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三章 陕西(十三) (第1/1页)
打了胜仗,图海登上金锁关的点将台,放目四望,但见千峰逶迤,匍匐脚下;天地空阔,八方一色。不由得舒心开怀,周贼啊周贼,汝在凤翔作诗讽刺本督,本督今日也回敬汝一首词,提笔写道: 《诉衷情·回相见难》 高山流水曲声长,含笑问周郎。 丢盔弃甲滋味,可敢再猖狂? 伯牙恸,子期亡,恨茫茫。 金枫玉露,何日重逢,无限思量。 写完后,图海下令,以牙还牙,将这首词刻在金锁关的关墙上,务必让周贼知晓。 周世民正在同官县整顿败兵,范友贤的大军到了。 “大将军,末将死罪,请您责罚”,一见面,便自动请罪。 “周将军不必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择日再战便是”,范友贤不但没责怪,反而安慰了几句。他看着粗豪,却是人精,这周世民的总兵一职,可是圣上亲封的,圣眷正浓,不可轻易责罚。 “大将军,末将以为这金锁关位于三山之间,天然的雄关险隘,极不好打,不如绕道庆阳,击其侧翼”,李定国献策道。 “嗯,依本帅看,打庆阳,非鸿远不可”,范友贤点了李定国的将。 李定国也不推辞,率本部两万兵马,往庆阳而来。 庆阳首战在真宁县爆发,仗打得不温不火,如同作戏。 清宁夏总兵马宁是宿将,以两千步兵守城,另以一千骑兵隐于附近的罗家山中,不时地袭扰明军。 李定国令部将窦名望领兵五千,深沟高垒,与马宁相持,自率一万五千兵马,沿马莲河北上,直取宁州。 “大帅,以我军的兵力,夺取真宁城不在话下,为何不打真宁,反去打宁州?”诸将不解。 李定国解释道:“真宁城乃金锁关侧翼,真宁若失,图海必逃。若北逃延绥,仗便不好打了。是以本帅先......可以化险为夷,结果刚到洛水西畔,竟发现明军已经列阵等候多时了。 原来李定国拿下鄜州后,留下两千兵马守城,自率一万三千兵马立即沿洛水南下。水路比陆路走得快,终于抢在清军到来前,在洛水西畔列阵。 图海唤来诸将:“我军生死便在于能否抢在追兵前面渡过洛水,请诸公随吾死战!” “愿随督宪死战!” 没了退路,清军便成了困兽。困兽之斗,极其凶猛。 毕力克图、哈占、齐升、李世勋诸将发了狂,不计生死地向明军冲来,图海亲自督战,后退者皆斩。 旌旗猎猎,狼烟滚滚,战鼓雷鸣,人仰马翻。 从清晨打到傍晚,清将李世勋、毕力克图,明将王会、陈健俱战死。李定国白袍裏身,亲上战阵前沿杀敌,手刃数十清军,白袍变成了红袍。 清军数量远多于李定国部,眼瞅着就要破阵。 追兵到了,跑在最前面的是大明宁夏总兵周世民。 此时,图海写的那首词已经传到周大侠耳中,气坏了,尤其是那句“丢盔弃甲滋味,可敢再猖狂”,让一代大侠气得摔了茶碗。好汝个图海,额周世民就是要猖狂给汝看! 所以,他主动请命担任先锋追敌。 刚追上,周大侠便朝着敌人的后军猛杀,阵斩了清延绥总兵齐升。 范友贤的大军来了,沿洛水展开十余里,遮天蔽日,排山倒海。 各部均有战功,李成爵部斩杀了梅勒章京哈占;彭明扬部斩杀了汉中知府杨可经。 周世民将图海紧紧包围在河边,图海的戈什哈们很忠心,死了一个又一个,却无一人丢弃图海逃生。 “图海,事到如今,汝还有何话好说?你我的这曲高山流水,终于弹完了”,周大侠狂笑大呼,很猖狂。 图海很镇静,居然给周世民施了一礼,“曲终人散,后会无期,......子期将亡,伯牙珍重,请将军放吾之部下一条生路”,言罢,将身一纵,跃入了滚滚洛水中。 周世民啐了一口,“本想将汝碎尸万段,汝倒jianian猾,跳了河,让本镇如何解恨?来人,将这些鞑子,全斩了!” 图海一死,被包围在真宁县的清宁夏总兵马宁慌了神,他不想死,降了。 闻明军收复了陕西全境,正在进军北直隶的光武大帝很高兴,作了一首词赐给范友贤: 《南歌子·闻范友贤复关中》 喜信由西至, 三秦尽汉官。 长安父老复衣冠, 泣见一轮红日照潼关。 顿兵岐梁下, 关中血未干。 男儿何不带吴钩, 做大将军随朕复河山。 子期将亡,伯牙珍重,请将军放吾之部下一条生路”,言罢,将身一纵,跃入了滚滚洛水中。 周世民啐了一口,“本想将汝碎尸万段,汝倒jianian猾,跳了河,让本镇如何解恨?来人,将这些鞑子,全斩了!” 图海一死,被包围在真宁县的清宁夏总兵马宁慌了神,他不想死,降了。 闻明军收复了陕西全境,正在进军北直隶的光武大帝很高兴,作了一首词赐给范友贤: 《南歌子·闻范友贤复关中》 喜信由西至, 三秦尽汉官。 长安父老复衣冠, 泣见一轮红日照潼关。 顿兵岐梁下, 关中血未干。 男儿何不带吴钩, 做大将军随朕复河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