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亡国灭种之祸 (第1/2页)
“砰!”“砰!”“砰! 城墙上的士兵已经倒下了一大片之后,岳托的耳边才听见了枪响。 他这才反应过来,大叫了起来:“趴下!趴下!躲在城垛后面!躲在城垛后面!” 也就在他喊完这几句话之后,这一面城墙上的清军,已经倒下了百余人之多。 他背靠着着墙垛,坐在地上,耳边除了听见城外传来的枪响,更听见自己的部下,在凄厉地惨叫着。 城墙上横七竖八都是尸体,鲜血像是雨天的溪流一样,汩汩地流个不停。 有那干脆死了的也还好,至少清净。 可那些受了重伤的,此时却都在他的耳边,凄惨地痛嚎了起来。 “我受伤了!” “救我!救我!” “我不想死啊!痛!痛!痛!” 各种各样的惨叫声,千奇百怪地响了起来。 这些人都曾是身经百战的猛士,若是白刃相接的时候,即便对方再勇猛,也能拼着挨上对面刀也要和对面杀个以命换命。 可是,如今连敌人长什么样子都还没有见着,便突兀地受到了重击。 这种伤,不仅仅是身体上在流血,心底里,更是惊惶得不能自已。 早在天空中那一艘‘大船’升起来的时候,这些士兵便已经心惊胆战了。只是被岳托强压了下来,这才勉强维持住了士气。 如今,死亡突兀降临! 即便是再坚韧的猛士,也在这一刻,崩溃了! 过了一阵之后,岳托听得城外的枪声变得稀疏了起来。 他便慢慢地转过身,悄悄地将头露出一点,去看看城外的情况。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有好几个,只是那些人没有他那么小心——他们大概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武勇,特意高高地站了起来。 其中有一个还冲着城下叫骂:“老子不怕你!有本事你上来!与你爷爷真刀真枪地来上一场……” “砰!”“砰!” 迎接他的是两声几乎同时响起的枪响,这个勇敢的清军被一颗子弹击中了胸膛,所有的狠话都只能下辈子再说了。 其余的那几个也没有意外,除了一个见机极快,又缩了回去之外,剩下的全都中弹,倒了下去。 岳托看见城墙下,那一大片黑压压的明军方阵。 一如之前所探得的那样,明军的总数大约在十万人左右。那黑压压的一大片,也许旁人看了会觉得无边无沿,只会用‘不计其数’来形容。 但是对于岳托这种打老了仗的将军来说,只需看一眼便能分出个大概了。 其中火器兵数量约有两千,都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核心。 那些火器兵实在太容易分辨了,他们手里拿着步枪,站立的时候工工整整,即便是趴着在地上,也是形成横平竖直的队列。 岳托不知道他们是出于强迫症或者其它什么目的,大约也就和洪承畴的洁癖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规矩罢? 剩下的有两万左右劲卒,看上去也是纪律森严,那方阵整齐得像是一块块砖石一样,分列火器兵的左右。 只是在岳托看来,无论怎样的劲卒,都不可能是女真勇士的对手。 所以,这两万看上去整整齐齐的明军,充其量不过是两万头牛羊,砍杀或许要费些功夫,但他们经不起女真勇士一个冲锋的。 至于更外围,那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是精锐的辅兵,岳托完全没有将他们放在心上。 尽管这些辅兵此时也努力保持着阵线,但是一个个探头晃脑的样子,在远处的岳托眼中,那就是一群细听着风吹草动的兔子。看上去稳如泰山,可是只要情势一有不对,他们崩溃得比山洪还要快。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掉那两千火器兵! 这该死的火器兵! 岳托一边皱眉苦思,一边蹲着挪动脚步,靠近了一个正在声嘶力竭惨叫的清军的身边。 这是一个汉人,瞧其服饰,应是正白旗的某个拔什库。 “救我!救我!”拔什库躺在地上,一手捂住自己的脖子,一手朝着岳托抓了过来。 岳托一把抓住他伸过来的手,将这位拔什库扯倒在地上。 然后合身压了上去,一手探出,捏碎了拔什库的喉头。 这位拔什库脖颈中了枪,哪里还有活路? 只是这大呼小叫的,徒然乱了军心。 如今的北京城中,出于某个不能说的原因,哪里还有什么大夫? 军中连伤药都被收罗一空了,便是岳托自己,身为如今清军守城大将军,随身侍卫身上也就带着几片伤药。又哪里会浪费在这区区一个汉旗拔什库的身上? 倒不如彻底死了干净! 随手处理了这个贪生怕死的拔什库,岳托又悄悄地朝城外看去。 此时的城外,枪声却又稀疏了起来。 显然,明军仗着火器之利,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大举压上的打算。 如今这北京已是一座孤城,就这么让明军收割下去,迟早会被他们收割干净的。 就如那围猎一般,一开始都是重点捕猎,要到了最后,才会出动骑队一通乱杀。 只是这样一来,耗费的时日自然也就长了—— “贝勒爷!”一个清军佐领从城下翻了上来,问到:“咱们何时出击?” 岳托将此人一把拽了下来,“小心!别站着!” 话音刚落下,城墙上便被子弹击出一片碎屑。这人运气好,这一颗子弹并没有击中他。 饶是如此,他也被吓了一跳。 “贝勒爷,让咱们出击吧!” 岳托将这人拉到墙垛后面,轻轻地将头探出去一点儿,招了招手。 “阿兰柴,你过来看!” 岳托对着城墙外说到:“你看,明军的火器营在三里之外,这么远的距离,你根本就冲不过去!” “贝勒爷,不过也就才三里而已!”这个名叫阿兰柴的蒙古佐领不以为然地说到:“咱们的骏马都是能日行千里的良驹,冲到他们的阵营中,都不够挥三次马鞭的!” “阿兰柴,你再等一等吧!”岳托说到。 “贝勒……” “行了,阿兰柴!”岳托怒了,斥责了一声。说罢,大概又觉得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不好寒了勇士的心。于是又说到:“阿兰柴,你想一想,你的骏马再好,还能好得过尼堪带去金陵的那一批吗?” 阿兰柴面色一窒。 说起尼堪带去金陵那一批骏马,那真是从蒙古骏马中万里挑一才选出来的。其中有好几匹,奔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