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1/1页)
在郑当时地带领下,张汤随之走了大约两分钟,就进入了大农署的待客厅。 此时,司匡已经把案几上的酒rou佳肴摆在了地上。 自己则躬自伏在案几上,提着毛笔,为郑当时撰写应对螟虫之灾的策略。 一列列端正浩然的隶体留在帛书上。 张汤蹑手蹑脚走过去,俯视帛书上的字,没有急着出声。 见到人了,他这颗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也不急这一时片刻。 张汤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地面上的佳肴,摸摸饿咕咕的肚子。 也不和郑当时客气,直接抓起筷子,来吃! 酒樽自取,酒水自倒。 “啊猛!” 吞咽声回荡在此地。 “沙沙沙……” 司匡手中的笔越写越快,不一会儿,一篇洋洋洒洒的策略之文就完成了。 抬头休息,目光恰好停在张汤身上。 “……” 张汤左手抓着一只猪蹄子,握着筷子的右手晃了晃,咧嘴,露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 “匡人…哦不,应该是稷下侯,好久不见呀。” 司匡哭笑不得,放下笔,拱手, “匡见过张公。” 郑当时噘着嘴,掐腰,摆手, “行了,你们两个先聊,陛下密诏,本官无权知晓。” 说罢。 他取过案几上的策略,独自走出了门,并且贴心的关上。 清场了! 张汤咽下嘴里的咀嚼一半的饭菜,走到一旁,拽着待客厅的丝绸窗帘,擦了擦左手上的油渍。 回到远处,笑容不减, “匡人应该知晓本官来此的目的吧?” 司匡点点头, “嗯,陛下在此之前已经说了。” “那好,张某也不藏着掖着了。” 张汤神态庄严,拱了拱身子,双手交叉,藏在袖口,道: “根据廷尉密使这几天的调查,发现半月之前,有一着楚服的女子进入了长安,随后,其又进入了未央宫。据值班卫士言,领其进入者,乃椒房殿婢女。” “本官觉其存疑,又托人去天禄阁翻阅藏书,发觉吴楚之地自上古之时,就存在多种秘术,其中不乏咒人致死的方法,皆为上古歹毒巫祝之术!” “二者时间太巧了,巧地让吾胆寒。” “期间,汤又派遣在未央宫宫闱之间走动,得知陛下已经数月不曾驾临椒房殿了。” “妃者之争,莫过于争宠。三代争宠,尚且妃嫔攻伐之,何况今岁?” 张汤微作停顿,缓了口气。 待精神头恢复,才一字一顿,下定结论: “本官怀疑,卫夫人宫阙之外的巫蛊,乃椒房殿之主所为。” “匡人觉得如何?” 司匡忽然一笑,拍拍手, “张公不愧是陛下依仗之吏,短短几日,竟然能查到这种程度。” “……” 张汤没有说话,而是皱着眉,等待司匡的意见。 卫子夫的事情已经牵扯到这次出击匈奴的两大功臣了。 他必须得小心谨慎对待。 “张公调查之时,可否留意椒房殿之主性格如何?” “不曾。”张汤摇摇头。 “哈哈,希望接下来的调查,张公可以注重其性格方面。” “为何?” “性格影响行为,亦影响证据!” 司匡眼眸中掠过一丝精光,声音朗朗, “虽然张公调查得很详细,但这些都不足以构成证据。” “公莫要忘了椒房殿之主背后站着的人。除非有足够的证据,否则,最后遭殃的,只能是你我二人。” 张汤呢喃,“馆陶公主吗……其的确很麻烦。” “不止!” 司匡摇摇头, “窦太主为皇后之母,应对起来,虽然麻烦,但也不是没有办法,真正难办的是如何处理陛下在其中的身份。” “陛下能继承大统,多亏窦太主的倾力支持,可以说,与娶陈皇后不无关系。若轻易我等把椒房殿之主轻易拿下,那陛下在天下人心中,会置于何处?” “因此,若非掌握足够的证据,否则,陈皇后不可动!” 张汤低着头,静静地思考, “阁下以为,如何才算证据充足?” “人证、物证缺一不可!” 司匡顿了顿,接着道: “吾侪必须要让椒房殿中的婢女当做证人,亦要从楚服之女身上得到着线索,接着,便是得到制作巫蛊的证据!” “依陈皇后的性子,泽恩可能按捺住时间,亲自制作一个木偶?依在下愚见,木偶必定出自他人之手!” “张公若想调查,匡建议先派人封锁长安大大小小的木工作坊,查明究竟何人定制过木偶。” 张汤略有所悟,点点头。 他走到一侧,将大农署待客厅的窗帘彻底扯下来。 铺在案几上,当做书写用具。 把司匡所讲的细节,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 俄而,写完,张汤又抬起头, “匡人,陛下同君叮嘱之时,可否安排人手?我廷尉署卫队人数有限,哪怕全部派出,也不可能完全封锁长安作坊。” 司匡哈哈一笑, “那就不要封锁,换一个方式嘛!” 张汤:“???” “张公妨先派人去长安各大木工作坊木偶,再将得来的木偶与卫夫人宫外之物对比。” 司匡右侧嘴角上扬, “一个养成了习惯的工匠,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制作的物品,模样相差不会很多。” 张汤骇然,瞪大眼睛,猛地站起来,惊呼,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司匡微微笑着,没有回应。 张汤重新坐下,激动的直拍大腿,“吾待会就安排人去订购木偶。” “嗯,张公如果人手不够,可以去找车骑将军。陛下允许将军调动人手,协助廷尉。” 张汤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小心翼翼的询问, “陛下在这件事上,是何意见?或者,想看到一个怎样的结果?” “匡闻之,君曾经为酷吏宁成掾,一身本领,习于宁成,而宁成与郅都交好。昔日,郅都审废太子刘荣,致刘荣身死,终生无缘再临太子之位。” “因此,陛下都要求君出马了。” 司匡莞尔一笑,反问, “意思这不已经很明显了吗?” 张汤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吾明白了。此案,本官一定让陛下心满意足!” 和司匡这么一聊,张汤悟到了许多,也明白了应该如何应对件案子了。 接下来的行动,必须既要把幕后主使拿下,又要顾及陛下颜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