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能三个月平辽_第五十七章 这残酷的真理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这残酷的真理啊 (第2/2页)

打出了半个基数的炮弹,灼热的炮管上,空气都在因为高温而跳动着。

    “东面三万多,西面二万多,南边……至少五万!”探骑迅速回报到。

    “还有多久到本阵?”

    “大约……”探骑吞吞吐吐地回答到:“还有半个时——一个小时!”

    此时的大明军中,探哨都经过了专门的训练,不再像之前的明军一样,回报消息,一说敌军有多少,都是‘大量’‘不计其数’‘许多’。

    而是一定要让他们说出一个数字出来。

    虽然未必准确,但是至少,有一个相对概念。

    三万就是比二万多,五万就是比三万多。

    不然的话,便是东、西、南面都有‘不计其数’的流民被驱赶着过来,这消息看似是说了,但又等于没说!

    朱由检在金陵站稳脚跟之后,更是第一时间统一了度量衡。

    在时间的统计上,废除了‘时辰’‘盏茶光景’‘一柱香’等等无法量化的单位,统一采用大夏国的‘时’‘分’‘秒’单位。

    以朱由检的心跳为基准,每跳动一下,便叫做1秒。

    至于为什么?

    圣旨就是圣旨,哪里有这么多为什么?

    难道皇帝还需要向你解释不成?

    倒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若说荒唐乱命,比起这个来,更荒唐的乱命都有了,大明的卫道士们根本忙不过来。

    以朱由检平均每天发三封诏旨的速度,卫道士们连第一封诏旨都还来不及消化,第十封诏令已经在路上了。

    皇帝还亲自规定了圆周率,规定了铁轨的宽度,规定了元素周期表……

    某种意义上,所有人都被皇帝拿着鞭子驱赶着,跑快一点!再跑快一点!再跑快一点!

    若非如此铁血手段,恐怕此时江南的读书人还在讨论地球到底圆不圆的问题!

    当日徐胜为了证明地球的确是圆的,专门在钟山上搞了一场科学实验,结果谁都没说服,反而给自己惹了一身腥。

    到了朱由检这里,直接派几个锦衣卫往钦天监一蹲,所有人便都立刻认识到,地球的确是圆的了!

    这才有了现在,一名普普通通的探骑,不但学会了用阿拉伯数字来报数,还自动地开始用‘一个小时’来代替‘半个时辰’!

    阎应元听得了探骑报告的这个消息,却是皱起了眉头,暂时没有说话。

    与清军交战,最麻烦的不是那些悍不畏死的士卒,而是那一群群被捆绑在一起,身不由己向己方扑来的流民。

    这种战术,于明军看来实在是残忍,大伤天和。

    甚至就算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到了后期也不愿再采用这样的战术。

    可是清军不会管这些。

    在清军看来,这一招简直不要太好用。

    以一群只会消耗粮食的南人,就能逼迫得明军缩手缩脚,甚至还有可能冲破明军本阵,那为什么不用?

    阎应元领兵北上以来,屡次三番遇见过这样的战事,好几次都不得不做规避。

    非是他心慈手软,而是,但凡有一点良知的官军,都下不去这个手。

    生逢乱世,道德底线高一点的人,总是容易吃这些闷亏。

    “都督何必为此事担忧?”身后一统领说到:“虽然说用步枪去对付他们有些浪费子弹,但是咱们外围的辅兵也不是吃素的!”

    “对!那些流民又能起什么作用?”

    “都督放心,别的方向我不敢保证,南面的乱军叫交给我去办!管报一个人也冲不到咱阵前!”

    阎应元麾下的将领纷纷说到。

    与大队清军阵战,这些同样手持铁刀铁枪的辅兵未必有信心。

    但是要铁了心去拦住那些流民,其实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于今正是猛攻京师的大好时候,怎么能被这群流民乱了阵脚?

    阎应元抬手止住了七嘴八舌,求战心切的部下。

    “一个小时之内,给我拿下此城!”阎应元说到。

    只要用最快的速度夺下城来,流民再多,冲不到阵前,也就什么用都没有。

    至于驱赶流民的清军,等见了城池已陷,怕是早已经逃了!

    以攻对攻!

    以快制慢!

    ……

    顺天府往北五十里,顺义。

    多尔衮的骑队正在疾驰。

    早在阎应元拿下凤阳之后,清廷便已经在筹谋北撤了。

    煌煌京城,对于大明来说是必取之地,但是对于满清来说,是可以权衡取舍的。

    到了如今多尔衮北行,这已经是满清撤退的最后一拨人马了。

    之所以迁延至今,终究是这位满清摄政王心有不甘,还是想要再行险一博。

    自太祖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元以来,迄今已经逾三十载!

    多少女真勇士拼死效力,这才有大清这样的局面。

    如今要一朝放弃,哪里肯甘心?

    阎应元攻真定时,连阎应元都不知道,多尔衮就在真定城外的山岭上,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攻城之战。

    战后,多尔衮一言不发,连夜赶回燕京。

    从此再不提反攻之事。

    “摄政王,咱们在这里歇息一下吧!”鳌拜用力驱马赶到多尔衮的身边,说到。

    多尔衮又前行了几步,将胯下良驹逐渐慢了下来。

    “那行,歇息一炷香时间!”多尔衮说到。

    自出京以后,大队便打马狂奔。

    一半是为了赶时间,一半是为了平复心中愤懑,只有拼命狂奔,那心底的重石才能稍稍减轻一些。

    只是人可以不休息,马却不能不休息。

    此次北行,前路漫长,更需爱惜马力。

    “以岳托之能,至少可以坚守三天时间!”鳌拜下了马来,走到多尔衮的身边说到,“有这三天,咱们便已经赶到了西金山,明军不可能追得上来了!”

    多尔衮取出随身地图,不置可否地看了起来。

    西金山乃是海西诸部的东面屏障,离京师已有千余里……

    他忍不住回头南望,京师已经消失在苍茫的远处,不可见了。

    恰在此时,前方有一骑士迎风奔来,看见了此处的旗帜,便径直冲了过来。

    “皇叔父!”

    来人乃是萨哈林,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见了多尔衮。一个翻身便从马上滚落了下来。

    却是抱着多尔衮的鞋子,哽咽痛哭了起来。

    “皇叔父,盛京……盛京……陷落了!”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