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请胡毋生出山 (第1/1页)
阳陵市 司匡在该市旗亭闭目养神。 巡查该市的都尉提心吊胆在一旁侍奉。 虽然他职责所在,一直在阳陵市里居住,不曾踏出阳陵半步,但稷下侯领兵攻破左贤王部的威名早就如同狂风暴雨,席卷而来了。 什么三头六臂,什么蚩尤第二、转世项羽之类的。 凡是能够想到的词,都加上了,也不够形容。 今日得以亲眼目睹,他可是激动得很。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 冯驹拧着眉冲了上来。 其毫不犹豫,跪地,叩首请罪: “家主,人不在家中,亦不在市内,应该是跑了。” 司匡粲然笑了,挥挥手, “起来吧,这个结果我早就预料到了。如果吾侪这么轻而易举就能抓到朱安世,那要中尉甲士何用?” 别人不知道,司匡可是一清二楚。 史料记载,朱安世被刘彻下达追捕令后,竟然逍遥法外十几年。 哪怕是被称为皇室爪牙的执金吾都不曾抓到。 自己这群未经过专业搜查训练的流民还想得手? 别做梦了! 阳陵大侠,可不是盖的。 “虽然朱安世跑了,但属下并不是没有收获。” “哦?汝有何收获?” “属下在朱安世家中木榻上发现了一行字,一个自称盗贼江的家伙,偷了朱安世的东西,貌似还毁坏了朱安世家中某些物品。” 冯驹仰头,声音朗朗,充满了磁性, “属下观木榻上刻着文字的木板有裂痕,大胆推测,应该是被砸的。罪犯可能出门追捕盗贼江了。” “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朱安世被人称之为阳陵大侠,自尊心极重,不杀盗贼江,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 “请家主下令,加大抓捕力度,罪犯,一定还在长安附近!” 盗贼江…… 不知怎的,司匡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 应该不会这么巧吧。 笑呵呵地摇摇头,把这个念头一扫而空。 倚着靠背,沉声道: “不必了,抓不住的。能够在吾侪到达之前收到消息,足以见证其在阳陵附近的声望。” “想将其捉拿归案,除非得到丞相令、车骑将军手令,动用长安附近官衙署官以及南北二军。否则,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家主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你不懂,这是经验。”司匡左手食指抵着嘴唇,神秘兮兮地说道。 “那传授木偶制作之法者跑了,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北市那边有消息了吗?” “半个时辰之前,赵程派人传来消息,葛三已经落网,被我部兄弟押赴廷尉署了。” “车骑将军那边呢?”司匡拿起碗,喝了一口水润润嗓子。 “楚服女子亦已被押赴廷尉。”冯驹低着头,估摸一会儿,道:“此刻廷尉正张汤估计已经开始提审了吧。” “张汤的效率,还是值得肯定的。”司匡淡淡的评价,“只不过,如今虽然犯人一一落网,但张公若想按照大汉希望律令将所有罪犯逮捕归案定罪,还差一个关键人物--朱安世。” 水把冒烟儿的嗓音润透了。 司匡顿了顿,继续解释: “幕后主使为椒房殿之主、施法者为楚服巫女、制偶者为葛三。” “看似人证物证罪犯都齐了,实际上,还缺少证明葛三作案工具、作案技巧来源之人。即提供行动方案的源头。” “没有这个,若葛三矢口否认自己会制作木偶,使整个案件前后矛盾,在旧外戚地威胁下,哪怕是张公,也无可奈何。” 皇宫行巫蛊绝对是族诛大罪,不杀个几百上千人,刘彻绝对不可能平息愤怒。 凡是参与过巫蛊事情的人,不论是婢女还是侍卫亦或是平民,都得死。 这就是皇权! 冯驹跪地再拜,“属下没能抓到朱安世,耽搁张公办案进度,请家主责罚。” “吾已经说了不怪你,起来说话!”司匡佯装不悦,语气蕴含一丝怒气。 “可是家主……” “不用担心完全定罪的问题。虽然方案一失败了,但本官并不是没有其他方案。椒房殿之主也好,制作木偶的葛三也罢,在方案二下,都活不了。” 司匡站起来,目光冰冷, “冯驹,待会儿你亲自挑选两个人……不,吾希望这件事你亲自率人执行!” “请家主吩咐!” “汝亲自临淄,去稷下帮我给胡毋生带个信,希望他能来长安,吾欲与之商讨儒家发扬之大事。” “若胡毋生问起来,汝就说将儒家之术融入法律的大事。即……” 稍作停顿,以四个字总结: “《春秋》决狱!” 这个方案本来要在数年之后,由张汤整理而成。 如今为了能够有合适的理由拿下陈阿娇,顾不了这么多了。 名不正言不顺捉拿同有理由想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春秋》决狱本身的出现,基于大汉律令不够用的情况下,刘彻数十次遣人问董仲舒案件审判标准的整理。 如今很多诸侯王都还没被解决,天下格局未变,大汉律令还适应。 想要推行,就必须要让具有足够话语权威者发话。 张汤那里,自己可以去说。 而儒家那里,董仲舒一个人的力量显然不够。 《春秋》决狱的审判标准,肯定是按照公羊春秋。 儒家成为正统后,儒家各家各派都出现了小心思,面临左氏春秋、谷梁春秋二家,董仲舒的话,显然不太管用。 在这种情况下,胡毋生出山就有了必要。 毕竟辈分摆在那里。 天下儒生,可与之比拟者无! 济南伏生、三河韩婴,都不够看! 冯驹高声,“属下领命!” 声音忽然降低, “可是胡子年事已高,会不惜辛苦,长途跋涉来吗?” “会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胡毋生为儒家cao劳一生,早就把儒家发扬的念头刻进骨子里了。他肯定来!汝尽管把话带到就行,其他的不需要管。” 司匡伸了个懒腰,挥挥手, “走吧!我们去廷尉署!有这个方案,朱安世已经没有抓捕必要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单此一项,就可给这群人定罪!” “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