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怎样才能让你们闭上鸟嘴 (第1/1页)
金陵。 奉天殿上。 朱由检怒气勃发,将满桌子奏折一把全掀了开去! “高杰这厮,到底会不会打仗!” 听见他的怒吼,殿中几个太监全都悄悄地低下了头去,努力屏住呼吸,不敢发出声来。 自高杰西征以来,陛下每日都要发火。 这殿堂上的咆哮时,一日比一日剧烈,到了今天,更是气得陛下连桌子都掀了! 【推荐下,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太监韩良轻声轻脚地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捡拾起地上的奏本。 却听朱由检继续咆哮到:“君不密则失其国,臣不密则失其身!更何况这等行军大事,更是再怎么机密都不为过!” “可他倒好,一路敲锣打鼓,生恐天下人不知!” “现在,怕是连西安城里的狗都知道,他要拿下九江,水路进攻武昌,然后再打下襄阳,进逼汉中!” “他要有这本事就算了!妈的!要是能赢得堂堂正正,老子也就忍了!”朱由检暴了一句粗口,狠狠说到:“出兵十日以来,日日都是损兵折将,连个九江都拿不下来,干什么吃的!” 朱由检气得在殿内狂走了几步,朝着金丝楠木的梁柱狠狠砸了几拳,犹不解气,朝着殿外又是一顿破口大骂:“还有脸向我要兵饷?朕哪儿来的兵饷给你?混逑!败类!无耻之徒!” 只可惜,再怎么骂也是无用,高杰如今远在九江,也感受不到他的狂怒。 韩良收拾好了满地的奏章,又给朱由检端来了茶水消暑。 口中轻声问到:“陛下,要不,咱家去高杰那边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朱由检觑了他一眼,冷笑了一声:“你歇着去吧!朕是不知道高杰怎么打仗的,可是朕肯定知道,你会是怎么打仗的!” 韩良嗫喏了一声,讪讪地退了下去,不敢再多话。 前几日,那位借着颁旨的便利,收受了大臣贿赂的太监,被朱由检当场打死了。 此事虽小,却让宫中内官们都齐齐一惊。 这位陛下,看起来慈眉善目,却真是个杀性重的! “传旨,令户部拨饷银一万两,去送与高杰!”朱由检沉声说到。 “是!” 韩良也猜不透,陛下为何前面还对高杰怒气冲冲,此次却又毫不吝惜地给了一万两白银。虽然离高杰奏请的十万两还有好大一个缺口,但这一万两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在韩良看来,大明四位都督,也就高杰这边能力差了点儿。 其它那几位都督,目前都是顺风顺水。 北部阎都督,自渡江以后,稳扎稳打。虽然这些日子也不知道他究竟走到哪里了,但那话不是说吗: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想来,此时的阎都督,应该已经到了凤阳府了吧? 南部的黄得功黄都督,仗打得怎么样,韩良不知道。但是光看黄得功那一身彪悍的腱子rou,便知道这位定然是能够以一当十的猛将,南部那些水寇土匪,又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 东边那位黄蜚黄都督,却是大明的积年老将了!昔年在皮岛摸爬滚打过来的,东边大海茫茫,那些红毛鬼据说只能晚上出来,白天最怕太阳。黄都督这仗打得不要太轻松。 唉,怪只怪高杰! 也没个好消息传来,害得陛下生气! 韩良心中默默嘀咕着,轻轻地退出了殿外。 “王公公!” “陛下又在发火了?” “是啊。”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别乱嚼舌根子,你人很机灵,但别机灵过头了!” “是,王公公!” 韩良乖觉地应到。 这位王公公和陛下,那是真正的生死之交,一路尸山血海趟过来的。其地位稳固,是他韩良无论如何都不敢指望的。 就在韩良离去之后,王承恩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朱由检已经重新看起了奏折,见王承恩进来,笑了一下:“这么好的太阳,怎么不去山上转转?” 王承恩规规矩矩地躬身,说到:“劳陛下挂念着,老仆这一身骨头还健朗着呢!” “有事?”朱由检问到。 “嗯,”王承恩也不婉转,直接便说到:“听说高杰在九江栽了跟头?” “哈哈!”朱由检笑了一声,反问到:“这厮栽了一个跟头,我也是才拿到的奏报,怎么连你这老骨头都知道了?” “呵呵!”王承恩也笑了一下,说到:“不但咱家知道,现在满城百姓,怕都是知道了。” “朕就不明白了!”朱由检放下手中的笔,说到:“朕让他西征,是让他去打仗去的,怎么就让他给闹得跟接亲似的!不但连接亲路线都嚷得众人皆知,连自己何时出兵,何时扎营,如何分兵,如何进军,都恨不能全天下都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 “这个……老仆也不知!”王承恩说到:“他托人找到了我,让我来找陛下,不要责罚他!” “这混逑!”朱由检怒骂了一声,说到:“打了败仗,还好意思找人来说情?” “那,陛下你看,该怎么处置?”王承恩问到。 “不理他!”朱由检说到:“四面出击的大军,就数他最是兵多将广,结果一个捷报没有,尽是些瞎胡闹的消息!” “好的,那老仆就告退了。陛下,可得注意休息。”王承恩说到。 “知道了,你下去吧!”朱由检说到。 王承恩离开殿中之后,朱由检却是再无心看那些奏报了。 高杰在九江栽的这一跟头,却是给大明的四面出击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谓是首战失利! 甚至于,他这个做皇帝的,现在都打算考虑考虑,一旦高杰九江兵败,是不是要阻止池州府防御,以防何腾蛟反攻金陵了! 只是,一旦走到这一步,这大明的新制,还怎么推行得下去? 叫天下的百姓,如何能相信这大明朝廷的能力? 自上个月下旨,东西南北四面同时开战的消息传开之后,百官纷纷上表,说如此不分轻重缓急的国策,定然是出自jianian人之手! 甚至有几个尖锐的,直接便上疏,说皇帝昏聩无能了。 读书人的骨头你难说他是软还是硬,但他们挑刺的功夫,那绝对是过硬的! 内阁几位大学士,如今怕也是焦头烂额,疲于应对吧? 如今的大明,虽然是守住了金陵,暂时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可是,它也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只有一场大胜,才能堵住这些众口悠悠,让他们闭上他们的鸟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