的权柄,就必须要让“董事长”,也就是大汉皇帝,看到足够广阔的“市场”。 最初平匈之策中的攘外必先安内,给刘彻打开了拿下国内诸侯王市场的大门。 如今这一战,应该算是开拓了国外部分市场吧? 三军来到霸城门东五十步的距离。 一阵尖锐、鸭子一般的声音,在城门函洞的位置环绕。 “大军止步!” “吁~” 司匡跟在卫青的身后,下马,扶着佩剑,走上前。 使者宦官早就捧着诏书,在此恭候多时了。 “陛下诏!” “哗啦!”甲胄抖动,众将参拜。 “拜见陛下。” 胖乎乎的宦官高高地举着圣旨。 高声诵读。 “奉天承运,大汉皇帝诏曰:” “车骑将军卫青,领兵讨伐匈奴有功。” “赏黄金一千,丝绸八百匹、良马五十匹,允许组建家兵五十名。” “匡人司匡,出击匈奴、牵制单于庭、左贤王部有功,献马蹄铁、马镫、马鞍,提升我大汉军队战斗力有功。” “赏黄金八百,丝绸六百匹、宅邸一座,良马三十,允许组建家兵三十名。” “其余诸将,赏黄金一百,绸缎一百,良马一匹!” “凡出征归来之士卒,升爵一等、赐衣一件、赏钱五千、犒赏三日。” “阵亡者,按军功赏赐,家中长子,升爵一等,添衣一件、赏钱五百。” “钦此!” “陛下万年!” “大汉万年。” 宦官笑呵呵地走上前,把帛书递给卫青。 看着卫青与司匡,侧身,指着大开的城门,交代道: “诸将军,请继续上马前行,未央宫前,有官职之旨意。” 所有人再次高呼, “臣等谨奉诏。” 司匡重新上马,望着近在咫尺的长安城门,深吸一口气。 暗道: “刘彻这小子,玩心果然很重。” “司匡,走了。”卫青回头唤了一声。 “驾!” 大部队留下,由专人领到营地。 其他出征诸将部曲,紧跟在司匡身后,正式走进了长安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