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九章:我叫你BOSS,你却喊我儿子 (第1/1页)
,六朝汉臣 司匡猛地咽了一口唾沫, “不败将军,此事甚大,匡还未和大母商量……” “君之大母那里,就交给青吧。”一旁的卫青笑着道,“相信以吾之口舌,定可以让令祖满意夷安公主之主婿身份。” 这位车骑将军看向司匡的目光越发的柔和,双眸中充满了长辈慈爱的绚丽光芒。 “车骑将军……” “哎,叫青舅父就好。”卫青笑的越来越灿烂了。 司匡:“……” 我把你当老大,你拿我当外甥? 这合适吗?! “不得不说,汝运气真好。出征之前,隆虑公主有意让夷安公主嫁于其子,没想到,最后竟然便宜了你这个小子。” “隆虑公主?”司匡右眼直跳,“可是陛下之姊?” “然也!”卫青点头。 司匡:“……” 麻蛋。 竟然抢了刘彻亲jiejie的儿媳妇,这日子,日后该怎么过啊! 程不识挥挥手,打断这个插曲, “行了,车骑将军,匡人,叙旧之事,日后有的是时间,本将还要继续宣读诏令,陛下还在宣室等着呢。” 司匡与卫青同时后撤一步,拱手作揖, 异口同声道:“诺。” 程不识从一旁侍者手中再次接过一份帛书--这上面写的是其他部曲将领的任命。 “张次公、朱买臣……随车骑将军出征有功,封十六级大上造;赵破奴、冯驹……随匡人击左贤王部,功劳甚广,皆封一十四级右更爵……” …… 程不识花费了几刻钟,将部曲一一任命完。 最后,晃动着红色甲胄,走到未央宫大门前, 挥手。 “轰!” 将士让道。 声音粗犷:“诸将,随车骑将军入未央宫宣室!” “诺!” …… 甲胄哗啦啦的晃动。 在百姓翘首观望之下,司匡一行人,正式进入踏入汉家第一宫--未央宫。 伴随诸将进入宣室的范围。 从南至北,高度逐渐递增的白色台阶上,拿着礼乐器具、穿礼服的乐师纷纷端正起来。 殿前宽敞的宫院中,回荡着厚重低沉的号角“呜呜”声。 春陀尖锐的嗓音,从宣室大门传来。 “陛下有旨,宣上谷诸将入殿。” 层层传令兵手持长槊,高声呼喊。 “陛下有旨,上谷诸将入殿。” “陛下有旨……” 在此地常客卫青的引领下,众人很快就踏上了前往宣室的楼梯。 片刻功夫,便至宣室。 刘彻神采奕奕,坐于首位,南面。 两侧,皆文武重臣。 这群人的视线,都跳过卫青,停留在司匡身上。 车骑将军,他们早就认识了。 对这群老家伙而言,还是年轻人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于是,几十双眼睛,都盯着卫青身后的司匡。 他们恨不得把司匡给扒光,仔细研究研究,看看是人还是猴。 如果说在上谷战事爆发之前,大家对刘彻以千石之职委任素不相识甚至没有见过的人心怀怨念,现在,怨念全消。 司匡的战绩,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了。 以五千人,采用逐个击破,混淆视听的方式,打的匈奴左贤王部满地找牙。 虽然最终回来的士卒不到三千人,但战绩斐然,战损几乎是一比五。 据说,长安中已经出现了“匡人者,领将才,一汉兵,当五胡”的童谣。 众人高呼:“臣等……参加陛下!” 刘彻笑吟吟的,抬起右手,不怒自威, “诸爱卿平身。” 高呼回礼:“谢陛下。” “卫青。” “陛下。” “你这一次做得很好。朕很满意!” “全赖陛下信任,将士不畏死。” “嗯。谦逊有礼,不愧是朕的关内侯。” 刘彻哈哈大笑,情不自禁地拍了拍右手边的扶手。 笑着的同时,视线转动,来到了司匡身上,吧唧一下嘴,高声: “一表人才,满腹经纶、集诸子百家之大成……主婿,朕终于见到你了。” 司匡惶恐一拜, “令陛下久等,是臣之罪也。” “如果等得久能得到卿这种冠世之才,朕再多等几个月,甚至多等一年,有何妨?” “陛下抬举卑职了。” “不要叫朕陛下。”刘彻捏着两侧的扶手,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汝已为朕之主婿,自当称呼朕为父皇。” 司匡:“……” 我拿你当boss,你竟然想让我当儿子。 刘彻左眼微眯,佯装发怒,“怎么,你不乐意?” “陛下息怒,并非臣不愿意,只因大母尚未点头,臣不敢忤逆大汉以孝治天下之制耳。” “原来如此,倒是朕唐突了。”刘彻满意的拍拍手,“这样吧,朕立刻派人将汝之大母接到长安,到时候,我再与之商讨夷安与卿婚姻之事。” 进退有致,不卑不亢,一肚子策论。 刘彻对这个女婿很满意。 扭头,淡淡地唤道: “春陀。” 春陀一路小跑,急匆匆地跑过来,弯腰拱手作揖 “奴婢在。” “夷安何在?” “禀陛下,正在卫夫人宫中。” “传朕命令,子夫与夷安,同来赴宴。” “诺。” 这位皇帝又回过头来。 起身,张开怀抱,挥舞着宽大的冕服袖子, “诸爱卿,先入座吧!” 在命令下,侍者从一旁搬来了数十张案几、草席,直接横着摆放在大殿中央。 为首只有一张案几,却有两个草席。 这是给卫青、司匡留的。 面君而食者,是功臣外戚的权利。 … 一名侍者小跑进大殿,伏地。 “陛下,五经博士董仲舒求见。” “谁?”刘彻一惊,差点跳起来。 “董仲舒。” “让他进来!” 侍者退下,下去传唤。 俄而,身着儒袍的董仲舒从殿外缓缓走进来。 其长袍衣带在走路生起的风中飘荡,腰间佩戴的玉佩有规律的左右摇晃。 一举一动,皆显儒家宗师浩然之风范。 董仲舒走进大殿。 瞥了一眼众人,尤其对司匡笑了笑, 紧接着,走到大殿中央,稽首而拜,道: “五经博士董仲舒,拜见陛下!恭祝陛下圣安!” 刘彻重新坐下。 看着来人,渐趋温柔和善的目光变得复杂。 五年了,整整五年了。 没想到,五年之后,他会和这一位股肱之臣会以这种形式相见。 不知不觉,刘彻又想起来当初自己进行策问殿式的时候,董仲舒发表的狂妄言论: 吾从不引据任何经典!吾就是经典! 不是皇上选不选吾,而是吾要不要服侍皇上。 狂生哉! 然,其虽然狂傲,但,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能够在太皇太后活着的时候,其能把儒家渐渐地经营起来,发展壮大。 治国能力,毋庸置疑! 刘彻虚空抬手,道:“爱卿,起来吧!” “谢陛下!” 董仲舒站起来,双手放在衣袖之中,低着头,等待刘彻问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