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五章 征途(十三) (第2/2页)
意呀”,守备焦急地向知州罗朴请示。 “唉,大势已去!可本官的家眷皆在北方,如何能降明?” 罗朴不断地摇头,哀声叹气地往后堂去了,搞得守备如雾里看花。 须臾,有亲随从后堂奔出,“不好了,老爷自缢了!” 守备叹了口气,“您的家眷在北方,咱的家眷却在城里。上有老、下有小的,恕不能陪您了!” 大步走出州衙,献城而降。 不费吹灰之力,得了滁州,李元胤大喜,又继续西进,攻下了清流关,往清滁州副将许尔安所在的大枪岭杀去。 巍巍大枪岭,羊肠盘九曲。 深林野雉雊,短草豺虎伏。 行人疲不进,惨惨对僮仆。 下得仙居涧,始复就平陆。 一株罗浮苍,春深粲如玉。 五年怅不见,乞日开我目。 此诗乃元人所留,写的是大枪岭之险。 大枪岭下,严孝勇、王之纲、赵潜、陆文野诸部七千明军,与清滁州副将许尔安的三千兵马已经激战十余日了。 明军兵多,清军却占着地利,让明军望岭兴叹。 “呯呯呯呯呯”,爆豆似的铳声响起,明军又躺下了几十具尸体,缓缓退下。 “钱公,此岭太险,不如围之,待敌粮草断绝再攻”,张煌言对钱谦益言道。 “苍水所言甚是啊”,钱谦益长叹了一口气。 二人正欲做长期围困的打算,忽报岭下来了友军,却是李元胤率军赶来会合。 得知李元胤打下了滁州,钱谦益大喜,如此,岭上的清军便是罟中之鱼了。 “岭上的清军听真,我军已克滁州,钱总督有令,降者免死!” “滁州营的弟兄们,汝等家小皆在滁州,速速归降,便可与家......人团聚”。 “滁州绿营的弟兄们,大伙都是汉人,何苦为鞑虏做牛马?快归降吧,汉人不打汉人” 一声声喊话,令岭上的清军军心大乱,士气沮丧。 来了李元胤部这支精兵,明军实力大增。钱谦益更改了长期围困的计划,下令攻岭。 “轰轰轰!” 雷鸣般的炮声响起,硝烟未散,李元胤、严孝勇、王之纲、赵潜、陆文野诸部奋勇登岭。 清军已没了斗志,很快便被明军攻上了主峰。 “弟兄们,随我杀”,许尔安还欲困兽犹斗,蓦地后背一疼,一把钢刀透体而入。回身一看,竟是部下游击、家奴许彪。原来许彪自上次被许尔安鞭笞之后,便怀恨在心,此时大势已去,更动了卖主求荣的念头。 “汝竟敢” 刀插得很深,捅破了内脏,许尔安话未说完,便已气绝。 许彪阴狠地一笑,“对不住了,大公子,小人只是想活命而已”,说完用刀割下了许尔安的人头,拎着人头请降。 他看到了大明舒城游击赵潜,看甲胄,是个将领。扑通一跪,“罪将许彪,献伪清滁州副将许尔安的人口在此”。 “什么,许尔安的人头?” 赵潜一楞,随即眉开眼笑道:“汝临阵举义有功,将头拿于吾看”。 取头一看,真是许尔安之头。 正欲夸奖许彪几句,却有识得许彪的部下禀道:“禀将军,此虏将正是那日血洗定远城的贼将”。 原来那日,许彪随许尔吉攻下定远后,在城内烧杀掳掠,屠戮了无数百姓。明军夺回定远后,很多定远青壮为报仇而从军,各部都补充了不少定远人,所以识得许彪。 赵潜大怒,“定远百姓何辜,汝要残杀他们?” “此皆许尔吉下的令,不关末将的事”,许彪吓得魂飞魄散。 “哼,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今日本将便为定远百姓报仇”,赵潜持刀一抡,许彪人头落地。 命。今日本将便为定远百姓报仇”,赵潜持刀一抡,许彪人头落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